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thzw.net,三国求生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汉建安元年春,献帝逃出长安,并在洛阳改元。曹操带领三万大军直奔洛阳,击败李、郭等人救出献帝并在洛阳屯兵半年有余。至秋七月,曹操听从董昭等人的建议,以“洛阳残败,难以修复,且粮草转运艰难”等借口带着献帝迁都许昌,至此曹操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初步战略。
在这大半年里陆仁也没闲着。自曹操带兵前往起,知道这段历史的他就明白早晚要随着荀彧他们调往许昌,不得不为自己之后的出路作打算。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对朝堂之中的政治斗争他完全就是个门外汉,虽说到许昌后他也肯定会有所升赏,但那终归只是表面现像。许昌现在的情况不比得只是在曹操手下,来来去去就那几号人,必竟现在汉庭的许多人也掺杂了进来,就算他想避开这些尔虞我诈,一个不小心还是会被拉进这些官场与权力场的斗争里去,搞不好就会粉身碎骨。
因此,陆仁在反复的推敲之后,决定借着手中的农耕计划书,向曹操讨来个典农中郎将之类的职务,以屯田为名避开许昌的官场。另一方面,陆仁也希望能在屯田的同时,利用自己所知不多的后世知识对汉代现在的农耕技术进行改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希望能搞出其他的一些东西来。
鉴于调到许昌是早晚的事,陆仁相应的对农耕计划书作出一部分修改,把原先选定濮阳城外的小镇去掉,准备换成许昌城附近的某处。为此他特地请郭嘉帮他收集许昌城附近的乡镇情报。起初郭嘉觉得很奇怪,不明白陆仁为什么会对许昌那么感兴趣,但还是私底下帮陆仁调查了一下。直到秋七月下旬接到曹操的调令,郭嘉这才恍然大悟,暗中佩服陆仁的“眼光”之余,心中也隐约的明白了些陆仁的想法。
九月,也就是献帝正式迁都到许昌后的第二个月,曹操进封为大将军、武平候,并自立丞相府,荀彧被升任为侍中、尚书令。陆仁作为荀彧的直属下属,又是荀彧得力的助手,居然被封为年俸六百石的尚书仆射,这下可把陆仁吓得不清。要知道这尚书仆射就相当于二号尚书令,荀彧如果有什么事不在的话,很多事陆仁就可以直接说了算。陆仁自问根本就没有相应的能力,又担心别人会对他虎视耽耽,整日里惶恐不安。这个别人眼红的高官,陆仁却视作一个烫手的芋头,只想赶快扔出去。
好不容易盼到这天曹操在府中设宴议事,陆仁整理好自己费尽心思写好的六卷农耕计划书,拿包袱皮一包就直奔相府。
^^^^^^
宴会之上,歌舞升平,人尽欢乐。曹操正是春风得意,下面也有不少人在大拍马屁。陆仁在静静的等,等曹操下令停下歌舞,开始议事。
好不容易总算等到曹操撤去歌舞,众人收起玩乐的面孔开始事。曹操先是分析了一下有关徐州的近况,荀彧献上“二虎竞食”之计,曹操立即采纳并付诸实施。
又议论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陆仁看看时候差不多,将那六卷农耕计划书拿出来道:“主公,陆仁有书上呈!”
“义浩有书上呈?取来我看!”
曹操颇有些奇怪,陆仁从来没上过书,有什么事一般都是先找荀彧,由荀彧来决定的。
翻开书简,见书简上是陆仁对屯田的必要性以及相应诸事的说明。没有华丽的言词,只有详细明了的数据推算(废话!就陆仁那点老底,还学古人说点事动不动就引经据典?还不如直接用数据说明方便!)。曹操细看数遍之后,惊呀的问道:“义浩,这农耕计划书真是你所作?”
“什么话嘛!这六卷竹简花掉我大半年的心血,你居然还怀疑我!”
