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大明之朔风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且有人私下传言,大统领是个好人,就是心太软了,他不该把明国流民带到蒙古人的草原上来,这才触怒了草原的神灵,降下大雪警告那些汉人。
老百姓不支持,丰州的赈灾就难以推进,卫所官吏苦口婆心劝说百姓,但收效并不大——板升人还能勉强接纳无家可归的移民,而蒙古人就是不同意,而且关内人也不想住进他们的帐篷。事情紧急,数万灾民流离失所,随时可能死于饥寒,李榆亲自出面了,他与乌兰、巫浪哈两位哈屯冒着风雪下到村落、牧场,向百姓大声疾呼“我们都是丰州人”,号召百姓向同胞兄弟伸出援助之手,宣教司也随之大作舆论,把“我们都是丰州人”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王昉还执笔把李榆拆自家木屋的木料用于给灾民搭建避寒房屋的事写成唱词,用秦腔、山西梆子和蒙古牧歌到处传唱,而这时绰尔济喇嘛风尘仆仆到了丰州。
老喇嘛在美岱召很少外出,大多数时间都在思考问题——这些年发生了太多的事,先是察哈尔人打来了,接着丰州兴起了,随后又是金国的威胁加剧,作为深孚众望的黄教大喇嘛和阿勒坦汗的直系子孙,他不得不为喇嘛黄教和土默特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殚精竭虑。
蒙古右翼各部被察哈尔击败后,草原上的贵人们死的死、逃的逃,部众成了一片散沙,他与众多德高望重的黄教喇嘛痛定思痛,一致认为继续依赖没用的蒙古贵人已经不现实了,必须寻找新的力量重新整合右翼各部,这个新的力量就是李榆,他同时还是土默特博硕可图汗的塔布囊(女婿),拐弯抹角也与贵人沾了边,喇嘛们承认了绰尔济喇嘛授予李榆的洪巴图鲁尊号,为了加大黄教对李榆的束缚,又将喇嘛教的转世一说也应用到李榆头上,李榆突然间变成阿勒坦汗转世,拥有了统治丰州的合法性。而李榆也没有让喇嘛们失望,两三年的时间就把察哈尔甩在后面,察哈尔汗支持的喇嘛红教势力也随之减弱,黄教重振的一天似乎即将到来。
然而新的威胁又来了,山林中的诸申再度崛起,并且开始逐步征服蒙古各部,其野心勃勃让喇嘛们恐惧——诸申的前辈女真人建立金朝后,曾经对漠南的草原各部实行残酷的减丁之策,而蒙古兴起时也几乎杀尽入关的女真人,诸申还投靠明国充当过杀戮蒙古人的狗腿子,草原上的蒙古人与山林中的诸申有着解不开的世仇,只有一个倒下,另一个才能站起来。他们也不相信金国人真的信奉喇嘛教,那不过是他们打击察哈尔汗的手段,野蛮的诸申骨子里还是信奉萨满,他们把红教不守清规教律的恶习也传播到黄教喇嘛之中,以致喇嘛可以****生子而不受处罚,如此践踏佛法的人,自然也是喇嘛教的敌人。
这个敌人太强大,既使是洪巴图鲁李榆也难以对抗——诸申虽然人口远少于蒙古,但通过招揽和掳掠蒙古人、汉人以及北方的野人,成为一个二百万人口的大国,而且金国汗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充分调配金国的力量,相比之下蒙古人不但人丁稀少,而且部落林立一盘散沙,根本没有希望抵御金国的威胁,喇嘛们为此忧心忡忡。李榆从关内移民这件事,使绰尔济喇嘛大受启发,几经思考后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于是想出“同族异俗”的主张,也就是大肆招揽人口以扩充实力,不再局限于地域、族群之分,所有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可视为同族——丰州人,只不过语言、习俗不同而已,绰尔济喇嘛现在也把“土默特”换成了“丰州”的叫法,认为这样有利于人口融合。
