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豆棚闲话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万兵马打败了号称十万大军的努尔哈赤,把个马上英雄努尔哈赤活活气死,继任的天聪汗皇太极把袁崇焕看成是金兵进攻中原夺取天下的“拦路虎”
皇太极清楚地看到,袁崇焕就是金国时期的岳飞,不除掉袁崇焕,就得不到中华的大好河山,但是用武力是打不过袁崇焕的,于是皇太极用了一个“反间计”率兵绕道山海关、佯装进攻北京,把袁崇焕引到北京保护京城,明军和八旗军在北京广渠门外进行了一场惨烈的肉搏战,袁崇焕亲自披甲上阵,史书记载战场上的袁崇焕的盔甲中箭无数,就像刺猬皮一样,手下将士在没有军饷又饿又冻的情况下,为了保卫“大明江山”而英勇奋战。聪明狡诈的皇太极招呼自己的部下停止攻击,让金兵故意在俘获的明朝太监跟前说,咱们的大汗已经和袁经略秘密商量好了,互相配合,马上就会收复北京。并故意让这两个太监逃跑,这两个太监回到北京,就当了十七世纪的蒋干,一五一十地把金兵的传言告诉了崇祯。
崇祯皇帝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疑,这在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中被如实的描绘得惟妙惟肖,他连自己最宠爱的田贵妃都不相信,对大臣们更是“怀疑一切”有一个御史曾经斗胆上疏给崇祯,说他“日涉于猜疑而不自知”就是说他每天就生活在猜疑中自己还不知道。可想而知,如此猜忌的崇祯听了太监的报告之后会怎样对待袁崇焕了。
崇祯听到太监的密告后大怒,这时候崇祯置辽东战事、江山社稷、百姓安危于不顾,决定立刻除掉“通敌”的袁崇焕。他以“议军饷”为名,传唤袁崇焕到朝堂议事,袁崇焕万万想不到自己浴血奋战所保护的皇帝会加害于自己,就坐在一个筐里,被城门上的兵卒拉到城上,到了紫禁城就被逮捕入狱,第二年以“通敌叛国”罪名被凌迟处死,这时候是1630年,自此明廷“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果然,在垂死挣扎了十四年后,李自成率兵进了紫禁城,崇祯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后,披发赤脚跑到煤山上吊死了,被吴三桂放行进入山海关的金兵一路畅通,打跑了农民军,占据了北京城,明灭清立改朝换代。
在看到这些历史事实后,首先是对皇太极的聪明睿智极为佩服,不用一兵一卒就消灭了明朝一员大将,为八旗兵入侵中原消除了最大的障碍。然后是对崇祯皇帝的仇恨和蔑视,因为自己的猜忌多疑错杀大将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最后是对袁崇焕的叹息惋惜,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爱国将领却背负着投敌卖国的罪名含冤九泉,而且这莫须有的罪名一背就背了一百多年,直到乾隆朝才昭雪沉冤,制造了又一起大冤案,让历史的悲剧继岳飞之后又重新演绎了一出悲剧。
袁崇焕其实也知道崇祯的猜忌多疑和刚愎自用,他在上任前曾对崇祯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当时崇祯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袁崇焕以君子之腹去度小人之心,怀着一腔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去了前线,他万万想不到崇祯是这么一个说了不算的东西。
袁崇焕在临刑时口占一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读着这首诗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岳飞的满江红,历史悲剧重演,岂不令人泪下!正如金庸先生所说,是腐败的政治酿造了英雄的悲剧。
袁崇焕自乾隆皇帝昭雪之后,被后人所敬重,人们为他建立了祠堂,康有为撰写楹联说: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以史为鉴,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也只能和明末以来的诗人一同“聊剜赤心飨忠魂”!
一万兵马打败了号称十万大军的努尔哈赤,把个马上英雄努尔哈赤活活气死,继任的天聪汗皇太极把袁崇焕看成是金兵进攻中原夺取天下的“拦路虎”
皇太极清楚地看到,袁崇焕就是金国时期的岳飞,不除掉袁崇焕,就得不到中华的大好河山,但是用武力是打不过袁崇焕的,于是皇太极用了一个“反间计”率兵绕道山海关、佯装进攻北京,把袁崇焕引到北京保护京城,明军和八旗军在北京广渠门外进行了一场惨烈的肉搏战,袁崇焕亲自披甲上阵,史书记载战场上的袁崇焕的盔甲中箭无数,就像刺猬皮一样,手下将士在没有军饷又饿又冻的情况下,为了保卫“大明江山”而英勇奋战。聪明狡诈的皇太极招呼自己的部下停止攻击,让金兵故意在俘获的明朝太监跟前说,咱们的大汗已经和袁经略秘密商量好了,互相配合,马上就会收复北京。并故意让这两个太监逃跑,这两个太监回到北京,就当了十七世纪的蒋干,一五一十地把金兵的传言告诉了崇祯。
崇祯皇帝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疑,这在姚雪垠的历史小说李自成中被如实的描绘得惟妙惟肖,他连自己最宠爱的田贵妃都不相信,对大臣们更是“怀疑一切”有一个御史曾经斗胆上疏给崇祯,说他“日涉于猜疑而不自知”就是说他每天就生活在猜疑中自己还不知道。可想而知,如此猜忌的崇祯听了太监的报告之后会怎样对待袁崇焕了。
崇祯听到太监的密告后大怒,这时候崇祯置辽东战事、江山社稷、百姓安危于不顾,决定立刻除掉“通敌”的袁崇焕。他以“议军饷”为名,传唤袁崇焕到朝堂议事,袁崇焕万万想不到自己浴血奋战所保护的皇帝会加害于自己,就坐在一个筐里,被城门上的兵卒拉到城上,到了紫禁城就被逮捕入狱,第二年以“通敌叛国”罪名被凌迟处死,这时候是1630年,自此明廷“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果然,在垂死挣扎了十四年后,李自成率兵进了紫禁城,崇祯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后,披发赤脚跑到煤山上吊死了,被吴三桂放行进入山海关的金兵一路畅通,打跑了农民军,占据了北京城,明灭清立改朝换代。
在看到这些历史事实后,首先是对皇太极的聪明睿智极为佩服,不用一兵一卒就消灭了明朝一员大将,为八旗兵入侵中原消除了最大的障碍。然后是对崇祯皇帝的仇恨和蔑视,因为自己的猜忌多疑错杀大将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最后是对袁崇焕的叹息惋惜,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爱国将领却背负着投敌卖国的罪名含冤九泉,而且这莫须有的罪名一背就背了一百多年,直到乾隆朝才昭雪沉冤,制造了又一起大冤案,让历史的悲剧继岳飞之后又重新演绎了一出悲剧。
袁崇焕其实也知道崇祯的猜忌多疑和刚愎自用,他在上任前曾对崇祯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当时崇祯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袁崇焕以君子之腹去度小人之心,怀着一腔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去了前线,他万万想不到崇祯是这么一个说了不算的东西。
袁崇焕在临刑时口占一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读着这首诗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岳飞的满江红,历史悲剧重演,岂不令人泪下!正如金庸先生所说,是腐败的政治酿造了英雄的悲剧。
袁崇焕自乾隆皇帝昭雪之后,被后人所敬重,人们为他建立了祠堂,康有为撰写楹联说: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以史为鉴,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也只能和明末以来的诗人一同“聊剜赤心飨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