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朱棣穿越汉少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
在张角临出发前,仿佛就已经意识到朱棣回来找自己一般。
所以他安排人早早准备好了酒菜。
而他此刻所居住的院子,也是朱棣花钱给他在洛阳城买下的。
这个院子很大,很阔气。
据说以前的主人是一个贪官,后来被砍了脑袋。
张角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提醒自己,但看着自己两个兄弟住得开心,他作为一家之长自然也就随意了。
夜深人静时,朱棣来了。
“见过殿下......”
张角当即起身向再度恢复了弘农王刘辩身份的朱棣躬身行礼道。
“四下无人,你我就不用这么多俗礼了。”
朱棣说着从怀中取了一壶酒出来。
“这是我顺道从宫里面刚偷出来了,拿来与你共饮。”
张角没有拒绝,两人正准备入席的时候,朱棣犹豫了。
此处不是一个好地方。
朱棣看着屋子里面那中规中矩的座椅摇摇头。
“你我皆不应该是被这俗礼束缚之人,换个地方吧!”
两人亲自动手将桌子,蒲团搬到了院子当中。
因为刚住进来的时候,张角就没打算长呆下去,所以院子里面除了他们三兄弟居住便没有别人了。
但他知道在他离开之后,朱棣肯定会派人时不时过来“打扫”一下的。
也算是自己向朱棣表明自己内心的一种做法吧了。
“一晃五六年过去了......”
朱棣看着皓月当空,却寒风阵阵的夜晚。
“距离黄巾之乱,也过去许久啦。”
张角点点头:“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不成熟啊!”
不过偶尔回想起来,还是不禁感慨万千。
领袖为创立“太平道”的张氏三兄弟。大哥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二弟张宝称“地公将军”,而三弟张梁称“人公将军”。
将领共有三十六方渠帅,张牛角,褚飞燕,以及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洪、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张曼成、波才等部,率领着各个山头的黄巾军数十万...因为黄巾军中多为流民、山贼出身,衣食无靠,生死不知,加上对大贤良师张角的个人崇拜,使得黄巾军作战异常凶猛,初时声势浩大,攻城夺邑,焚烧官府,扫荡豪强地主坞堡,取得了很大胜利,后因首领张角病死军中,黄巾逐渐势弱,各部黄巾互相各自为战,未能协调配合;人数虽多,却缺乏战斗经验,逐渐被朝廷逐个剿灭,直到张燕率最后的黄巾军——黑山军投靠曹操,黄巾军才被完全剿灭。
可以说全盛时期的张角,东汉十三州,张角一人占了八州!
黄巾起义势如破竹,一个月内横扫七州二十八郡,举国震动!
可结果他还是败了。
败得彻彻底底。
“所以您是吸取了我的教训,方才徐徐图之吗?”
张角询问道。
他很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群众基础?
不,是时代不允许,是那些所谓的世家不允许啊!
在科举制度诞生前,汉朝察举制诞生后,中国官僚选拔制度,都是朝廷高官向皇帝推荐某位品德高尚,能力卓越的人才,入朝为官,或者在某地任。
所以官员的升迁任免,往往都是由朝中的高级官员推荐,最终由皇帝决定。
如果高级官员推荐的,都是品德高尚、能力卓越的人才,这种制度倒不失为好的制度。
这便是察举制。
然而,人性是自私的,一切都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刚开始实行察举制的时候,大部分高级官僚,倒还会推荐出一些品行和能力非常出众的人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高级官僚,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向皇帝推荐自己家族的族人,或者推荐和自己关系很好的世家子弟进朝为官、执政地方,最终形成了实力极为强盛的世家大族。
凭着朝中长辈的关系,世家子弟在行冠礼后,不用做任何的努力,都能轻易当上官僚。
经过几十、上百、甚至数百年的积累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充斥着世家子。
他们有些领导教育领域,各种经史都是由他们修编,坐下更是弟子无数。
有些占地数万亩良田,控制着不尽其数的失地农民,或者眷养奴仆无数。
有些家兵几百、上千,乱世时更是高达上万、数万之多。
所以即使是在乱世中,他们也能保住自家的产业,甚至能趁机扩张产业。
如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就在东汉末年时,诞生出了袁绍和袁术这两位军阀。
两汉四百年的时间,世家大族的力量,强大得无法想象,即使皇权和外戚、宦官合作,最终仍压制不了世家大族,致使华夏大地进入大分裂时代,直到隋朝才重新统一。
在这段时间里,世家大族是天底下最强大的力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抗衡他们。
想要称王号帝,都必须要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如果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纵然有再多的手段,最终也只能身死族灭。
自隋朝开始,历代封建王朝,都以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僚的主要选拔方式。
所以从科举制度出现后,经过隋唐两朝十几位皇帝的打压,以及黄巢的数次屠杀。
强大的世家大族,这种影响中国上千年的力量,最终走向灭亡。
士族的衰落,庶族的崛起,出将入相不再需要朝中高官的举荐,而是由科举考试而出。
所以在升迁的通道大开下,底层杰出的人才,不断的向高层涌入,不断的更新着高层的血液。
......
“我那位师兄与我讲过一个名叫科举制度的东西,本王听闻之后,感慨世间终于有这样一个法子可以抑制世家了。”
... -->>
——————————————
......