绰尔济喇嘛对自己的创新很得意,把草原上有德行的大喇嘛们召集起来,正式推出他的主张,认为只有对那些异乡人加以善待,大草原自会潜移默化使他们归附,人口增加了我们的实力就会增强,而且关内人以信佛者居多,他们迁移到丰州也正好给了喇嘛黄教扩充信众的机会,我们手里有人口,再加一个强有力的大统领府,丰州就有能力与金国斗一斗,而随着丰州的强大,黄教的影响力也会扩大,红教势力必定会从此一蹶不起。喇嘛们对此半信半疑,不过在外力的重压之下,他们还是愿意作出尝试。
正巧天降大雪造成雪灾,他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个促进族群融和的机会,于是在美岱召开了一个有土默特人、察哈尔人和板升汉人参加的大型****,宣扬“同族异俗”的主张。有众多喇嘛为他捧场,这一主张自然得到了信众们的认同,大家响应他的号召捐粮捐物,保证善待到丰州的异乡人。随后,老喇嘛在众人的支持下,带着筹集到的几十车粮食、财物赶往丰州,把李榆给他的信也错过了。
绰尔济喇嘛进入丰州就连续举行****,他驳斥了关内人带来雪灾的荒谬说法,指出这种说法一定出自愚蠢的萨满之口,照此说法草原每十年八年出次雪灾又该如何解释,相反他认为雪灾是神佛的旨意,目的是考验人们是否真心信佛并且愿意多行善事,他还向百姓推广“同族异俗”主张——佛法有云“众生平等”,并不因语言、习俗不同而有别,关内汉人与老丰州人一样信佛,理所当然可以成为同族兄弟,既是兄弟那就应该慷慨解囊倾力互助,这也是神佛给大家积功德的机会。
绰尔济喇嘛的“同族异俗”与李榆的“我们都是丰州人”主张完全一致,一老一少两位丰州最有威望领袖走到百姓中间,号召百姓亲如一家、共度难关,这让丰州人的血液沸腾,原先隐藏在心中的隔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都是丰州人”的心底呼喊,老丰州人走出自己的帐篷、板升,把饥寒中的关内人接进家里。
“兄弟,带上你的老婆、孩子住进我的帐篷吧,我有好几十只羊,还有火炉,够我们两家人熬过冬天了。”蒙古人热情地用半生不熟的汉话招呼新兄弟。
“老乡,我祖辈也是从山西来的,到我的板升里住吧,我地窖里还有些山药蛋、玉米,不会饿着你一家人的。”板升汉人也欢迎同乡。
“兄弟,多谢救命之恩,我们不白吃你们的口粮,参加练兵也能挣口粮,我还会种地,开春后地里的活我帮你们干。”关内来的陕西人、山西人留着热泪回答。
“不用谢,我们都是丰州人!”所有的老丰州人都会这样说。
广阔的草原孕育出心胸开阔的人民,他们目不识丁、穷困凶悍,有权有势的明国贵人们骂他们是北虏、汉夷,其实他们内心深处也有份善良,这份善良也只有在自由平等的丰州才会表露,而绝不会出现在明国或金国。
李榆和绰尔济喇嘛在黑河边相会了,数万人冒着严寒走出家门迎接他们领袖,其中有板升汉人、关内汉人、土默特人、察哈尔人、喀喇沁人,而现在他们都是丰州人。看着欢呼的人群,李榆忍不住双眼湿润,他为有这样的人民而骄傲,而这样的人民也值得他保卫。乌兰、巫浪哈也带着小李晋来了,绰尔济喇嘛兴奋地从乌兰手中接过小李晋,把他亲了又亲,然后高高举起,孩子的小脸冻得通红,却还在咯咯笑着,百姓们沸腾了,欢呼声更加响亮——我们有大统领,还有小卓里克图,丰州的未来大有希望。
