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笑读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而且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做为皇孙的朱允炆是一个比他老爹更加仁柔的人。
一个仁柔的人来管理整个国家,很难有好的表现。
我一直认为,做为一个君主,仁柔只能是表象,内心必须刚硬,甚至冷血无情。
有杀伐天下的勇气,不死不休的霸气。
但是杀气又不能时刻表现在外表,需要适当的收敛。
可以用一个现在的经典名词概括。
笑面虎。
君主们一般的表现都是和和气气,双方之间什么都可以商量着来,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真正要牵涉到利益,君主们必须做到刚毅果断,甚至不惜展现出冷酷的一面。
有这种表现的人,才有做为君主的资本。
这一点,唐太宗李世民做的做好。
但是事实是,史书中记载的朱允炆不存在这种才能。
他和李世民比起来差的太远了,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他是一个仁柔的人。
一个纯粹仁柔的人。
一个比他老爹还要仁柔,却没有他老爹那种威望的人。
这种人,从本质上来讲,就根本不适合当太子。
他只适合当一个乖宝宝。
一个生长在朱元璋羽翼之下,永远被人呵护被人关爱的乖宝宝。
这种人,绝不适合当君主。
尤其是当一个国家政治尚未绝对稳定的政治霸主。
更不适合。
所以我说,朱元璋走的这步棋,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事情尚未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朱允炆最后的结局。
我个人觉得,其实诸位皇子意外去世的时候,当时还牢牢掌控国家政权的朱元璋就应该下达一个命令。
要么消除诸位皇子的兵权(削藩)!
要么废立朱允炆的太子之位,选其他人继承。
但是事实却是,朱元璋都没有这么做。
反而做了更加糊涂的事。
在蓝玉案爆发,所有功臣宿将基本被铲除至尽以后,已经无将可用的朱元璋任命他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燕王朱棣为征讨大将军。
率部北伐。
征讨当时在北方再次组建起来的北元兵马。
乃儿不花。
这也就是明初著名的第七次北伐。
这场战役朱棣可以说是真正的主角,开始了他马上的征程。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初三,因为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多次骚扰明边境,已经早已经打烦打厌的朱元璋下达命令。
任命晋王朱棡(这时候他还没死)、燕王朱棣为征讨大将军,分兵两路北征元朝残部。
朱棡由西路出发,出山西直通蒙古。
朱棣由东路出发,出北京,经长城古北口,进入蒙古。
这是朱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率兵打仗。
对于朱棣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骨子里躁动不安的基因促使他想要建立一番不俗的做为,以前在所有功臣将士都健在的时候没有机会,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前辈们在沙场中一展威武雄姿,而自己只能在背后静静的看着,而没有任何展现的机会。
在他的思想概念里,他以为这一生就会这样过去。
他绝不可能在军事上有任何做为。
有他老爹在,他这么多优秀的将领在,自己永远也没有一展雄姿的机会。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无数次梦境中挥军征战的场面竟然会有一天梦想成真。
这一年,是洪武二十三年。
这一天,他的三十岁生日。
这是他老爹送给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此时,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军统帅。
在意气风发中,他并没有得意忘形。
他知道这是表现自己的最好时刻。
做为群臣看。
更是做给老爹看。
