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打败仗不可怕,就怕瞎折腾。
孙吴经过一番折腾,实力大损;蜀汉经过一番折腾,国势渐衰。相比较而言,曹魏虽然也折腾过,但人家底子厚,抗打击能力强,恢复得也快。司马昭全面掌权后,一方面巩固权力基础,消灭政治对手;另一方面继续扩充军力,积极准备统一之战。
蜀汉和孙吴两个对手得一个一个地来,先灭哪一个呢?司马昭经过认真考虑,认为应该先灭亡蜀汉,少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夏天,司马昭召集群臣,对大家说:“自从寿春平叛以来已经六年没有战事了,这几年里我们集中精力制造兵器、修缮盔甲,准备对付吴蜀二虏。如果灭吴的话,我大致计算过,造战船、开水道总共得用去1000多万个工日,也就是说10万人得忙100多天才能完成。另外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潮湿,必然会遇到疾疫。所以应当先取蜀,灭蜀三年之后,借巴蜀可以顺流而下的有利地势,水陆并进去灭吴,就像历史上晋灭虞定虢、秦吞韩并魏那样,是很容易的。据报告蜀国有9万军队,驻守在成都及守备后方的大约4万,余下5万是机动部队。如今姜维被拖滞在沓中不能东顾,我们的大军可以直指骆谷,趁其空虚袭击汉中。”
蜀军如果不采取这样的策略也不要紧,司马昭认为:“蜀军如果各自据城守险,必然兵力分散,首尾不能相顾,我们就可以调集大军破其城池,派遣机动部队占据其村野,敌人虽有剑阁却无以为守,虽有雄关却无力自保,以刘禅的昏庸,在边城陷落、内部士民惊慌的情况下,蜀国的灭亡一定指日可待!”
司马昭伐蜀的决心已下,但征西将军邓艾对此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最好的出征时机是蜀国内部出现祸乱,而目前看这个条件还没有到来,所以得等一等,为此他多次陈述了相关看法。
但司马昭不想再等了,他做出了两项安排,一项安排是派自己身边的主簿师纂去担任邓艾的军司马,之前介绍过军司马相当于武职的长史,等于让师纂这位大将军长史降格为征西长史,用意当然是传达和执行司马昭伐蜀的作战意图和方案。
另一项安排是提拔钟会担任镇西将军,“四征将军”高于“四镇将军”,如果邓艾是征西将军的话,钟会就是镇西将军,其意图也是督促邓艾抓紧行动。
邓艾只得执行司马昭的命令,积极筹备伐蜀事宜。
少帝曹奂景元四年(263)8月,征蜀大军集结完毕,开始行动。
司马昭部署了三路大军:一路由征西将军邓艾指挥,从狄道进攻沓中的姜维,拖住姜维所率领的蜀军主力,让其不得东顾,这路人马约3万人;一路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从祁山方向进攻武街的蜀军,目的是断绝姜维的退路,这路人马也在3万人左右;一路由镇西将军钟会指挥,分别从斜谷和骆谷进攻汉中,这路人马在10万人左右。
从以上部署看,钟会这一路是主力,其他两路是配合作战。
征蜀大军有一部分是从洛阳出发调往西线战场的,大军离开洛阳前有个叫邓敦的将领力谏不可伐蜀,司马昭大怒,下令斩了,为征蜀大军祭旗。
9月,邓艾率天水郡太守王颀等部攻打姜维的沓中大营,同时指挥陇西郡太守牵弘在一旁进行牵制,又让金城郡太守杨颀进攻甘松,多路出击,令姜维四处招架。
钟会率领的一路大军从秦岭栈道进兵,由于兵力充足,可以同时由褒斜道和傥骆道齐进,让蜀军更难防范。钟会命牙门将许仪在前面开路,自己率领大军紧随其后,在经过一座刚修好的桥梁时,钟会坐骑的马蹄陷入坑中,钟会大怒,下令将许仪斩首。
许仪的父亲是已故名将许褚,钟会一翻脸谁都不认,魏军将士无不惊骇。钟会在军中资历有限,来西线战场也只有几个月时间,但许仪的一颗人头就为他树立起足够的权威。
进入关中平原后,钟会发现蜀军主动退至各个据点不出来交战,于是命魏将荀恺、李辅等各率一部人马包围了汉城、乐城等要点,自己西出阳安口,在路过定军山时,听说诸葛亮埋在这里,钟会特意派人前往祭拜,并下令军士不得在诸葛亮墓的附近牧马砍柴。
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在沓中无法抽身,看到汉中情况危急,于是指挥众军拼死回援,邓艾命王颀率部紧追,姜维率张翼、廖化等各军集结于剑阁,之所以没有向汉中驰援,是因为战事发展得太快,钟会已夺取了汉中。
10月,钟会由汉中挥师南下,到达剑阁。剑阁是蜀汉北部的第二道防线,剑阁如果有失成都平原将无险可守,情势危急,后主刘禅赶紧向孙吴求救,孙吴派老将丁奉进攻曹魏的寿春,命将军留平、施绩进攻南郡,命将军丁封、孙异进攻沔中,也是三路出击,在曹魏的中线和东线两个战场同时发起进攻。
司马昭对此早有预料,他命令这两个方向的魏军采取守势,只要顶住敌人的进攻就行,魏军仍倾尽全力在西线战场进行决战。
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钟会一时无法得手。
邓艾这一路推进到了阴平道的北口,当年夏侯霸逃亡蜀国就走的是这条路,这条路可以避开剑阁进入成都平原,但其险峻程度超过了秦岭中的栈道,加上现... -->>