;
,而且有人私下传言,大统领是个好人,就是心太软了,他不该把明国流民带到蒙古人的草原上来,这才触怒了草原的神灵,降下大雪警告那些汉人。
老百姓不支持,丰州的赈灾就难以推进,卫所官吏苦口婆心劝说百姓,但收效并不大——板升人还能勉强接纳无家可归的移民,而蒙古人就是不同意,而且关内人也不想住进他们的帐篷。事情紧急,数万灾民流离失所,随时可能死于饥寒,李榆亲自出面了,他与乌兰、巫浪哈两位哈屯冒着风雪下到村落、牧场,向百姓大声疾呼“我们都是丰州人”,号召百姓向同胞兄弟伸出援助之手,宣教司也随之大作舆论,把“我们都是丰州人”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王昉还执笔把李榆拆自家木屋的木料用于给灾民搭建避寒房屋的事写成唱词,用秦腔、山西梆子和蒙古牧歌到处传唱,而这时绰尔济喇嘛风尘仆仆到了丰州。
老喇嘛在美岱召很少外出,大多数时间都在思考问题——这些年发生了太多的事,先是察哈尔人打来了,接着丰州兴起了,随后又是金国的威胁加剧,作为深孚众望的黄教大喇嘛和阿勒坦汗的直系子孙,他不得不为喇嘛黄教和土默特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殚精竭虑。
蒙古右翼各部被察哈尔击败后,草原上的贵人们死的死、逃的逃,部众成了一片散沙,他与众多德高望重的黄教喇嘛痛定思痛,一致认为继续依赖没用的蒙古贵人已经不现实了,必须寻找新的力量重新整合右翼各部,这个新的力量就是李榆,他同时还是土默特博硕可图汗的塔布囊(女婿),拐弯抹角也与贵人沾了边,喇嘛们承认了绰尔济喇嘛授予李榆的洪巴图鲁尊号,为了加大黄教对李榆的束缚,又将喇嘛教的转世一说也应用到李榆头上,李榆突然间变成阿勒坦汗转世,拥有了统治丰州的合法性。而李榆也没有让喇嘛们失望,两三年的时间就把察哈尔甩在后面,察哈尔汗支持的喇嘛红教势力也随之减弱,黄教重振的一天似乎即将到来。
然而新的威胁又来了,山林中的诸申再度崛起,并且开始逐步征服蒙古各部,其野心勃勃让喇嘛们恐惧——诸申的前辈女真人建立金朝后,曾经对漠南的草原各部实行残酷的减丁之策,而蒙古兴起时也几乎杀尽入关的女真人,诸申还投靠明国充当过杀戮蒙古人的狗腿子,草原上的蒙古人与山林中的诸申有着解不开的世仇,只有一个倒下,另一个才能站起来。他们也不相信金国人真的信奉喇嘛教,那不过是他们打击察哈尔汗的手段,野蛮的诸申骨子里还是信奉萨满,他们把红教不守清规教律的恶习也传播到黄教喇嘛之中,以致喇嘛可以****生子而不受处罚,如此践踏佛法的人,自然也是喇嘛教的敌人。
这个敌人太强大,既使是洪巴图鲁李榆也难以对抗——诸申虽然人口远少于蒙古,但通过招揽和掳掠蒙古人、汉人以及北方的野人,成为一个二百万人口的大国,而且金国汗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充分调配金国的力量,相比之下蒙古人不但人丁稀少,而且部落林立一盘散沙,根本没有希望抵御金国的威胁,喇嘛们为此忧心忡忡。李榆从关内移民这件事,使绰尔济喇嘛大受启发,几经思考后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于是想出“同族异俗”的主张,也就是大肆招揽人口以扩充实力,不再局限于地域、族群之分,所有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可视为同族——丰州人,只不过语言、习俗不同而已,绰尔济喇嘛现在也把“土默特”换成了“丰州”的叫法,认为这样有利于人口融合。
