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弗吉利亚崛起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要说一战之后的军事科技的研究,一定离不开其中一项的重要技术,那就是雷达。
虽然最开始英国人研发雷达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天空中德国人的飞机,但不可否认,雷达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变成了军事武器中最重要的一环。
阿瑟对于雷达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视,早在几年前就让特斯拉成立了雷达研究室,并且拨款200万澳元让特斯拉尽情研究。
雷达的研究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就提出了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多普勒式雷达。
在这之后,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又推导出可以计算电磁波特性的公式。
截止到目前为止,各国在雷达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无线电波,电动镜,真空三极管等研究,无一不是人类在雷达研究方面的里程碑,也代表着各国在军事领域科研的进度。
如果阿瑟记得没错的话,第一台使用雷达应该是在二战前诞生的,准确的来说应该是1935年。
目前距离第一台实用雷达的诞生还有16年的时间,特斯拉还拥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雷达,甚至赶在罗伯特·沃特森·瓦特发明第一台实用雷达之前,实现弯道超车。
毕竟200万澳元的研究资金绝对不少,如果省着一点用的话,甚至足够特斯拉研究到雷达诞生了。
之所以要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去研究雷达,是因为雷达对于接下来军事科技的提升十分重要,这不仅仅关乎到最基础的飞机坦克,同样也关乎到更加先进的火箭和导弹。
和雷达一样,澳大拉西亚的导弹研究也早已经立项。由前俄国专家,现在的澳大拉西亚火箭研究总负责人齐奥尔科夫斯基负责。
火箭研究不仅可以让澳大拉西亚在航天航空方面迈出一大步,同样也可以将其军事化,让澳大拉西亚成为第一个拥有导弹的国家。
导弹绝对是后世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其杀伤力,有效杀伤距离和威慑力,绝对都是所有常规武器中最高的之一。
如果再搭配上核弹头,可以覆盖全球的洲际导弹,将会是澳大拉西亚手中的最大底牌,也是制裁一些道德败坏的国家的利剑。
当然,除了这些需要很长时间研究的底牌武器之外,阿瑟对于常规武器的研究也从来没有停止,并且研究的力度也很大。
首先是一战后期才亮相的坦克,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
一战时期的坦克普遍可靠性不高,哪怕是澳大拉西亚精心研究的坦克也是这样。
英国坦克的趴窝率高达八成以上,再加上一些意外,能够投入作战的坦克数量甚至不足一成。
澳大拉西亚的坦克虽然好一点,但趴窝率仍然高达六成,可作战的坦克数量基本不足三成(第一代坦克数据)。
这样的数据显然是不可行的,虽然第二代坦克也就是T-14坦克并没有实际性的投入战斗,但模拟战场的趴窝率也高达30%以上。
T-14A重型坦克的趴窝率甚至高达40%,毕竟它有一副巨大的身躯和坚实的钢甲。
虽然趴窝率相较于第一代坦克已经有明显的降低,但3到4成的爬窝率仍然处于不合格的状态,至少要降低到两成以下,甚至一成以下,才能满足二战前后的战争需要。
因此,第三代坦克研究的主要方向,重点就是阿瑟非常关注的趴窝率,也就是故障率。
一战中第一代坦克的实际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能够给敌人创造大量的伤亡,同时自身因为战争的伤亡并不高。
德国军队基本拿第一代坦克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打败第一代坦克的就只有趴窝率。
而相较于第一代坦克有着不小的提升的第二代坦克,在战争中的威慑力也注定比第一代坦克强大。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第二代坦克在火力方面已经完全不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但可靠程度还有很大的缺陷。
接下来第三代坦克的主要研究方向,除了尽可能降低趴窝率,提高稳定性之外,还有就是加强坦克的防护,毕竟二战的武器都强大了许多,德国甚至还研发出了导弹,能够制裁坦克的武器也越来越多。
随着各种反坦克火炮的出现,坦克的防护能力也必须越来越强。
这不仅是对驾驶坦克的士兵们的保护,同样也是对一场战役胜利的保护。
坦克被曝光以后,就没有必要利用皇家农用机械厂来进行隐藏了。
阿瑟大手一挥,直接将皇家农用机械厂的坦克业务分离开来,单独成立坦克制造厂,隶属于皇家军工厂,专门负责坦克的研发和制造。
因为坦克制造厂全面继承了皇家农用机械厂的坦克业务,因此坦克制造厂的生产速度还是很快的,每年能够生产至少200辆坦克,平均每三天能够生产两辆坦克。