陆仁心里暗骂两句,脸上当然还是得毕恭毕敬的应道:“正是陆仁所作。”
曹操道:“这种计划书计划书,这个词到还真有意思!虽不够文妙,但简单明了。”
陆仁差点没晕过去!都什么时候了曹操还对这些用词感兴趣。
曹操又道:“按书中所言,义浩你希望辞去尚书仆射一职,带领两千人马前往许昌城南屯田义浩,你身负大材,为何偏要去亲理农事?现在朝庭可正是用人之时啊!”陆仁道:“陆仁蒙主公错爱,任此尚书仆射一职。但我材德并不足备,只怕日后会误主公大事。相比之下,去许昌城外为主公屯田蓄粮才是合适我做的事。还望主公恩准。”
曹操有些犹豫不决。在他眼里陆仁一直是一个很矛盾的角色,武的方面不行就不用说。文的方面,虽说根本就没读过什么书,偏偏在荀彧手下任主薄一职的时候发挥出来的作用令他与幕僚们为之侧目。不管是钱粮的管理还是文件的处理,都得到了他的认可。这次他特地任命陆仁为荀彧副手的尚书仆射,本来是有想让陆仁再进一步发挥的,但心底多少还是有些没底。现在陆仁提出的农耕计划书,在众多详细且有依据的数据面前证明这是一件长久有利的事,曹操在心底其实极为赞成,只是他担心陆仁离开荀彧后会对荀彧的中枢系统产生影响,必竟他手头上这方面的人材还并不多。
想到此,曹操转头向荀彧问道:“文若,义浩想领兵屯田,不知你意下如何?”
荀彧道:“主公,义浩的农耕计划书其实早在濮阳时就已经和我商讨过,此等利国利民之事彧自然无不赞成。至于主公担心彧这里无人助我,到还请主公安心。义浩向日所用之法极为方便,荀等采用以久深感其利,断不会误主公大事。彧等只需平日里上紧一些,少喝些闲茶少谈些***即可。”
曹操这才放下心来,笑道:“少喝些闲茶少谈些***?看来义浩至文若那里之后,文若的确轻松不少嘛!”反正现在是宴议,开点玩笑无伤大雅。
众人大笑。
笑罢之后,曹操道:“即如此,便准义浩所奏!只是不知义浩所选屯田之地如何?”
陆仁道:“所选之地在许昌城南百余里。此处本为一小镇,黄巾之乱时遇难荒废至今,现在约有几十户人家。”
曹操道:“义浩想带多少人马去?”
陆仁道:“希望主公能给陆仁两千精壮劳力,并一众所需的各类工匠百余名。”
曹操沉吟道:“两千人?可能少了点。这样吧,义浩我给你三千人马,各类工匠不在此中。你即辞去尚书仆射,这职位嘛就命你为此县县长,一应诸事可自相斟酌,若有所需可以直接找文若商议,不必报我。”
陆仁赶紧拱手道:“谢主公恩准!”
曹操忽然笑道:“对了义浩,这县长年俸三百至五百石,我于你特俸六百石,与尚书仆射平俸也不算亏你。明年秋收之前,你的俸禄仍由大仓发下,秋收之后再与本县取俸。你可别又不记得来领俸禄去找荀彧的麻烦啊!”陆仁刚喝进一口酒,听到这话“噗”的一下全喷将出来,心说这事都过去这么久了,你还记得啊!
众人又是一番大笑。陆仁想起自己没领过军,需要会领兵的人帮忙,便又向曹操开口道:“主公,我从未领过军,对行军一应事物并不了然。不知主公可否再安排一个久在军中,熟悉军事之人助我?”
曹操道:“这话确实在理在坐各位,哪位愿助义浩一臂之力?”
李典站起身道:“李典不才,愿助陆先生一臂之力!”
