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半团圆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林培源曾经在博客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其实很多时候,我已经拒绝再谈小说,谈论所谓的文学。当某一个人一本正经地对着我说,喂,我们来聊一聊文学吧。我会下意识地做抵抗状态。如果在很早之前,我会非常兴奋以为自己找到了知音。会和别人讨论小说的写法以及所喜欢的作家的某部作品。”和林培源一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与人谈论文学已经感到厌恶。
然而以前却并非如此,一年前我还只是初混网络世界的菜鸟,刚刚在新浪开通属于自己的博客,那个时候我最渴望和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与别人谈论文学。当遇到一些能够谈论文学的人,我会很激动,和林培源一样,我会认为自己找到了知音。事实上,即使是现在,遇到一些能够谈论文学的人的时候,我仍然难掩当初的兴奋。我的心理状态时如此矛盾。一方面,如今的我厌恶与人谈论文学;另一方面,当我遇到了一些能够谈论文学的人,我还是克制不住自己,我还是会和人谈论文学。
我知道自己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来源于什么。表面上我厌恶与人谈论文学,实际上是厌恶过去的自己。颜歌曾经说过:“任何喜好都是表现阶级的惺惺作态。”这话何等精辟。我曾经就是那个以一些自以为高雅的喜好来表现自身的优越感的表现阶级。而现在的我,讨厌这样的自己,那个动不动和人谈论文学,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把文学当作炫耀的工具的自己。我对于过去的自己身上的那份浅薄、无知、媚俗十分的厌恶。之所以拒绝和别人谈论文学是因为我害怕自己会再次把文学当作炫耀的工具,以此来炫耀自身的才华和渊博。但事实是,我知道我的知识的范围仍然十分狭窄。而我仍然会无法克制地谈论文学,则是因为强烈的倾诉欲。现实生活中,我所认识的同龄人中极少人会有和自己一样的爱好,这算不上高雅和低俗的区别,只能说个人爱好不同罢了。但也因此让我原本强烈的倾诉欲更加强烈,我急需要一个发泄口,网络成为我寻找知音的途径。当遇到知音时,我强烈的倾诉欲在那一刻压倒了我的担心。由此可以解释我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厌恶谈论文学但我又无法克制自己和别人谈论文学。
“又或许。只是越来越想把更多的话藏在心里,然后找一个适当的时机付诸笔端。”博文的最后,林培源又如此写到。这和阳光已至说的“随着长大,我心中有很多东西都想倾诉,有些是安全的,有些是不够安全的,不够安全的我喜欢把它写进书里,冠上别人的名字,这样我会好受一点,至少可以减轻心中的一些压力”是一样的道理。我想,随着年月的流逝,我也渐渐像他一样把更多的话在一个适当的时机付诸笔端。就像我现在,更多的是看一些写字的人的博客,从中寻找一些共鸣,这实质上是一种间接的交流。我沉浸于这种间接的交流,乐此不彼,因为它更安全,也更有收获。2010年6月28日
林培源曾经在博客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其实很多时候,我已经拒绝再谈小说,谈论所谓的文学。当某一个人一本正经地对着我说,喂,我们来聊一聊文学吧。我会下意识地做抵抗状态。如果在很早之前,我会非常兴奋以为自己找到了知音。会和别人讨论小说的写法以及所喜欢的作家的某部作品。”和林培源一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与人谈论文学已经感到厌恶。
然而以前却并非如此,一年前我还只是初混网络世界的菜鸟,刚刚在新浪开通属于自己的博客,那个时候我最渴望和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与别人谈论文学。当遇到一些能够谈论文学的人,我会很激动,和林培源一样,我会认为自己找到了知音。事实上,即使是现在,遇到一些能够谈论文学的人的时候,我仍然难掩当初的兴奋。我的心理状态时如此矛盾。一方面,如今的我厌恶与人谈论文学;另一方面,当我遇到了一些能够谈论文学的人,我还是克制不住自己,我还是会和人谈论文学。
我知道自己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来源于什么。表面上我厌恶与人谈论文学,实际上是厌恶过去的自己。颜歌曾经说过:“任何喜好都是表现阶级的惺惺作态。”这话何等精辟。我曾经就是那个以一些自以为高雅的喜好来表现自身的优越感的表现阶级。而现在的我,讨厌这样的自己,那个动不动和人谈论文学,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把文学当作炫耀的工具的自己。我对于过去的自己身上的那份浅薄、无知、媚俗十分的厌恶。之所以拒绝和别人谈论文学是因为我害怕自己会再次把文学当作炫耀的工具,以此来炫耀自身的才华和渊博。但事实是,我知道我的知识的范围仍然十分狭窄。而我仍然会无法克制地谈论文学,则是因为强烈的倾诉欲。现实生活中,我所认识的同龄人中极少人会有和自己一样的爱好,这算不上高雅和低俗的区别,只能说个人爱好不同罢了。但也因此让我原本强烈的倾诉欲更加强烈,我急需要一个发泄口,网络成为我寻找知音的途径。当遇到知音时,我强烈的倾诉欲在那一刻压倒了我的担心。由此可以解释我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厌恶谈论文学但我又无法克制自己和别人谈论文学。
“又或许。只是越来越想把更多的话藏在心里,然后找一个适当的时机付诸笔端。”博文的最后,林培源又如此写到。这和阳光已至说的“随着长大,我心中有很多东西都想倾诉,有些是安全的,有些是不够安全的,不够安全的我喜欢把它写进书里,冠上别人的名字,这样我会好受一点,至少可以减轻心中的一些压力”是一样的道理。我想,随着年月的流逝,我也渐渐像他一样把更多的话在一个适当的时机付诸笔端。就像我现在,更多的是看一些写字的人的博客,从中寻找一些共鸣,这实质上是一种间接的交流。我沉浸于这种间接的交流,乐此不彼,因为它更安全,也更有收获。201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