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大明英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共七声八音,为一程正声雅乐。但家师天纵英才,律法奇绝,又推算出了十二等程音的律法,如此,以其中任何一音为始,均可等到圆融相谐的八度。夫人提及十二,又说到旋调,难道与家师相识?”
朱阅文说到后头几句,萍水相逢一知己的欢欣,又融入几分参研审视之色。
他的恩师,十年前已过世,而恩师迟暮岁月的那十余年,自己都侍奉左右,从没见过恩师还有女弟子,或者故人家的女公子来拜见。眼前这位从京师来的女官,三十不到的岁数,不可能从自己恩师处学的密法新律。
那一厢,郑海珠也佯作谦逊地掩饰道:“朱先生,我不会乐器,这平均律的门道,也只是从泰西传教士那里知晓一二。请教朱先生,师门何处?”
朱阅文拱手向天:“家师乃郑王世子,名讳上载下堉,十年前就已驾鹤西去。在下还是冲龄幼童时,就蒙先师收养,名字也是先师所赐。”
“载”字辈?朱载堉?那就是隆庆帝朱载垕的宗室平辈,当今天子朱常洛的祖父一辈?
辈份很高哪。
最关键的是,郑海珠这个明史专业的研究者,终于想起来,明代是有一个世子,因为藩王父亲直言进谏嘉靖皇帝,斥责皇帝吃丹药会吃成傻子,而被嘉靖一怒之下关进大牢,儿子也被削去世子冠带。
那世子正是青春少年时,忽遭变故,竟未沉沦,而是游历民间,于数学、音律等领域多有建树。
因明代宗室多废物,难得出这么个大才子,后世记得他的人,自然不少,遑论他还比西方人更早地发现了“十二平均律”。
“原来是郑王世子!”郑海珠恭敬道,“我在南直隶交游士林爱乐者时,就有耳闻,朱世子精通乐舞。但南边的文士,在雅集上弹琴时,仍是正声五音。”
朱阅文闻言,原想来一句“士林中自诩正统者,不论新老,实则不过是迂阔守旧之辈”,转念一想,眼前这位夫人似乎只爱当面与意见相左者争执,不喜背后论人非,便回归沉默,只双手又回到琴弦上。
郑海珠也在松树下的石头上坐下来,和声问道:“你这架小筝,不必移动燕柱,就能旋调?”
朱阅文道:“在下作此打算,但还在试制中。”
“嗯,泰西传教士们说,音高音低,与丝弦的长短与张弛有关,不过说着容易,要不动琴码地定音定弦,丝弦与燕柱的排布和数量,可都比目下的琴、筝、阮、琵琶,难多了。你现在这些琴弦,能弹出几个十二等程音?”
朱阅文十指托抹劈勾,给郑海珠演示。
已过而立的乐师,只觉对面这位年纪相仿的女子的口气,与方才辩驳同伴时的严厉,和初见自己时的警惕,都全然不同了,现出温婉柔静来,又带着一丝兴致勃勃的请教。
朱载堉死后,朱阅文由郑王后裔引荐到鲁王府来,虽受尊敬,但于研制新律乐器上,没有知音。身边来去的乐舞生和乐户,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模样,浑浑噩噩谋一份月俸而已。
唯此际,天边最后一缕霞光都要消散时,一个自称不会乐器的外来者,却令朱阅文,在恩师朱载堉去世多年后,头一回感到,灵府澄澈舒畅。
共七声八音,为一程正声雅乐。但家师天纵英才,律法奇绝,又推算出了十二等程音的律法,如此,以其中任何一音为始,均可等到圆融相谐的八度。夫人提及十二,又说到旋调,难道与家师相识?”
朱阅文说到后头几句,萍水相逢一知己的欢欣,又融入几分参研审视之色。
他的恩师,十年前已过世,而恩师迟暮岁月的那十余年,自己都侍奉左右,从没见过恩师还有女弟子,或者故人家的女公子来拜见。眼前这位从京师来的女官,三十不到的岁数,不可能从自己恩师处学的密法新律。
那一厢,郑海珠也佯作谦逊地掩饰道:“朱先生,我不会乐器,这平均律的门道,也只是从泰西传教士那里知晓一二。请教朱先生,师门何处?”
朱阅文拱手向天:“家师乃郑王世子,名讳上载下堉,十年前就已驾鹤西去。在下还是冲龄幼童时,就蒙先师收养,名字也是先师所赐。”
“载”字辈?朱载堉?那就是隆庆帝朱载垕的宗室平辈,当今天子朱常洛的祖父一辈?
辈份很高哪。
最关键的是,郑海珠这个明史专业的研究者,终于想起来,明代是有一个世子,因为藩王父亲直言进谏嘉靖皇帝,斥责皇帝吃丹药会吃成傻子,而被嘉靖一怒之下关进大牢,儿子也被削去世子冠带。
那世子正是青春少年时,忽遭变故,竟未沉沦,而是游历民间,于数学、音律等领域多有建树。
因明代宗室多废物,难得出这么个大才子,后世记得他的人,自然不少,遑论他还比西方人更早地发现了“十二平均律”。
“原来是郑王世子!”郑海珠恭敬道,“我在南直隶交游士林爱乐者时,就有耳闻,朱世子精通乐舞。但南边的文士,在雅集上弹琴时,仍是正声五音。”
朱阅文闻言,原想来一句“士林中自诩正统者,不论新老,实则不过是迂阔守旧之辈”,转念一想,眼前这位夫人似乎只爱当面与意见相左者争执,不喜背后论人非,便回归沉默,只双手又回到琴弦上。
郑海珠也在松树下的石头上坐下来,和声问道:“你这架小筝,不必移动燕柱,就能旋调?”
朱阅文道:“在下作此打算,但还在试制中。”
“嗯,泰西传教士们说,音高音低,与丝弦的长短与张弛有关,不过说着容易,要不动琴码地定音定弦,丝弦与燕柱的排布和数量,可都比目下的琴、筝、阮、琵琶,难多了。你现在这些琴弦,能弹出几个十二等程音?”
朱阅文十指托抹劈勾,给郑海珠演示。
已过而立的乐师,只觉对面这位年纪相仿的女子的口气,与方才辩驳同伴时的严厉,和初见自己时的警惕,都全然不同了,现出温婉柔静来,又带着一丝兴致勃勃的请教。
朱载堉死后,朱阅文由郑王后裔引荐到鲁王府来,虽受尊敬,但于研制新律乐器上,没有知音。身边来去的乐舞生和乐户,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模样,浑浑噩噩谋一份月俸而已。
唯此际,天边最后一缕霞光都要消散时,一个自称不会乐器的外来者,却令朱阅文,在恩师朱载堉去世多年后,头一回感到,灵府澄澈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