在张角临出发前,仿佛就已经意识到朱棣回来找自己一般。
所以他安排人早早准备好了酒菜。
而他此刻所居住的院子,也是朱棣花钱给他在洛阳城买下的。
这个院子很大,很阔气。
据说以前的主人是一个贪官,后来被砍了脑袋。
张角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提醒自己,但看着自己两个兄弟住得开心,他作为一家之长自然也就随意了。
夜深人静时,朱棣来了。
“见过殿下......”
张角当即起身向再度恢复了弘农王刘辩身份的朱棣躬身行礼道。
“四下无人,你我就不用这么多俗礼了。”
朱棣说着从怀中取了一壶酒出来。
“这是我顺道从宫里面刚偷出来了,拿来与你共饮。”
张角没有拒绝,两人正准备入席的时候,朱棣犹豫了。
此处不是一个好地方。
朱棣看着屋子里面那中规中矩的座椅摇摇头。
“你我皆不应该是被这俗礼束缚之人,换个地方吧!”
两人亲自动手将桌子,蒲团搬到了院子当中。
因为刚住进来的时候,张角就没打算长呆下去,所以院子里面除了他们三兄弟居住便没有别人了。
但他知道在他离开之后,朱棣肯定会派人时不时过来“打扫”一下的。
也算是自己向朱棣表明自己内心的一种做法吧了。
“一晃五六年过去了......”
朱棣看着皓月当空,却寒风阵阵的夜晚。
“距离黄巾之乱,也过去许久啦。”
张角点点头:“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不成熟啊!”
不过偶尔回想起来,还是不禁感慨万千。
领袖为创立“太平道”的张氏三兄弟。大哥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二弟张宝称“地公将军”,而三弟张梁称“人公将军”。
将领共有三十六方渠帅,张牛角,褚飞燕,以及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洪、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张曼成、波才等部,率领着各个山头的黄巾军数十万...因为黄巾军中多为流民、山贼出身,衣食无靠,生死不知,加上对大贤良师张角的个人崇拜,使得黄巾军作战异常凶猛,初时声势浩大,攻城夺邑,焚烧官府,扫荡豪强地主坞堡,取得了很大胜利,后因首领张角病死军中,黄巾逐渐势弱,各部黄巾互相各自为战,未能协调配合;人数虽多,却缺乏战斗经验,逐渐被朝廷逐个剿灭,直到张燕率最后的黄巾军——黑山军投靠曹操,黄巾军才被完全剿灭。
可以说全盛时期的张角,东汉十三州,张角一人占了八州!
黄巾起义势如破竹,一个月内横扫七州二十八郡,举国震动!
可结果他还是败了。
败得彻彻底底。
“所以您是吸取了我的教训,方才徐徐图之吗?”
张角询问道。
他很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群众基础?
不,是时代不允许,是那些所谓的世家不允许啊!
在科举制度诞生前,汉朝察举制诞生后,中国官僚选拔制度,都是朝廷高官向皇帝推荐某位品德高尚,能力卓越的人才,入朝为官,或者在某地任。
所以官员的升迁任免,往往都是由朝中的高级官员推荐,最终由皇帝决定。
如果高级官员推荐的,都是品德高尚、能力卓越的人才,这种制度倒不失为好的制度。
这便是察举制。
然而,人性是自私的,一切都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刚开始实行察举制的时候,大部分高级官僚,倒还会推荐出一些品行和能力非常出众的人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高级官僚,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向皇帝推荐自己家族的族人,或者推荐和自己关系很好的世家子弟进朝为官、执政地方,最终形成了实力极为强盛的世家大族。
凭着朝中长辈的关系,世家子弟在行冠礼后,不用做任何的努力,都能轻易当上官僚。
经过几十、上百、甚至数百年的积累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充斥着世家子。
他们有些领导教育领域,各种经史都是由他们修编,坐下更是弟子无数。
有些占地数万亩良田,控制着不尽其数的失地农民,或者眷养奴仆无数。
有些家兵几百、上千,乱世时更是高达上万、数万之多。
所以即使是在乱世中,他们也能保住自家的产业,甚至能趁机扩张产业。
如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就在东汉末年时,诞生出了袁绍和袁术这两位军阀。
两汉四百年的时间,世家大族的力量,强大得无法想象,即使皇权和外戚、宦官合作,最终仍压制不了世家大族,致使华夏大地进入大分裂时代,直到隋朝才重新统一。
在这段时间里,世家大族是天底下最强大的力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抗衡他们。
想要称王号帝,都必须要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如果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纵然有再多的手段,最终也只能身死族灭。
自隋朝开始,历代封建王朝,都以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僚的主要选拔方式。
所以从科举制度出现后,经过隋唐两朝十几位皇帝的打压,以及黄巢的数次屠杀。
强大的世家大族,这种影响中国上千年的力量,最终走向灭亡。
士族的衰落,庶族的崛起,出将入相不再需要朝中高官的举荐,而是由科举考试而出。
所以在升迁的通道大开下,底层杰出的人才,不断的向高层涌入,不断的更新着高层的血液。
......
“我那位师兄与我讲过一个名叫科举制度的东西,本王听闻之后,感慨世间终于有这样一个法子可以抑制世家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