^^^^^^
数日之后,陆仁、李典带着三千人马和许多工匠前往陆仁选中的地方屯田。二人并马走在队伍前列,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这李典年纪和陆仁差不多,虽是武官但却十分文雅,是一个典型的“儒将”二人年纪相仿,聊着聊着也就不再那么客气拘束,直接以表字相称。
陆仁道:“曼成,你是武将,为什么会主动来帮我?临阵杀敌,赚取战功可比我这屯田爽快得多啊!”李典道:“不瞒义浩你说,其... -->>
汉建安元年春,献帝逃出长安,并在洛阳改元。曹操带领三万大军直奔洛阳,击败李、郭等人救出献帝并在洛阳屯兵半年有余。至秋七月,曹操听从董昭等人的建议,以“洛阳残败,难以修复,且粮草转运艰难”等借口带着献帝迁都许昌,至此曹操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初步战略。
在这大半年里陆仁也没闲着。自曹操带兵前往起,知道这段历史的他就明白早晚要随着荀彧他们调往许昌,不得不为自己之后的出路作打算。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对朝堂之中的政治斗争他完全就是个门外汉,虽说到许昌后他也肯定会有所升赏,但那终归只是表面现像。许昌现在的情况不比得只是在曹操手下,来来去去就那几号人,必竟现在汉庭的许多人也掺杂了进来,就算他想避开这些尔虞我诈,一个不小心还是会被拉进这些官场与权力场的斗争里去,搞不好就会粉身碎骨。
因此,陆仁在反复的推敲之后,决定借着手中的农耕计划书,向曹操讨来个典农中郎将之类的职务,以屯田为名避开许昌的官场。另一方面,陆仁也希望能在屯田的同时,利用自己所知不多的后世知识对汉代现在的农耕技术进行改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希望能搞出其他的一些东西来。
鉴于调到许昌是早晚的事,陆仁相应的对农耕计划书作出一部分修改,把原先选定濮阳城外的小镇去掉,准备换成许昌城附近的某处。为此他特地请郭嘉帮他收集许昌城附近的乡镇情报。起初郭嘉觉得很奇怪,不明白陆仁为什么会对许昌那么感兴趣,但还是私底下帮陆仁调查了一下。直到秋七月下旬接到曹操的调令,郭嘉这才恍然大悟,暗中佩服陆仁的“眼光”之余,心中也隐约的明白了些陆仁的想法。
九月,也就是献帝正式迁都到许昌后的第二个月,曹操进封为大将军、武平候,并自立丞相府,荀彧被升任为侍中、尚书令。陆仁作为荀彧的直属下属,又是荀彧得力的助手,居然被封为年俸六百石的尚书仆射,这下可把陆仁吓得不清。要知道这尚书仆射就相当于二号尚书令,荀彧如果有什么事不在的话,很多事陆仁就可以直接说了算。陆仁自问根本就没有相应的能力,又担心别人会对他虎视耽耽,整日里惶恐不安。这个别人眼红的高官,陆仁却视作一个烫手的芋头,只想赶快扔出去。
好不容易盼到这天曹操在府中设宴议事,陆仁整理好自己费尽心思写好的六卷农耕计划书,拿包袱皮一包就直奔相府。
^^^^^^
宴会之上,歌舞升平,人尽欢乐。曹操正是春风得意,下面也有不少人在大拍马屁。陆仁在静静的等,等曹操下令停下歌舞,开始议事。
好不容易总算等到曹操撤去歌舞,众人收起玩乐的面孔开始事。曹操先是分析了一下有关徐州的近况,荀彧献上“二虎竞食”之计,曹操立即采纳并付诸实施。
又议论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陆仁看看时候差不多,将那六卷农耕计划书拿出来道:“主公,陆仁有书上呈!”
“义浩有书上呈?取来我看!”
曹操颇有些奇怪,陆仁从来没上过书,有什么事一般都是先找荀彧,由荀彧来决定的。
翻开书简,见书简上是陆仁对屯田的必要性以及相应诸事的说明。没有华丽的言词,只有详细明了的数据推算(废话!就陆仁那点老底,还学古人说点事动不动就引经据典?还不如直接用数据说明方便!)。曹操细看数遍之后,惊呀的问道:“义浩,这农耕计划书真是你所作?”
“什么话嘛!这六卷竹简花掉我大半年的心血,你居然还怀疑我!”
