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thzw.net,那时汉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身上有着偷光苦读的精神,屡败屡战,第九次参加考试,终于赢得一个惨胜——中了丙科。
差是差了点,总算是考中了。考中的匡衡,马上被补为太常掌故。路漫漫其修远兮,抬头看天,低头看路,匡衡的路,还很长很长。
日期:2010-03-16 00:12:53
匡衡很失意,心有郁结却不能鸣之。然而这时,他的诸多同行,对他的冷遇表示不平,于是纷纷上书对皇帝说,像匡衡这等人才,不应该呆在地方,应该把他调到中央去做文学。
那时,好儒的刘奭还是太子,只能靠边站,想说话都插不上嘴。能够拍板说事的,只有刘病已。替匡衡说话的奏书,刘病已也看到了。他想了想,找来时为太子太傅萧望之,说,传闻匡衡学问甚高,麻烦你跑一趟,帮我去验证一下。
萧望之找了一助手,把匡衡召到京城,面对面聊了一回。考核完毕,萧望之向刘病已报告,匡衡学术水平,不是吹的好,他是真的好。
刘病已一听,支了一声,哦,我知道了。
匡衡还在京师,因为他得等皇帝回音。从老乡萧望之对他的欣赏语气中,人有理由满怀希望,信心足足。然而不久,终于有回音了。匡衡只等到了一句冰凉的话:先回平原做文学吧。
就这样,刘病已就将匡衡打发了。匡衡这辈子,穷过,苦过,多次跌倒过,却从未后悔过。他知道天生命运多舛,尊重上苍的安排。然而这次,对于刘病已的冷遇,他惆然若失,却又莫名其妙。
如果你爱我,就将我召来京城;如果你恨我,也可以将我召来京城。但是,皇帝到底是爱我还是恨我呢?真是爱我,连学术大师萧望之都赞不绝口了,为什么皇帝您不将我留在京城?如果你恨我,何必如此打击一介小民,与我过不去呢?
匡衡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如戏,命运多作弄。漫漫人生路上,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挺不住。咬着牙,忍着泪,一定要挺住。
事实证明,他挺过来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可否认,刘病已是匡稀的冬天,而属于他的那个春天,则是刘奭。刘病已崩后,刘奭接班,匡衡犹如一匹长期陷于泥潭的好马,突然拔足而出,奔上了康庄大道。
提拔匡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司马史高。我们知道,史高之所以登上大司马高职,不是他有啥本事,而是沾了外戚的光。所以,他的副手萧望之对他很不感冒。
以学术为尊的萧望之,于是联合别人,把大司马史高架空了。于是,萧望之说什么,刘奭就做什么,大司马史高就成了纯看客和装饰人物了。所以,史高一想起那事,心里就想骂娘。但是,他只能是在心里骂,又不能骂出口。
这时,有一政治投机客找到了史高。他对史高分析道:“你知道为什么职位那么高,却没人理你吗?那是因为你是贵戚,名声不好。为什么你名声不好,因为你只顾自己,不懂得推荐贤人。如果想博取名声,就得任贤。”
最后,这位巧舌如簧的游客,话语一转,说到了重点:“我认为匡衡是难得一贤人,你应该重用他。”
史高认为此游客说的很在理。以上那翻话,说得好听是任贤,说得俗点是附风雅,宠络士人,结为党私。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数年书啊。于是乎,史高马上就接见匡衡,然后向刘奭推荐。
一下子,匡衡仿佛是搭上了顺风车,先被刘奭任命为郎中,不久升为博士,再不久又升至给事中。要想为郎中,先为甲科。匡衡拼死拼活考不上的,只不过是皇帝一句话,而且还将他将来的路,全铺平了。
匡衡之所以被刘奭看中,不仅是游客及史高的功能,更主要的是,刘奭是真的太喜欢匡衡了。匡衡之所以被刘奭喜欢,认真推究,萧望之功不可没。
当年,刘奭为太子时,萧望之就是他的太傅。在萧望之的教导和指引下,刘奭不但迷上儒学,也爱上儒生。此中优点,正是刘病已所缺少的。刘病已表面尊重儒生,骨子里却顽固地认为,儒生迂腐死板,很不靠谱。
在儒家六经当中,刘奭最爱诗经,偏匡衡又是研究诗经的绝顶高手。所以匡衡和刘奭的相遇,是鱼和水的相遇,难舍其爱。正因为如此,匡衡终于挥一挥手,作别西边的暗淡,一路高歌猛进,做太子太傅,又迁为御史大夫,最后登上了丞相位。
在汉朝丞相当中,匡衡也算是一个划时代人物。屈指算来,他应该是第一个以学术大师身份,登上政治顶峰的人。当年,萧望之距离丞相仅一目之遥,终没有实现登峰。现在,所有的空白和荣光,全都让匡衡填补了。
终于相信了那句古话:不吃苦中苦,怎能为人上人!
