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大楚烈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此,熊元宁愿多开点俸禄,多养点官吏,哪怕是职权交叉,降低行政效率,也比那种大权在握,瞒天过海,为祸一方,来得好。
“诸位卿家!庄卿家所言有理,但是寡人觉得,职权虽有重叠交叉,但是可以避免大权在握,欺上瞒下一手遮天的情况出现,寡人今日就明言,设银行、设学部只是开始,不是结束,以后还会有其他部门出现……”
熊元说话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是其中的坚定以及毫不动摇的决心,是谁都能听出来的,而让熊元有这种想法的原因,不仅仅是后世几千年的历史,也因为眼下楚国的一些情况,而这些情况,除了负责调查的锦衣卫知道,剩下的也就只有一直跟在熊元身边的大司宫聂仪多少知道点。
庄辛虽然耿直,但是随并不是不要命,作为在楚国朝堂混迹了几十年的人,熊元突然间如此坚定的态度,让庄辛不安,多年的朝堂经验,让庄辛从熊元的语气中,听出来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因此庄辛虽然仍旧紧皱着眉头,欲言又止,但是最终没有再说话,而是默默的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跪坐了下来。
而此时的熊元,之所以在楚王元六年第一次朝会上,就有如此严肃的表态,也是有原因的,盖因锦衣卫的一条线报。
线报的内容则是,淮水流域及太湖附近的数十个县,在去年大规模种植了双季稻,再加上从巨阳大规模运送过去的铁农具,今年本应该是个丰收之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根据锦衣卫及皇家商会和户部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数十个县,除了三个县的部分地区受到了暴雨侵袭,粮产受损,剩下的数十个县粮食产量,最起码都相比于往年增长了一倍有余。
但是去年年底,各地上缴中央的税款一点都没有增加,这让熊元非常的气愤,熊元为了推广双季稻,那是费了大劲的,如今楚国正是百废待兴,到处用钱粮的时候,熊元还指着这部分税款,养活新抓捕的奴隶呐,如今这种情况,让熊元觉得肯定是有问题,而且有大问题,当即命令锦衣卫深入调查。
这一调查,发现被熊元新委派的县尹,也就是从巨阳学宫毕业后,下放到各地历练的学子们,所收到的税,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增长,但是百姓手里的余粮也并不比往年多。
那么这中间原本丰收的粮食到底去了何方,前面说到皇家商会也发现了问题,就是因为皇家商会发现市面上买卖流通的粮食,有大量疑似是双季稻,而且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流入秦国了。
要知道,秦国关中根基之地被赵国骑兵祸害了,如今正是缺粮的时候,楚国的这批粮食流入秦国,不禁会让秦国迅速恢复元气,而且这批双季稻数量不小,已经足够秦国将这些稻谷当做种子,在十数个县开战开展种植了。
这几乎是让熊元有种,多年辛苦为秦国做嫁衣的感觉,熊元现在虽然言语中还算平静,但是之前坚定的语气,以及如今平静的过头的表现都透漏着赤裸裸的杀机。
这种情况让熊元有种辛辛苦苦好几年,全都白费了的感觉,这数十个县,有将近一半的县的县公或者县丞,是熊元新委派的巨阳学宫学子。
最开始这种情况一传到熊元耳中熊元就勃然大怒,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听过自己讲学,都算是自己学生的巨阳学宫学子们,已经成了贪腐之辈,而且私下买卖粮草致使双季稻大规模流入秦国。
但是随着锦衣卫的深入调查,熊元发现,种地的照常上税,而各县的县尹也都是照常收税,税款也和往年一样多,无增无减。
问题出在哪了,这么说吧,民间流传的一首歌谣就反映了问题。
“双季稻,双季稻,一年两季,忙来忙去,仓廪不丰。楚王出钱,百姓卖力,不如地主豪强吃饱肚……”
事实上,这种情况很简单,但是熊元作为穿越者先入为主的观念,让熊元潜意识里忽视了这个问题。
后世之人,都在强调战国七雄之中,楚国地域最广,物产最丰富,之所以会败于秦,乃是地方贵族实力强大,楚王以及楚国中央朝廷对地方的统治力薄弱。
熊元穿越以后,一直觉得,这封君贵族,就是楚国不能增强国力,抵御强秦的一个重要因素,然后随着对楚国的了解,越发的将这个地方势力强大中的,这个地方势力算在了地方封君和大贵族身上,而且这些封君贵族实力也确实强的吓人,足以威胁楚王的统治。
因此熊元几次三番,设法削弱封君贵族,甚至于数次逼反了封君贵族,但是在封君贵族倒台以后,熊元将原本封君贵族的封地,分割成若干小块,分封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以广置封君而少其力。
其后,在上次巨阳之乱中,更是将这些原本分割成小块的封地,也都个找理由,收回了七八成。
并且将这些收回的封地设置县署,实行县制,进行管理,本来熊元以为,如此一来楚国的封君贵族彻底倒台,地方势力强大,中央统治力不强,这个楚国最大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但是,这次双季稻推广以后,税收的问题,让熊元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楚国地方势力强大,这个地方势力,肯定是有封君大贵族,但是绝对不仅仅是封君大贵族的问题。
其实在收到锦衣卫线报以后,尽管刚过完年,没几天,但是熊元仍旧不敢有任何放松,仔细思索了大半天。
熊元觉得自己穿越以来,看起来,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纠缠楚国数百年的地方势力强大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仔细想来,这根本就是个表面现象。
封君贵族能够在封地上一呼百应,根基深厚,甚至于楚王也控制不了封君贵族的封地,为什么?