单独成立坦克制造厂之后,坦克的建造速度还能继续加快。毕竟之前皇家农用机械厂除了建造坦克之外,还负责农用机械,特别是拖拉机的建造。
再加上坦克必须要保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坦克的建造速度。
新的坦克制造厂预计能够在五年之内将坦克的建造速度提高到年500辆左右,十年内将坦克的建造速度提高到年1500辆左右,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澳大拉西亚军队的要求。
毕竟以澳大拉西亚目前的状况来看,海军的重要性是高于陆军的,陆军的规模也会因为人口而遭到很大的限制。
如果阿瑟没错的话,二战时期各国建造坦克的速度都很快。
以工业而出名的德国,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之下,坦克的建造速度最高也超过了月700辆。
而当时工业已经有很大进步的俄国,月生产坦克数量最高突破了2000辆,足以见得各国对于坦克的重视,以及在战争时期,各国对于军事方面的投入力度有多大。
不过对于现在的澳大拉西亚来说,相较于坦克的生产速度,坦克的质量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毕竟陆军总规模也就那么多,总不能人手一辆坦克吧。澳大拉西亚的坦克规模注定不会太大,毕竟是一个岛屿国家,海洋才是澳大拉西亚最应该重视的,也是本土的真正防线。
就算别的国家陆军再厉害,只要海军不能碾压澳大拉西亚,也仍然不会对澳大拉西亚的本土造成威胁。
澳大拉西亚通过完善的岛屿防御链,完全可以凭借着少量的海军战胜大量的敌人。
这也代表着,除了像洲际导弹这样的远程武器之外,澳大拉西亚的本土很难被威胁,哪怕是现在强盛的大英帝国。
而导弹和火箭澳大拉西亚已经在大力研究,在火箭领域方面,澳大拉西亚未必会输给其他国家。
毕竟阿瑟所笼络的超过三分之一的航空动力学人才也不是吃素的,只要阿瑟大力支持,其他国家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必须付出比澳大拉西亚更多的时间或者人力物力,但又有哪个国家能够笼络比三分之一还要多的航空学人才呢?特别是在澳大拉西亚已经拉拢走一小半的人才的前提下。
阿瑟对于澳大拉西亚坦克生产速度的期望,也基本基于新的坦克制造厂拿出的五年达到500辆,十年达到1500辆的目标。
十年后不过也只是1929年,坦克厂仍然拥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来提高坦克的生产速度,将坦克作为一种军火贸易的武器,大量出售给交战双方,为自己赚取大量的利益。
除了坦克之外,飞机的研究在阿瑟的计划里也是重中之重。
和坦克一样,... -->>
要说一战之后的军事科技的研究,一定离不开其中一项的重要技术,那就是雷达。
虽然最开始英国人研发雷达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天空中德国人的飞机,但不可否认,雷达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变成了军事武器中最重要的一环。
阿瑟对于雷达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视,早在几年前就让特斯拉成立了雷达研究室,并且拨款200万澳元让特斯拉尽情研究。
雷达的研究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就提出了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多普勒式雷达。
在这之后,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又推导出可以计算电磁波特性的公式。
截止到目前为止,各国在雷达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无线电波,电动镜,真空三极管等研究,无一不是人类在雷达研究方面的里程碑,也代表着各国在军事领域科研的进度。
如果阿瑟记得没错的话,第一台使用雷达应该是在二战前诞生的,准确的来说应该是1935年。
目前距离第一台实用雷达的诞生还有16年的时间,特斯拉还拥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雷达,甚至赶在罗伯特·沃特森·瓦特发明第一台实用雷达之前,实现弯道超车。
毕竟200万澳元的研究资金绝对不少,如果省着一点用的话,甚至足够特斯拉研究到雷达诞生了。
之所以要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去研究雷达,是因为雷达对于接下来军事科技的提升十分重要,这不仅仅关乎到最基础的飞机坦克,同样也关乎到更加先进的火箭和导弹。
和雷达一样,澳大拉西亚的导弹研究也早已经立项。由前俄国专家,现在的澳大拉西亚火箭研究总负责人齐奥尔科夫斯基负责。
火箭研究不仅可以让澳大拉西亚在航天航空方面迈出一大步,同样也可以将其军事化,让澳大拉西亚成为第一个拥有导弹的国家。
导弹绝对是后世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其杀伤力,有效杀伤距离和威慑力,绝对都是所有常规武器中最高的之一。
如果再搭配上核弹头,可以覆盖全球的洲际导弹,将会是澳大拉西亚手中的最大底牌,也是制裁一些道德败坏的国家的利剑。