身上有着偷光苦读的精神,屡败屡战,第九次参加考试,终于赢得一个惨胜——中了丙科。
差是差了点,总算是考中了。考中的匡衡,马上被补为太常掌故。路漫漫其修远兮,抬头看天,低头看路,匡衡的路,还很长很长。
日期:2010-03-16 00:12:53
匡衡很失意,心有郁结却不能鸣之。然而这时,他的诸多同行,对他的冷遇表示不平,于是纷纷上书对皇帝说,像匡衡这等人才,不应该呆在地方,应该把他调到中央去做文学。
那时,好儒的刘奭还是太子,只能靠边站,想说话都插不上嘴。能够拍板说事的,只有刘病已。替匡衡说话的奏书,刘病已也看到了。他想了想,找来时为太子太傅萧望之,说,传闻匡衡学问甚高,麻烦你跑一趟,帮我去验证一下。
萧望之找了一助手,把匡衡召到京城,面对面聊了一回。考核完毕,萧望之向刘病已报告,匡衡学术水平,不是吹的好,他是真的好。
刘病已一听,支了一声,哦,我知道了。
匡衡还在京师,因为他得等皇帝回音。从老乡萧望之对他的欣赏语气中,人有理由满怀希望,信心足足。然而不久,终于有回音了。匡衡只等到了一句冰凉的话:先回平原做文学吧。
就这样,刘病已就将匡衡打发了。匡衡这辈子,穷过,苦过,多次跌倒过,却从未后悔过。他知道天生命运多舛,尊重上苍的安排。然而这次,对于刘病已的冷遇,他惆然若失,却又莫名其妙。
如果你爱我,就将我召来京城;如果你恨我,也可以将我召来京城。但是,皇帝到底是爱我还是恨我呢?真是爱我,连学术大师萧望之都赞不绝口了,为什么皇帝您不将我留在京城?如果你恨我,何必如此打击一介小民,与我过不去呢?
匡衡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如戏,命运多作弄。漫漫人生路上,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挺不住。咬着牙,忍着泪,一定要挺住。
事实证明,他挺过来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可否认,刘病已是匡稀的冬天,而属于他的那个春天,则是刘奭。刘病已崩后,刘奭接班,匡衡犹如一匹长期陷于泥潭的好马,突然拔足而出,奔上了康庄大道。
提拔匡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司马史高。我们知道,史高之所以登上大司马高职,不是他有啥本事,而是沾了外戚的光。所以,他的副手萧望之对他很不感冒。
以学术为尊的萧望之,于是联合别人,把大司马史高架空了。于是,萧望之说什么,刘奭就做什么,大司马史高就成了纯看客和装饰人物了。所以,史高一想起那事,心里就想骂娘。但是,他只能是在心里骂,又不能骂出口。
这时,有一政治投机客找到了史高。他对史高分析道:“你知道为什么职位那么高,却没人理你吗?那是因为你是贵戚,名声不好。为什么你名声不好,因为你只顾自己,不懂得推荐贤人。如果想博取名声,就得任贤。”
最后,这位巧舌如簧的游客,话语一转,说到了重点:“我认为匡衡是难得一贤人,你应该重用他。”
史高认为此游客说的很在理。以上那翻话,说得好听是任贤,说得俗点是附风雅,宠络士人,结为党私。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数年书啊。于是乎,史高马上就接见匡衡,然后向刘奭推荐。
一下子,匡衡仿佛是搭上了顺风车,先被刘奭任命为郎中,不久升为博士,再不久又升至给事中。要想为郎中,先为甲科。匡衡拼死拼活考不上的,只不过是皇帝一句话,而且还将他将来的路,全铺平了。
匡衡之所以被刘奭看中,不仅是游客及史高的功能,更主要的是,刘奭是真的太喜欢匡衡了。匡衡之所以被刘奭喜欢,认真推究,萧望之功不可没。
当年,刘奭为太子时,萧望之就是他的太傅。在萧望之的教导和指引下,刘奭不但迷上儒学,也爱上儒生。此中优点,正是刘病已所缺少的。刘病已表面尊重儒生,骨子里却顽固地认为,儒生迂腐死板,很不靠谱。
在儒家六经当中,刘奭最爱诗经,偏匡衡又是研究诗经的绝顶高手。所以匡衡和刘奭的相遇,是鱼和水的相遇,难舍其爱。正因为如此,匡衡终于挥一挥手,作别西边的暗淡,一路高歌猛进,做太子太傅,又迁为御史大夫,最后登上了丞相位。
在汉朝丞相当中,匡衡也算是一个划时代人物。屈指算来,他应该是第一个以学术大师身份,登上政治顶峰的人。当年,萧望之距离丞相仅一目之遥,终没有实现登峰。现在,所有的空白和荣光,全都让匡衡填补了。
终于相信了那句古话:不吃苦中苦,怎能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