因为封君贵族们在封地上,有一群人支持他们,这些... -->>
因此,熊元宁愿多开点俸禄,多养点官吏,哪怕是职权交叉,降低行政效率,也比那种大权在握,瞒天过海,为祸一方,来得好。
“诸位卿家!庄卿家所言有理,但是寡人觉得,职权虽有重叠交叉,但是可以避免大权在握,欺上瞒下一手遮天的情况出现,寡人今日就明言,设银行、设学部只是开始,不是结束,以后还会有其他部门出现……”
熊元说话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但是其中的坚定以及毫不动摇的决心,是谁都能听出来的,而让熊元有这种想法的原因,不仅仅是后世几千年的历史,也因为眼下楚国的一些情况,而这些情况,除了负责调查的锦衣卫知道,剩下的也就只有一直跟在熊元身边的大司宫聂仪多少知道点。
庄辛虽然耿直,但是随并不是不要命,作为在楚国朝堂混迹了几十年的人,熊元突然间如此坚定的态度,让庄辛不安,多年的朝堂经验,让庄辛从熊元的语气中,听出来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因此庄辛虽然仍旧紧皱着眉头,欲言又止,但是最终没有再说话,而是默默的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跪坐了下来。
而此时的熊元,之所以在楚王元六年第一次朝会上,就有如此严肃的表态,也是有原因的,盖因锦衣卫的一条线报。
线报的内容则是,淮水流域及太湖附近的数十个县,在去年大规模种植了双季稻,再加上从巨阳大规模运送过去的铁农具,今年本应该是个丰收之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根据锦衣卫及皇家商会和户部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数十个县,除了三个县的部分地区受到了暴雨侵袭,粮产受损,剩下的数十个县粮食产量,最起码都相比于往年增长了一倍有余。
但是去年年底,各地上缴中央的税款一点都没有增加,这让熊元非常的气愤,熊元为了推广双季稻,那是费了大劲的,如今楚国正是百废待兴,到处用钱粮的时候,熊元还指着这部分税款,养活新抓捕的奴隶呐,如今这种情况,让熊元觉得肯定是有问题,而且有大问题,当即命令锦衣卫深入调查。
这一调查,发现被熊元新委派的县尹,也就是从巨阳学宫毕业后,下放到各地历练的学子们,所收到的税,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增长,但是百姓手里的余粮也并不比往年多。
那么这中间原本丰收的粮食到底去了何方,前面说到皇家商会也发现了问题,就是因为皇家商会发现市面上买卖流通的粮食,有大量疑似是双季稻,而且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流入秦国了。
要知道,秦国关中根基之地被赵国骑兵祸害了,如今正是缺粮的时候,楚国的这批粮食流入秦国,不禁会让秦国迅速恢复元气,而且这批双季稻数量不小,已经足够秦国将这些稻谷当做种子,在十数个县开战开展种植了。
这几乎是让熊元有种,多年辛苦为秦国做嫁衣的感觉,熊元现在虽然言语中还算平静,但是之前坚定的语气,以及如今平静的过头的表现都透漏着赤裸裸的杀机。
这种情况让熊元有种辛辛苦苦好几年,全都白费了的感觉,这数十个县,有将近一半的县的县公或者县丞,是熊元新委派的巨阳学宫学子。
最开始这种情况一传到熊元耳中熊元就勃然大怒,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听过自己讲学,都算是自己学生的巨阳学宫学子们,已经成了贪腐之辈,而且私下买卖粮草致使双季稻大规模流入秦国。
但是随着锦衣卫的深入调查,熊元发现,种地的照常上税,而各县的县尹也都是照常收税,税款也和往年一样多,无增无减。
问题出在哪了,这么说吧,民间流传的一首歌谣就反映了问题。
“双季稻,双季稻,一年两季,忙来忙去,仓廪不丰。楚王出钱,百姓卖力,不如地主豪强吃饱肚……”
事实上,这种情况很简单,但是熊元作为穿越者先入为主的观念,让熊元潜意识里忽视了这个问题。
后世之人,都在强调战国七雄之中,楚国地域最广,物产最丰富,之所以会败于秦,乃是地方贵族实力强大,楚王以及楚国中央朝廷对地方的统治力薄弱。
熊元穿越以后,一直觉得,这封君贵族,就是楚国不能增强国力,抵御强秦的一个重要因素,然后随着对楚国的了解,越发的将这个地方势力强大中的,这个地方势力算在了地方封君和大贵族身上,而且这些封君贵族实力也确实强的吓人,足以威胁楚王的统治。
因此熊元几次三番,设法削弱封君贵族,甚至于数次逼反了封君贵族,但是在封君贵族倒台以后,熊元将原本封君贵族的封地,分割成若干小块,分封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以广置封君而少其力。
其后,在上次巨阳之乱中,更是将这些原本分割成小块的封地,也都个找理由,收回了七八成。
并且将这些收回的封地设置县署,实行县制,进行管理,本来熊元以为,如此一来楚国的封君贵族彻底倒台,地方势力强大,中央统治力不强,这个楚国最大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但是,这次双季稻推广以后,税收的问题,让熊元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楚国地方势力强大,这个地方势力,肯定是有封君大贵族,但是绝对不仅仅是封君大贵族的问题。
其实在收到锦衣卫线报以后,尽管刚过完年,没几天,但是熊元仍旧不敢有任何放松,仔细思索了大半天。
熊元觉得自己穿越以来,看起来,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纠缠楚国数百年的地方势力强大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仔细想来,这根本就是个表面现象。
封君贵族能够在封地上一呼百应,根基深厚,甚至于楚王也控制不了封君贵族的封地,为什么?
因为封君贵族们在封地上,有一群人支持他们,这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