如果这一次玩砸了,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进入蒙古以后,朱棣并没有直接四处寻找敌人开展。
他采用了类似蓝玉的做法。
先刺探敌情。
他派出一部分侦察兵寻找敌人的踪迹。
当他发现乃儿不花在迤都(今蒙古苏赫巴托尔省之达里甘戛附近)屯扎的时候,他决定采取突袭的战术对敌人展开强攻。
这时候下起了大雪。
朱棣虽然和蓝玉尿不到一壶,但是对蓝玉的军事技能却似乎进行了系统性学习。
他深切领会到了蓝玉的突击战做法。
他趁着大雪,向乃儿不花发动了远程突袭。
但是不同的是,朱棣并没有学习蓝玉那种近乎屠杀的极端做法。
他将乃儿不花思思的围困在营地以后,出乎意料的并没有开始强攻。
而是选择了一种相对温和的做法。
和谈。
朱棣把一个人喊了出来。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观童。
此人曾经和乃儿不花认识,而且是还是他的部下。
朱棣希望以这种不流血不牺牲,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做法才解决这场争端。
而乃儿不花也似乎知道自己的处境。
自己已经被朱棣牢牢的困死了在军营中,犹如被逮进牢笼里面的耗子,动弹不得。
如果不投降的话,那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他不想死。
他还有年轻貌美的老婆要伺候。
他还有儿子和女儿一大顿的家人需要照顾,他还没有做好这么早就去见大汗的准备。
但是他觉得朱棣这第一次让自己投降,自己就投降多少没面子。
于是他就选择拖延。
争取面子上的主动。
朱棣也似乎看到了乃儿不花的处境。
他也没有着急。
鉴于蓝玉和纳哈出的历史教训,聪明而识时务的朱棣并没有选择以吃饭的方式来拉拢双方的关系。
他只是在和乃儿不花打太极。
而在几轮太极过后,觉得面子上已经足够,对方的谈判诚意足够心意的情况下,乃儿不花决定率部投降。
与此同时,乃儿不花麾下的数万人马和数十万头牲畜一同被朱棣俘获。
而做为西路军总指挥的朱棡压根就没有碰到北元的人马,一向喜欢玩乐,在征战途中既然没有忘记带着他的老婆妃子和玩具的朱棡到蒙古游玩了一圈以后,率部回到他的封地。
而在回归以后,这位完全的纨绔子弟,就在玩乐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随着东西两路军的相继回归。
朱元璋时期,第七次北伐,以胜利告终。
这场战役,朱棣向众人展示了他的智谋和极高的军事才能。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所有人宣告了一个道理。
我朱棣,不弱于任何人。
在这场战役中,他是真正的胜利者。
; 而且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做为皇孙的朱允炆是一个比他老爹更加仁柔的人。
一个仁柔的人来管理整个国家,很难有好的表现。
我一直认为,做为一个君主,仁柔只能是表象,内心必须刚硬,甚至冷血无情。
有杀伐天下的勇气,不死不休的霸气。
但是杀气又不能时刻表现在外表,需要适当的收敛。
可以用一个现在的经典名词概括。
笑面虎。
君主们一般的表现都是和和气气,双方之间什么都可以商量着来,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真正要牵涉到利益,君主们必须做到刚毅果断,甚至不惜展现出冷酷的一面。
有这种表现的人,才有做为君主的资本。
这一点,唐太宗李世民做的做好。
但是事实是,史书中记载的朱允炆不存在这种才能。
他和李世民比起来差的太远了,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他是一个仁柔的人。
一个纯粹仁柔的人。
一个比他老爹还要仁柔,却没有他老爹那种威望的人。
这种人,从本质上来讲,就根本不适合当太子。
他只适合当一个乖宝宝。
一个生长在朱元璋羽翼之下,永远被人呵护被人关爱的乖宝宝。
这种人,绝不适合当君主。
尤其是当一个国家政治尚未绝对稳定的政治霸主。
更不适合。
所以我说,朱元璋走的这步棋,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事情尚未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朱允炆最后的结局。
我个人觉得,其实诸位皇子意外去世的时候,当时还牢牢掌控国家政权的朱元璋就应该下达一个命令。
要么消除诸位皇子的兵权(削藩)!