打败仗不可怕,就怕瞎折腾。
孙吴经过一番折腾,实力大损;蜀汉经过一番折腾,国势渐衰。相比较而言,曹魏虽然也折腾过,但人家底子厚,抗打击能力强,恢复得也快。司马昭全面掌权后,一方面巩固权力基础,消灭政治对手;另一方面继续扩充军力,积极准备统一之战。
蜀汉和孙吴两个对手得一个一个地来,先灭哪一个呢?司马昭经过认真考虑,认为应该先灭亡蜀汉,少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夏天,司马昭召集群臣,对大家说:“自从寿春平叛以来已经六年没有战事了,这几年里我们集中精力制造兵器、修缮盔甲,准备对付吴蜀二虏。如果灭吴的话,我大致计算过,造战船、开水道总共得用去1000多万个工日,也就是说10万人得忙100多天才能完成。另外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潮湿,必然会遇到疾疫。所以应当先取蜀,灭蜀三年之后,借巴蜀可以顺流而下的有利地势,水陆并进去灭吴,就像历史上晋灭虞定虢、秦吞韩并魏那样,是很容易的。据报告蜀国有9万军队,驻守在成都及守备后方的大约4万,余下5万是机动部队。如今姜维被拖滞在沓中不能东顾,我们的大军可以直指骆谷,趁其空虚袭击汉中。”
蜀军如果不采取这样的策略也不要紧,司马昭认为:“蜀军如果各自据城守险,必然兵力分散,首尾不能相顾,我们就可以调集大军破其城池,派遣机动部队占据其村野,敌人虽有剑阁却无以为守,虽有雄关却无力自保,以刘禅的昏庸,在边城陷落、内部士民惊慌的情况下,蜀国的灭亡一定指日可待!”
司马昭伐蜀的决心已下,但征西将军邓艾对此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最好的出征时机是蜀国内部出现祸乱,而目前看这个条件还没有到来,所以得等一等,为此他多次陈述了相关看法。
但司马昭不想再等了,他做出了两项安排,一项安排是派自己身边的主簿师纂去担任邓艾的军司马,之前介绍过军司马相当于武职的长史,等于让师纂这位大将军长史降格为征西长史,用意当然是传达和执行司马昭伐蜀的作战意图和方案。
另一项安排是提拔钟会担任镇西将军,“四征将军”高于“四镇将军”,如果邓艾是征西将军的话,钟会就是镇西将军,其意图也是督促邓艾抓紧行动。
邓艾只得执行司马昭的命令,积极筹备伐蜀事宜。
少帝曹奂景元四年(263)8月,征蜀大军集结完毕,开始行动。
司马昭部署了三路大军:一路由征西将军邓艾指挥,从狄道进攻沓中的姜维,拖住姜维所率领的蜀军主力,让其不得东顾,这路人马约3万人;一路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从祁山方向进攻武街的蜀军,目的是断绝姜维的退路,这路人马也在3万人左右;一路由镇西将军钟会指挥,分别从斜谷和骆谷进攻汉中,这路人马在10万人左右。
从以上部署看,钟会这一路是主力,其他两路是配合作战。
征蜀大军有一部分是从洛阳出发调往西线战场的,大军离开洛阳前有个叫邓敦的将领力谏不可伐蜀,司马昭大怒,下令斩了,为征蜀大军祭旗。
9月,邓艾率天水郡太守王颀等部攻打姜维的沓中大营,同时指挥陇西郡太守牵弘在一旁进行牵制,又让金城郡太守杨颀进攻甘松,多路出击,令姜维四处招架。
钟会率领的一路大军从秦岭栈道进兵,由于兵力充足,可以同时由褒斜道和傥骆道齐进,让蜀军更难防范。钟会命牙门将许仪在前面开路,自己率领大军紧随其后,在经过一座刚修好的桥梁时,钟会坐骑的马蹄陷入坑中,钟会大怒,下令将许仪斩首。
许仪的父亲是已故名将许褚,钟会一翻脸谁都不认,魏军将士无不惊骇。钟会在军中资历有限,来西线战场也只有几个月时间,但许仪的一颗人头就为他树立起足够的权威。
进入关中平原后,钟会发现蜀军主动退至各个据点不出来交战,于是命魏将荀恺、李辅等各率一部人马包围了汉城、乐城等要点,自己西出阳安口,在路过定军山时,听说诸葛亮埋在这里,钟会特意派人前往祭拜,并下令军士不得在诸葛亮墓的附近牧马砍柴。
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在沓中无法抽身,看到汉中情况危急,于是指挥众军拼死回援,邓艾命王颀率部紧追,姜维率张翼、廖化等各军集结于剑阁,之所以没有向汉中驰援,是因为战事发展得太快,钟会已夺取了汉中。
10月,钟会由汉中挥师南下,到达剑阁。剑阁是蜀汉北部的第二道防线,剑阁如果有失成都平原将无险可守,情势危急,后主刘禅赶紧向孙吴求救,孙吴派老将丁奉进攻曹魏的寿春,命将军留平、施绩进攻南郡,命将军丁封、孙异进攻沔中,也是三路出击,在曹魏的中线和东线两个战场同时发起进攻。
司马昭对此早有预料,他命令这两个方向的魏军采取守势,只要顶住敌人的进攻就行,魏军仍倾尽全力在西线战场进行决战。
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钟会一时无法得手。
邓艾这一路推进到了阴平道的北口,当年夏侯霸逃亡蜀国就走的是这条路,这条路可以避开剑阁进入成都平原,但其险峻程度超过了秦岭中的栈道,加上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