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大兵郝捍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这是个曾经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国历来有十大古典悲剧和十大古典喜剧之说,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悲剧和喜剧,最后大都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收场。
感天动地的窦娥冤,结局是父亲终于为窦娥昭雪,霸也平了恶也除了,天理昭昭;名传千古的赵氏孤儿是最早传向国外的不朽剧作,结局仍然是仇报恨雪,大快人心。
悲剧如此,喜剧更是不消说,其收场的方式,我们无一例外地可以谓之为“大团圆”
从这种意义上看,所谓的十大古典悲剧并不能算作真正的悲剧。所以曾经有人感叹,中国没有悲剧,中国的悲剧缺乏悲剧意识。
西方的悲剧与我们的大团圆完全相反,充斥着大死大伤的血腥,示人的是毁灭性的强烈刺激。悲剧作家的代表人物当属莎士比亚,经典剧作是哈姆雷特。
中国式悲剧流传了几百年,西式悲剧在不断变更中也历经几百年。
五四以来,在鲁迅等人的倡导下,中国的悲剧模式逐步改变,鲁讯更是其中的身体力行者。他还有过关于悲剧的名言:所谓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恨,对美的追求。这样的定义似乎成了其后中国悲剧的创作指南。
鲁迅的定义对于打破中式悲剧结构模式,对于提升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坦率地说,这样的定义也不过是对西式悲剧模式的借鉴与模仿,很难说有多少鲜明的独创。
后来的悲剧越来越呈现出束缚在西式悲剧模式上的趋势。悲剧成了互相比狠的游戏,不死人、不多死人似乎就成不了真正意义的悲剧!
鲁迅无疑是中国伟大的悲剧作家,而成功实践西式悲剧模式,成就最突出的当属曹禺及其雷雨,其结局与莎氏的悲剧如出一辙,主要人物死光光。按照鲁迅的观点,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中国的古典悲剧不复存在。
越过文化大革命“高大全”的形象模式,八十年代后悲剧开始复苏,甚至一度出现了悲剧热潮。鲁迅的悲剧观又一次被实践验证着。
那时候看过几部电影,无一不是以西式悲剧模式收场。天音男女主角双双被杀,孤苦伶仃的小孩面对大海哭泣;金镖黄天霸的结局也是主角全被惨遭杀害
这样的结局确实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负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当我们回过头来考察以往的悲剧结构,却不禁产生了某种失落与失望。
几十年前,雷雨中,周萍自杀,四凤、周冲亡命;几百年前,哈姆雷特全部主角皆都丧命。
显然这都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体现了鲁迅所提倡的悲剧意识,也可以说是莎式。
从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到皆大落泪的全死亡,一种模式替代了另一种模式,我不以为这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也许人们在对大团圆批评的同时忘记了对莎式悲剧的挑剔。果真如此,岂不是在摆脱了一个模式的同时,又急急忙忙地投入到另一个模式的罗网?
推论一下,根据不足,用的只是三段论,大团圆的剧作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盛久不衰,肯定是其早期倍受人们欢迎,才被人们一用再用,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套路。现如今,人们在陶醉于西式悲剧审美效果的同时,也应对其悲剧模式进行积极而必要的反思。
其实,在两种悲剧模式的夹缝间,另有一种格局,那就是不以夸大了大喜大悲为手段,而以一种流动的悲剧因子贯穿始终。
如果说莎式或中式悲剧模式只是给人一个明晰的或喜或悲的静状物,而这种流动的悲剧给人的则是一个向纵深开掘的无限宇宙。
流动似的悲剧也许更适合永远没有定论的文学,它给人的不是爆炸式的大亡大伤,而是源源不断的悲剧因子,直到剧作结束,还在不停地外渗,还是隔不断你的感伤象沈从文的肖肖、边城等一大批作品。
大团圆的悲剧已不讨好,莎氏悲剧也早已不再新奇,其震憾力不复从前。
一种模式成熟的同时也意味着其没落的开始。
如果悲剧任由这两种模式主宰,挡不住的是早早晚晚的没落,不要等到山穷水尽时才去寻柳暗花明!
