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thzw.net,边塞浪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哎哟哎那个河里石头滚上坡/凌冰结在开水锅/老鼀咬断猫尾巴/妈妈出嫁儿打锣哎哟打打咚咚咚”这是我儿时听到的说书人惯用的小书帽,意图是让听众在他的这几句带有幽默情趣的话语中静下来,以便他继续正题。
“说书”是北方比较常见的一种曲艺形式。清朝末年开始在东北地区流行。我之所以说它是农村音乐,是因为它又固定的旋律和节奏,并以唱和说相结合以中通俗艺术形式。民国年间形成了河洛大鼓(流传于河南)、京韵大鼓(流传于北京天津等地)西河大鼓等几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流派。说书的服装、道具、伴奏都很简单。一只扁圆形的木框皮面鼓,支在几根竹棍组成的鼓架子上,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简板,伴奏有一把坠胡即可。有的不用鼓,一人自拉自唱,用脚打板击节,这叫“坠子书”;有的啥弦子都不用,一个人用一面小鼓敲击着节奏,加上手板辅助,就可以开说。至于演员的服装,在城里可能和说评书、相声一样,外罩一件长衫即可;但在农村这些就免了,说书人身着随身衣服,也不用化妆,鼓板一敲就可以开唱。说书人说唱时以打简板为主,以打鼓作为说唱高潮处的警示。因为鼓声激越,声震远近,故名大鼓书。
说书是过去乡村民间对说唱艺术的俗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那一带颇具情趣的娱乐曲目。那时的乡村没什么娱乐方式,盼星星盼月亮月儿四十能放映一场电影就是不小的奢望。貌似下里巴人的说书人以其通俗易懂受到当时老少爷们的欢迎,想起来至今让人品味。
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由于其表演是连唱带说,很像带唱的评书,所以民间也称为“大鼓书”把听众叫做“听书的”而称大鼓演员也叫“说书先生”唱大鼓的过去也属于“江湖人”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自小拜师学艺,学徒三年或四年,再为师傅“效力”一年。其间吃穿都由师傅负责,当然登台演出的收入也都归师傅,空闲时还要帮师傅家干家务零活,熬到正式出徒后,才能自立门户演出谋生
说书大多人来自长满故事的十里八村,在青纱帐里摸打滚爬过,浑身一股子泥土味儿。他们穿着很普通,身上没有现在电视台文艺演出时演员穿的很打眼的民族演出服。演出场地要求不高,农闲时大树下和生产队的牲口屋里、场地里都是演出的场地。说书艺人演出时以唱为主,唱累了开始道白,表演起来形神兼备。那个时候判定一个艺人水平的高低和现在差不多,就是看掌声,看谁会煽情,谁演出时能尽可能地多催下听众的眼泪,谁就是名家。所以艺人们往往以听众流下眼泪的多寡品评自己演艺的高低。在那个时候说书艺人很吃香,好烟好酒待着,队干部亲自作陪,给足艺人面子。说书的时候大都在晚上,从地里出工回来端着饭碗的父老乡亲围住说书艺人沉浸在栩栩如生的故事里。那时没有现在的娱乐这么发达,农闲时节村里专门从外边请来水平高的说书艺人,吃过饭没有事,一村人围坐在一起听说书。一听就是半个月,长的时候将近一个月,如看一部电视剧一样,随着剧情的起伏人们时而笑时而哭,时而怒骂时而沉默,为闲暇的时间增添了许多乐趣。等到艺人走的时候每家都出些粮食,算是掏钱买门票了。
那时说书艺人很吃香,经常... -->>
“哎哟哎那个河里石头滚上坡/凌冰结在开水锅/老鼀咬断猫尾巴/妈妈出嫁儿打锣哎哟打打咚咚咚”这是我儿时听到的说书人惯用的小书帽,意图是让听众在他的这几句带有幽默情趣的话语中静下来,以便他继续正题。
“说书”是北方比较常见的一种曲艺形式。清朝末年开始在东北地区流行。我之所以说它是农村音乐,是因为它又固定的旋律和节奏,并以唱和说相结合以中通俗艺术形式。民国年间形成了河洛大鼓(流传于河南)、京韵大鼓(流传于北京天津等地)西河大鼓等几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流派。说书的服装、道具、伴奏都很简单。一只扁圆形的木框皮面鼓,支在几根竹棍组成的鼓架子上,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简板,伴奏有一把坠胡即可。有的不用鼓,一人自拉自唱,用脚打板击节,这叫“坠子书”;有的啥弦子都不用,一个人用一面小鼓敲击着节奏,加上手板辅助,就可以开说。至于演员的服装,在城里可能和说评书、相声一样,外罩一件长衫即可;但在农村这些就免了,说书人身着随身衣服,也不用化妆,鼓板一敲就可以开唱。说书人说唱时以打简板为主,以打鼓作为说唱高潮处的警示。因为鼓声激越,声震远近,故名大鼓书。
说书是过去乡村民间对说唱艺术的俗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那一带颇具情趣的娱乐曲目。那时的乡村没什么娱乐方式,盼星星盼月亮月儿四十能放映一场电影就是不小的奢望。貌似下里巴人的说书人以其通俗易懂受到当时老少爷们的欢迎,想起来至今让人品味。
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由于其表演是连唱带说,很像带唱的评书,所以民间也称为“大鼓书”把听众叫做“听书的”而称大鼓演员也叫“说书先生”唱大鼓的过去也属于“江湖人”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自小拜师学艺,学徒三年或四年,再为师傅“效力”一年。其间吃穿都由师傅负责,当然登台演出的收入也都归师傅,空闲时还要帮师傅家干家务零活,熬到正式出徒后,才能自立门户演出谋生
说书大多人来自长满故事的十里八村,在青纱帐里摸打滚爬过,浑身一股子泥土味儿。他们穿着很普通,身上没有现在电视台文艺演出时演员穿的很打眼的民族演出服。演出场地要求不高,农闲时大树下和生产队的牲口屋里、场地里都是演出的场地。说书艺人演出时以唱为主,唱累了开始道白,表演起来形神兼备。那个时候判定一个艺人水平的高低和现在差不多,就是看掌声,看谁会煽情,谁演出时能尽可能地多催下听众的眼泪,谁就是名家。所以艺人们往往以听众流下眼泪的多寡品评自己演艺的高低。在那个时候说书艺人很吃香,好烟好酒待着,队干部亲自作陪,给足艺人面子。说书的时候大都在晚上,从地里出工回来端着饭碗的父老乡亲围住说书艺人沉浸在栩栩如生的故事里。那时没有现在的娱乐这么发达,农闲时节村里专门从外边请来水平高的说书艺人,吃过饭没有事,一村人围坐在一起听说书。一听就是半个月,长的时候将近一个月,如看一部电视剧一样,随着剧情的起伏人们时而笑时而哭,时而怒骂时而沉默,为闲暇的时间增添了许多乐趣。等到艺人走的时候每家都出些粮食,算是掏钱买门票了。
那时说书艺人很吃香,经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