要么废立朱允炆的太子之位,选其他人继承。
但是事实却是,朱元璋都没有这么做。
反而做了更加糊涂的事。
在蓝玉案爆发,所有功臣宿将基本被铲除至尽以后,已经无将可用的朱元璋任命他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燕王朱棣为征讨大将军。
率部北伐。
征讨当时在北方再次组建起来的北元兵马。
乃儿不花。
这也就是明初著名的第七次北伐。
这场战役朱棣可以说是真正的主角,开始了他马上的征程。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初三,因为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多次骚扰明边境,已经早已经打烦打厌的朱元璋下达命令。
任命晋王朱棡(这时候他还没死)、燕王朱棣为征讨大将军,分兵两路北征元朝残部。
朱棡由西路出发,出山西直通蒙古。
朱棣由东路出发,出北京,经长城古北口,进入蒙古。
这是朱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率兵打仗。
对于朱棣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骨子里躁动不安的基因促使他想要建立一番不俗的做为,以前在所有功臣将士都健在的时候没有机会,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前辈们在沙场中一展威武雄姿,而自己只能在背后静静的看着,而没有任何展现的机会。
在他的思想概念里,他以为这一生就会这样过去。
他绝不可能在军事上有任何做为。
有他老爹在,他这么多优秀的将领在,自己永远也没有一展雄姿的机会。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无数次梦境中挥军征战的场面竟然会有一天梦想成真。
这一年,是洪武二十三年。
这一天,他的三十岁生日。
这是他老爹送给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此时,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军统帅。
在意气风发中,他并没有得意忘形。
他知道这是表现自己的最好时刻。
做为群臣看。
更是做给老爹看。
如果这一次玩砸了,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进入蒙古以后,朱棣并没有直接四处寻找敌人开展。
他采用了类似蓝玉的做法。
先刺探敌情。
他派出一部分侦察兵寻找敌人的踪迹。
当他发现乃儿不花在迤都(今蒙古苏赫巴托尔省之达里甘戛附近)屯扎的时候,他决定采取突袭的战术对敌人展开强攻。
这时候下起了大雪。
朱棣虽然和蓝玉尿不到一壶,但是对蓝玉的军事技能却似乎进行了系统性学习。
他深切领会到了蓝玉的突击战做法。
他趁着大雪,向乃儿不花发动了远程突袭。
但是不同的是,朱棣并没有学习蓝玉那种近乎屠杀的极端做法。
他将乃儿不花思思的围困在营地以后,出乎意料的并没有开始强攻。
而是选择了一种相对温和的做法。
和谈。
朱棣把一个人喊了出来。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观童。
此人曾经和乃儿不花认识,而且是还是他的部下。
朱棣希望以这种不流血不牺牲,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做法才解决这场争端。
而乃儿不花也似乎知道自己的处境。
自己已经被朱棣牢牢的困死了在军营中,犹如被逮进牢笼里面的耗子,动弹不得。
如果不投降的话,那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他不想死。
他还有年轻貌美的老婆要伺候。
他还有儿子和女儿一大顿的家人需要照顾,他还没有做好这么早就去见大汗的准备。
但是他觉得朱棣这第一次让自己投降,自己就投降多少没面子。
于是他就选择拖延。
争取面子上的主动。
朱棣也似乎看到了乃儿不花的处境。
他也没有着急。
鉴于蓝玉和纳哈出的历史教训,聪明而识时务的朱棣并没有选择以吃饭的方式来拉拢双方的关系。
他只是在和乃儿不花打太极。
而在几轮太极过后,觉得面子上已经足够,对方的谈判诚意足够心意的情况下,乃儿不花决定率部投降。
与此同时,乃儿不花麾下的数万人马和数十万头牲畜一同被朱棣俘获。
而做为西路军总指挥的朱棡压根就没有碰到北元的人马,一向喜欢玩乐,在征战途中既然没有忘记带着他的老婆妃子和玩具的朱棡到蒙古游玩了一圈以后,率部回到他的封地。
而在回归以后,这位完全的纨绔子弟,就在玩乐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随着东西两路军的相继回归。
朱元璋时期,第七次北伐,以胜利告终。
这场战役,朱棣向众人展示了他的智谋和极高的军事才能。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所有人宣告了一个道理。
我朱棣,不弱于任何人。
在这场战役中,他是真正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