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小族长的奋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另一边,出得皇宫,周勃师徒便直接回了府邸。王氏和薇儿等,正于府中焦急等候,周勃只是简略和她们交待了一下,令她们宽心,便又将张恪单独叫入了书房。虽然张恪的官职已定,但想来还是有许多事情,需要周勃再细细的指导一番的。
经过老师的一番解说,张恪才知道,所谓的"尚书郎",其实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主要负责草拟皇帝的各种诏令文书,并充当皇帝与各部官员的联络员,若皇帝有所疑问,也有义务适当的向其建言献策。品秩虽然不高,却妥妥的是个机要之职。这个职位人数是不定的,有时三五个,有时其至十几二十个,全凭皇帝的意志决定。虽然也是个正式官职,但却与其他朝廷命官不同。因为它是由皇帝独自任命,并且私下使唤的,不必接受其他官员的领导或监督,只服从皇帝的命令,诚如皇帝所言,是给他跑腿的。但同样是给人跑腿,那也要看是给谁跑的不是?一般而言,尚书郎三年一任,只要能顺利任满一届,自然是前程似锦的。毕竟做过皇帝的近臣,光凭这个就能唬倒一票人的。
周勃倒是不曾做过这个官,但周家世代为官,自然明白许多不为人知的道道。而他自然也对张恪提出了一些忠告。比如:多听,多学,多做,少说;而这个所谓的少说,指的就是要与其他的尚书郎少说话,少接触。除了正常的工作往来外,私底下最好是互不往来。因为他们都是皇帝的身边人,自然就会比别人知晓更多皇帝私底下的情况。可当皇帝的,哪一个会喜欢自己私下的事情,被外面的人知道和议论的?所以,为了让皇帝放心,就要尽量少说话聊天,特别是跟其他的尚书郎,尽管名义上,大家算是同僚。另外,尚书郎每隔一段时间是要入宫夜值的,皇帝有时候夜间也是要理政的,而身处皇宫内院,又是在晚上,还须多多谨慎自身行为,免招无妄之灾等等。
周勃不厌其烦,事无巨细的向张恪交待着他所知的一切。而张恪也一一牢记,不敢懈怠。有老师在,可以帮他规避许多无端的风险,越过障碍物,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无偿受用的。周勃就像第一天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般,生怕哪出错了,交待个不停。遇到这么个老师,也不知道是自己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张恪是既感动又心疼。
因为官服,腰牌等尚在制作当中,张恪还未能履职。这一日,张恪与杨博的约定如期而至,杨博亲自寻到了周府。而直到此时他也才知道,张恪和周通与当朝礼部侍郎的关系,不免有些惶恐。张恪见状,连忙劝慰道:"我辈只以文论交,与门第何干?增文兄,你我君子之交,何忍令其落入俗套?"杨博闻言,心下释怀,更觉交下良友,心中畅意。三个人坐上马车,出发往东城举行诗会的荷园而去。
举办这场夏日诗会的,乃是一位致仕的老大人,姓李名泽字润卿,一生致力于传道授业,曾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门生遍天下。而荷园与国子监仅一墙之隔,每年初夏时节,荷花将放时,都会在此办一场诗会,至今也已持续十多年了。参加诗会的除了国子监的监生外,也会邀请一些非国子监的士子。虽然说是以诗会友,不是什么比赛更不涉于利。但监生们却还是很自然地将这里当做了自己的主场... -->>
另一边,出得皇宫,周勃师徒便直接回了府邸。王氏和薇儿等,正于府中焦急等候,周勃只是简略和她们交待了一下,令她们宽心,便又将张恪单独叫入了书房。虽然张恪的官职已定,但想来还是有许多事情,需要周勃再细细的指导一番的。
经过老师的一番解说,张恪才知道,所谓的"尚书郎",其实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主要负责草拟皇帝的各种诏令文书,并充当皇帝与各部官员的联络员,若皇帝有所疑问,也有义务适当的向其建言献策。品秩虽然不高,却妥妥的是个机要之职。这个职位人数是不定的,有时三五个,有时其至十几二十个,全凭皇帝的意志决定。虽然也是个正式官职,但却与其他朝廷命官不同。因为它是由皇帝独自任命,并且私下使唤的,不必接受其他官员的领导或监督,只服从皇帝的命令,诚如皇帝所言,是给他跑腿的。但同样是给人跑腿,那也要看是给谁跑的不是?一般而言,尚书郎三年一任,只要能顺利任满一届,自然是前程似锦的。毕竟做过皇帝的近臣,光凭这个就能唬倒一票人的。
周勃倒是不曾做过这个官,但周家世代为官,自然明白许多不为人知的道道。而他自然也对张恪提出了一些忠告。比如:多听,多学,多做,少说;而这个所谓的少说,指的就是要与其他的尚书郎少说话,少接触。除了正常的工作往来外,私底下最好是互不往来。因为他们都是皇帝的身边人,自然就会比别人知晓更多皇帝私底下的情况。可当皇帝的,哪一个会喜欢自己私下的事情,被外面的人知道和议论的?所以,为了让皇帝放心,就要尽量少说话聊天,特别是跟其他的尚书郎,尽管名义上,大家算是同僚。另外,尚书郎每隔一段时间是要入宫夜值的,皇帝有时候夜间也是要理政的,而身处皇宫内院,又是在晚上,还须多多谨慎自身行为,免招无妄之灾等等。
周勃不厌其烦,事无巨细的向张恪交待着他所知的一切。而张恪也一一牢记,不敢懈怠。有老师在,可以帮他规避许多无端的风险,越过障碍物,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无偿受用的。周勃就像第一天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般,生怕哪出错了,交待个不停。遇到这么个老师,也不知道是自己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张恪是既感动又心疼。
因为官服,腰牌等尚在制作当中,张恪还未能履职。这一日,张恪与杨博的约定如期而至,杨博亲自寻到了周府。而直到此时他也才知道,张恪和周通与当朝礼部侍郎的关系,不免有些惶恐。张恪见状,连忙劝慰道:"我辈只以文论交,与门第何干?增文兄,你我君子之交,何忍令其落入俗套?"杨博闻言,心下释怀,更觉交下良友,心中畅意。三个人坐上马车,出发往东城举行诗会的荷园而去。
举办这场夏日诗会的,乃是一位致仕的老大人,姓李名泽字润卿,一生致力于传道授业,曾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门生遍天下。而荷园与国子监仅一墙之隔,每年初夏时节,荷花将放时,都会在此办一场诗会,至今也已持续十多年了。参加诗会的除了国子监的监生外,也会邀请一些非国子监的士子。虽然说是以诗会友,不是什么比赛更不涉于利。但监生们却还是很自然地将这里当做了自己的主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