当然,除了这些需要很长时间研究的底牌武器之外,阿瑟对于常规武器的研究也从来没有停止,并且研究的力度也很大。
首先是一战后期才亮相的坦克,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
一战时期的坦克普遍可靠性不高,哪怕是澳大拉西亚精心研究的坦克也是这样。
英国坦克的趴窝率高达八成以上,再加上一些意外,能够投入作战的坦克数量甚至不足一成。
澳大拉西亚的坦克虽然好一点,但趴窝率仍然高达六成,可作战的坦克数量基本不足三成(第一代坦克数据)。
这样的数据显然是不可行的,虽然第二代坦克也就是T-14坦克并没有实际性的投入战斗,但模拟战场的趴窝率也高达30%以上。
T-14A重型坦克的趴窝率甚至高达40%,毕竟它有一副巨大的身躯和坚实的钢甲。
虽然趴窝率相较于第一代坦克已经有明显的降低,但3到4成的爬窝率仍然处于不合格的状态,至少要降低到两成以下,甚至一成以下,才能满足二战前后的战争需要。
因此,第三代坦克研究的主要方向,重点就是阿瑟非常关注的趴窝率,也就是故障率。
一战中第一代坦克的实际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能够给敌人创造大量的伤亡,同时自身因为战争的伤亡并不高。
德国军队基本拿第一代坦克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打败第一代坦克的就只有趴窝率。
而相较于第一代坦克有着不小的提升的第二代坦克,在战争中的威慑力也注定比第一代坦克强大。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第二代坦克在火力方面已经完全不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但可靠程度还有很大的缺陷。
接下来第三代坦克的主要研究方向,除了尽可能降低趴窝率,提高稳定性之外,还有就是加强坦克的防护,毕竟二战的武器都强大了许多,德国甚至还研发出了导弹,能够制裁坦克的武器也越来越多。
随着各种反坦克火炮的出现,坦克的防护能力也必须越来越强。
这不仅是对驾驶坦克的士兵们的保护,同样也是对一场战役胜利的保护。
坦克被曝光以后,就没有必要利用皇家农用机械厂来进行隐藏了。
阿瑟大手一挥,直接将皇家农用机械厂的坦克业务分离开来,单独成立坦克制造厂,隶属于皇家军工厂,专门负责坦克的研发和制造。
因为坦克制造厂全面继承了皇家农用机械厂的坦克业务,因此坦克制造厂的生产速度还是很快的,每年能够生产至少200辆坦克,平均每三天能够生产两辆坦克。
单独成立坦克制造厂之后,坦克的建造速度还能继续加快。毕竟之前皇家农用机械厂除了建造坦克之外,还负责农用机械,特别是拖拉机的建造。
再加上坦克必须要保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坦克的建造速度。
新的坦克制造厂预计能够在五年之内将坦克的建造速度提高到年500辆左右,十年内将坦克的建造速度提高到年1500辆左右,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澳大拉西亚军队的要求。
毕竟以澳大拉西亚目前的状况来看,海军的重要性是高于陆军的,陆军的规模也会因为人口而遭到很大的限制。
如果阿瑟没错的话,二战时期各国建造坦克的速度都很快。
以工业而出名的德国,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之下,坦克的建造速度最高也超过了月700辆。
而当时工业已经有很大进步的俄国,月生产坦克数量最高突破了2000辆,足以见得各国对于坦克的重视,以及在战争时期,各国对于军事方面的投入力度有多大。
不过对于现在的澳大拉西亚来说,相较于坦克的生产速度,坦克的质量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毕竟陆军总规模也就那么多,总不能人手一辆坦克吧。澳大拉西亚的坦克规模注定不会太大,毕竟是一个岛屿国家,海洋才是澳大拉西亚最应该重视的,也是本土的真正防线。
就算别的国家陆军再厉害,只要海军不能碾压澳大拉西亚,也仍然不会对澳大拉西亚的本土造成威胁。
澳大拉西亚通过完善的岛屿防御链,完全可以凭借着少量的海军战胜大量的敌人。
这也代表着,除了像洲际导弹这样的远程武器之外,澳大拉西亚的本土很难被威胁,哪怕是现在强盛的大英帝国。
而导弹和火箭澳大拉西亚已经在大力研究,在火箭领域方面,澳大拉西亚未必会输给其他国家。
毕竟阿瑟所笼络的超过三分之一的航空动力学人才也不是吃素的,只要阿瑟大力支持,其他国家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必须付出比澳大拉西亚更多的时间或者人力物力,但又有哪个国家能够笼络比三分之一还要多的航空学人才呢?特别是在澳大拉西亚已经拉拢走一小半的人才的前提下。
阿瑟对于澳大拉西亚坦克生产速度的期望,也基本基于新的坦克制造厂拿出的五年达到500辆,十年达到1500辆的目标。
十年后不过也只是1929年,坦克厂仍然拥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来提高坦克的生产速度,将坦克作为一种军火贸易的武器,大量出售给交战双方,为自己赚取大量的利益。
除了坦克之外,飞机的研究在阿瑟的计划里也是重中之重。
和坦克一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