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这是个曾经争论不休的话题。中国历来有十大古典悲剧和十大古典喜剧之说,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悲剧和喜剧,最后大都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收场。
感天动地的窦娥冤,结局是父亲终于为窦娥昭雪,霸也平了恶也除了,天理昭昭;名传千古的赵氏孤儿是最早传向国外的不朽剧作,结局仍然是仇报恨雪,大快人心。
悲剧如此,喜剧更是不消说,其收场的方式,我们无一例外地可以谓之为“大团圆”
从这种意义上看,所谓的十大古典悲剧并不能算作真正的悲剧。所以曾经有人感叹,中国没有悲剧,中国的悲剧缺乏悲剧意识。
西方的悲剧与我们的大团圆完全相反,充斥着大死大伤的血腥,示人的是毁灭性的强烈刺激。悲剧作家的代表人物当属莎士比亚,经典剧作是哈姆雷特。
中国式悲剧流传了几百年,西式悲剧在不断变更中也历经几百年。
五四以来,在鲁迅等人的倡导下,中国的悲剧模式逐步改变,鲁讯更是其中的身体力行者。他还有过关于悲剧的名言:所谓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恨,对美的追求。这样的定义似乎成了其后中国悲剧的创作指南。
鲁迅的定义对于打破中式悲剧结构模式,对于提升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坦率地说,这样的定义也不过是对西式悲剧模式的借鉴与模仿,很难说有多少鲜明的独创。
后来的悲剧越来越呈现出束缚在西式悲剧模式上的趋势。悲剧成了互相比狠的游戏,不死人、不多死人似乎就成不了真正意义的悲剧!
鲁迅无疑是中国伟大的悲剧作家,而成功实践西式悲剧模式,成就最突出的当属曹禺及其雷雨,其结局与莎氏的悲剧如出一辙,主要人物死光光。按照鲁迅的观点,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中国的古典悲剧不复存在。
越过文化大革命“高大全”的形象模式,八十年代后悲剧开始复苏,甚至一度出现了悲剧热潮。鲁迅的悲剧观又一次被实践验证着。
那时候看过几部电影,无一不是以西式悲剧模式收场。天音男女主角双双被杀,孤苦伶仃的小孩面对大海哭泣;金镖黄天霸的结局也是主角全被惨遭杀害
这样的结局确实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负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当我们回过头来考察以往的悲剧结构,却不禁产生了某种失落与失望。
几十年前,雷雨中,周萍自杀,四凤、周冲亡命;几百年前,哈姆雷特全部主角皆都丧命。
显然这都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体现了鲁迅所提倡的悲剧意识,也可以说是莎式。
从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到皆大落泪的全死亡,一种模式替代了另一种模式,我不以为这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也许人们在对大团圆批评的同时忘记了对莎式悲剧的挑剔。果真如此,岂不是在摆脱了一个模式的同时,又急急忙忙地投入到另一个模式的罗网?
推论一下,根据不足,用的只是三段论,大团圆的剧作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盛久不衰,肯定是其早期倍受人们欢迎,才被人们一用再用,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套路。现如今,人们在陶醉于西式悲剧审美效果的同时,也应对其悲剧模式进行积极而必要的反思。
其实,在两种悲剧模式的夹缝间,另有一种格局,那就是不以夸大了大喜大悲为手段,而以一种流动的悲剧因子贯穿始终。
如果说莎式或中式悲剧模式只是给人一个明晰的或喜或悲的静状物,而这种流动的悲剧给人的则是一个向纵深开掘的无限宇宙。
流动似的悲剧也许更适合永远没有定论的文学,它给人的不是爆炸式的大亡大伤,而是源源不断的悲剧因子,直到剧作结束,还在不停地外渗,还是隔不断你的感伤象沈从文的肖肖、边城等一大批作品。
大团圆的悲剧已不讨好,莎氏悲剧也早已不再新奇,其震憾力不复从前。
一种模式成熟的同时也意味着其没落的开始。
如果悲剧任由这两种模式主宰,挡不住的是早早晚晚的没落,不要等到山穷水尽时才去寻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