陆仁心里暗骂两句,脸上当然还是得毕恭毕敬的应道:“正是陆仁所作。”
曹操道:“这种计划书计划书,这个词到还真有意思!虽不够文妙,但简单明了。”
陆仁差点没晕过去!都什么时候了曹操还对这些用词感兴趣。
曹操又道:“按书中所言,义浩你希望辞去尚书仆射一职,带领两千人马前往许昌城南屯田义浩,你身负大材,为何偏要去亲理农事?现在朝庭可正是用人之时啊!”陆仁道:“陆仁蒙主公错爱,任此尚书仆射一职。但我材德并不足备,只怕日后会误主公大事。相比之下,去许昌城外为主公屯田蓄粮才是合适我做的事。还望主公恩准。”
曹操有些犹豫不决。在他眼里陆仁一直是一个很矛盾的角色,武的方面不行就不用说。文的方面,虽说根本就没读过什么书,偏偏在荀彧手下任主薄一职的时候发挥出来的作用令他与幕僚们为之侧目。不管是钱粮的管理还是文件的处理,都得到了他的认可。这次他特地任命陆仁为荀彧副手的尚书仆射,本来是有想让陆仁再进一步发挥的,但心底多少还是有些没底。现在陆仁提出的农耕计划书,在众多详细且有依据的数据面前证明这是一件长久有利的事,曹操在心底其实极为赞成,只是他担心陆仁离开荀彧后会对荀彧的中枢系统产生影响,必竟他手头上这方面的人材还并不多。
想到此,曹操转头向荀彧问道:“文若,义浩想领兵屯田,不知你意下如何?”
荀彧道:“主公,义浩的农耕计划书其实早在濮阳时就已经和我商讨过,此等利国利民之事彧自然无不赞成。至于主公担心彧这里无人助我,到还请主公安心。义浩向日所用之法极为方便,荀等采用以久深感其利,断不会误主公大事。彧等只需平日里上紧一些,少喝些闲茶少谈些***即可。”
曹操这才放下心来,笑道:“少喝些闲茶少谈些***?看来义浩至文若那里之后,文若的确轻松不少嘛!”反正现在是宴议,开点玩笑无伤大雅。
众人大笑。
笑罢之后,曹操道:“即如此,便准义浩所奏!只是不知义浩所选屯田之地如何?”
陆仁道:“所选之地在许昌城南百余里。此处本为一小镇,黄巾之乱时遇难荒废至今,现在约有几十户人家。”
曹操道:“义浩想带多少人马去?”
陆仁道:“希望主公能给陆仁两千精壮劳力,并一众所需的各类工匠百余名。”
曹操沉吟道:“两千人?可能少了点。这样吧,义浩我给你三千人马,各类工匠不在此中。你即辞去尚书仆射,这职位嘛就命你为此县县长,一应诸事可自相斟酌,若有所需可以直接找文若商议,不必报我。”
陆仁赶紧拱手道:“谢主公恩准!”
曹操忽然笑道:“对了义浩,这县长年俸三百至五百石,我于你特俸六百石,与尚书仆射平俸也不算亏你。明年秋收之前,你的俸禄仍由大仓发下,秋收之后再与本县取俸。你可别又不记得来领俸禄去找荀彧的麻烦啊!”陆仁刚喝进一口酒,听到这话“噗”的一下全喷将出来,心说这事都过去这么久了,你还记得啊!
众人又是一番大笑。陆仁想起自己没领过军,需要会领兵的人帮忙,便又向曹操开口道:“主公,我从未领过军,对行军一应事物并不了然。不知主公可否再安排一个久在军中,熟悉军事之人助我?”
曹操道:“这话确实在理在坐各位,哪位愿助义浩一臂之力?”
李典站起身道:“李典不才,愿助陆先生一臂之力!”
^^^^^^
数日之后,陆仁、李典带着三千人马和许多工匠前往陆仁选中的地方屯田。二人并马走在队伍前列,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这李典年纪和陆仁差不多,虽是武官但却十分文雅,是一个典型的“儒将”二人年纪相仿,聊着聊着也就不再那么客气拘束,直接以表字相称。
陆仁道:“曼成,你是武将,为什么会主动来帮我?临阵杀敌,赚取战功可比我这屯田爽快得多啊!”李典道:“不瞒义浩你说,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