绰尔济喇嘛对自己的创新很得意,把草原上有德行的大喇嘛们召集起来,正式推出他的主张,认为只有对那些异乡人加以善待,大草原自会潜移默化使他们归附,人口增加了我们的实力就会增强,而且关内人以信佛者居多,他们迁移到丰州也正好给了喇嘛黄教扩充信众的机会,我们手里有人口,再加一个强有力的大统领府,丰州就有能力与金国斗一斗,而随着丰州的强大,黄教的影响力也会扩大,红教势力必定会从此一蹶不起。喇嘛们对此半信半疑,不过在外力的重压之下,他们还是愿意作出尝试。
正巧天降大雪造成雪灾,他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个促进族群融和的机会,于是在美岱召开了一个有土默特人、察哈尔人和板升汉人参加的大型****,宣扬“同族异俗”的主张。有众多喇嘛为他捧场,这一主张自然得到了信众们的认同,大家响应他的号召捐粮捐物,保证善待到丰州的异乡人。随后,老喇嘛在众人的支持下,带着筹集到的几十车粮食、财物赶往丰州,把李榆给他的信也错过了。
绰尔济喇嘛进入丰州就连续举行****,他驳斥了关内人带来雪灾的荒谬说法,指出这种说法一定出自愚蠢的萨满之口,照此说法草原每十年八年出次雪灾又该如何解释,相反他认为雪灾是神佛的旨意,目的是考验人们是否真心信佛并且愿意多行善事,他还向百姓推广“同族异俗”主张——佛法有云“众生平等”,并不因语言、习俗不同而有别,关内汉人与老丰州人一样信佛,理所当然可以成为同族兄弟,既是兄弟那就应该慷慨解囊倾力互助,这也是神佛给大家积功德的机会。
绰尔济喇嘛的“同族异俗”与李榆的“我们都是丰州人”主张完全一致,一老一少两位丰州最有威望领袖走到百姓中间,号召百姓亲如一家、共度难关,这让丰州人的血液沸腾,原先隐藏在心中的隔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都是丰州人”的心底呼喊,老丰州人走出自己的帐篷、板升,把饥寒中的关内人接进家里。
“兄弟,带上你的老婆、孩子住进我的帐篷吧,我有好几十只羊,还有火炉,够我们两家人熬过冬天了。”蒙古人热情地用半生不熟的汉话招呼新兄弟。
“老乡,我祖辈也是从山西来的,到我的板升里住吧,我地窖里还有些山药蛋、玉米,不会饿着你一家人的。”板升汉人也欢迎同乡。
“兄弟,多谢救命之恩,我们不白吃你们的口粮,参加练兵也能挣口粮,我还会种地,开春后地里的活我帮你们干。”关内来的陕西人、山西人留着热泪回答。
“不用谢,我们都是丰州人!”所有的老丰州人都会这样说。
广阔的草原孕育出心胸开阔的人民,他们目不识丁、穷困凶悍,有权有势的明国贵人们骂他们是北虏、汉夷,其实他们内心深处也有份善良,这份善良也只有在自由平等的丰州才会表露,而绝不会出现在明国或金国。
李榆和绰尔济喇嘛在黑河边相会了,数万人冒着严寒走出家门迎接他们领袖,其中有板升汉人、关内汉人、土默特人、察哈尔人、喀喇沁人,而现在他们都是丰州人。看着欢呼的人群,李榆忍不住双眼湿润,他为有这样的人民而骄傲,而这样的人民也值得他保卫。乌兰、巫浪哈也带着小李晋来了,绰尔济喇嘛兴奋地从乌兰手中接过小李晋,把他亲了又亲,然后高高举起,孩子的小脸冻得通红,却还在咯咯笑着,百姓们沸腾了,欢呼声更加响亮——我们有大统领,还有小卓里克图,丰州的未来大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