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左岸读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近日,一篇题为我以为在中国读个本科就够了的文章,似乎很受喝彩和欢迎。作者的立论的主要依据是博导无成就、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大学生都去挤公务员这个独木桥等,说明在中国只要读个本科就可以了,再去深造就是自欺欺人了。通篇体现着实用主义的色彩,也很能蒙蔽人。如果仅仅从当今的社会现状来看,好像还真的是那么回事。但是,从社会进步对于知识需要的角度来说,今天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学历不是高了,而是专业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甚至是知识陈旧,更多的是空有一纸文凭。因此,作者的这种观点不仅不能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倒有些不恰当的激愤,可能还会进一步误导在学的大学生和高中生们,使他们更加不愿意用功读书了。与传统的"读书无用论"就是不要读书相比,此君的"读书无用论"形式上还是有些不大同,姑且叫做"山寨版"吧!
"读书无用论"其来已久。最古的主张者也许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仲由,即子路。他曾对老师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记在论语里(先进)。这就是说,有了人,有了土地(社)、粮食(稷),还读什么书?有饭吃就是"学"了。书能当作饭吃吗?
中国建国至今,也曾经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第一次出现在文革后期,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为高潮,那些年"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成为广大青年的口头禅,学校停课,学生停学,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成为批斗的对象。以大老粗为时尚,越穷越光荣。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里,知识成了一种罪恶,知识本身似乎的确无用,因为没有使用的地方。第二次的"读书无用论"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头禅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由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又没有进入国营事业集体等等所谓单位的人,首先进入了个体户的行列,进而也成为大众羡慕的先富起来的人,由于体制等原因,教授、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等,依然在单位拿着难得涨一下的固定工资。于是就泛起了"读书无用论",但这一次看起来依然是"知识无用"。第三次的"读书无用论"是最近这两三年,首先从农村出现,并且呈现蔓延之势。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无能为力的三大难题:一是高考的公平性已经不如以前;二是高昂的学费让贫困的家庭感到大山一样的沉重;三是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不能找到工作。
列宁早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打仗如此,对于需要更多知识才能推进的国家建设,就更是如此。一句话,知识对于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样,对于个人来说,知识改变命运也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那么,为什么读书无用论为何频频沉渣泛起呢?
说到底,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个是把读书简单地等同于知识。书本上的东西能否变成知识,取决于教学问题,这是涉及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方式,书本知识很难变成一个人的学识。无须讳言,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与恢复高考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段时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是事实。这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读书的过程与转化为知识的过程没有很好统一起来,很多人虽然上了大学,但是与大学生这个称谓相比,很多人是名实不符的。另一个是把知识简单等同于能力。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不在于你的学识有多高,而在于把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包括其父母,对于自己为何难以被用人单位接受不从主管找原因,而是一味的责怪社会。其实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人才是渴求的,可以说,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是结构性富余:真正能用的起来的人、真正能够出成果的人是少之又少。这就有个问题,浮躁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通病,幻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人太多,而踏踏实实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的人太少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错误的社会导向,如果不能很快成名、暴富,那么,书读得再多也都是枉然。于是,在中国只要读个本科就够了。是男的就要尽快找个好工作或者去暴富,是女的就找个好男人,这年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很是符合这个"时代潮流"的。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连个本科都不用读了,文盲暴富也是大有人在的!
任何一个发展中的社会对于人才都是渴求的。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一个社会的人才结构总是呈金字塔状分布的,社会需要大量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同样也需要精英。高速发展的中国,不仅仅只需要本科生,更需要自己的硕士生、博士生甚至于博士后和海归。眼下,大学生就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它决不是因为大家都去读大学的缘故,而是现行的教育管理、专业设置、知识结构以及我们自身思维方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改革完善,但是不是我们拒绝的理由。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整个社会都在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发挥资源的最佳效应。这个时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资源,能否得到最佳最优配置,首先取决于资源本身的品质,其次取决于配置资源的制度,而不管怎么样,优胜劣汰是社会选择的基本规律和制度安排的总趋势。看清了这个问题,从这个大势来看,我们还会紧紧满足读个本科吗?
近日,一篇题为我以为在中国读个本科就够了的文章,似乎很受喝彩和欢迎。作者的立论的主要依据是博导无成就、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大学生都去挤公务员这个独木桥等,说明在中国只要读个本科就可以了,再去深造就是自欺欺人了。通篇体现着实用主义的色彩,也很能蒙蔽人。如果仅仅从当今的社会现状来看,好像还真的是那么回事。但是,从社会进步对于知识需要的角度来说,今天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学历不是高了,而是专业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甚至是知识陈旧,更多的是空有一纸文凭。因此,作者的这种观点不仅不能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倒有些不恰当的激愤,可能还会进一步误导在学的大学生和高中生们,使他们更加不愿意用功读书了。与传统的"读书无用论"就是不要读书相比,此君的"读书无用论"形式上还是有些不大同,姑且叫做"山寨版"吧!
"读书无用论"其来已久。最古的主张者也许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仲由,即子路。他曾对老师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记在论语里(先进)。这就是说,有了人,有了土地(社)、粮食(稷),还读什么书?有饭吃就是"学"了。书能当作饭吃吗?
中国建国至今,也曾经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第一次出现在文革后期,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为高潮,那些年"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成为广大青年的口头禅,学校停课,学生停学,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成为批斗的对象。以大老粗为时尚,越穷越光荣。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里,知识成了一种罪恶,知识本身似乎的确无用,因为没有使用的地方。第二次的"读书无用论"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头禅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由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又没有进入国营事业集体等等所谓单位的人,首先进入了个体户的行列,进而也成为大众羡慕的先富起来的人,由于体制等原因,教授、医生、教师、公务员、工程师等等,依然在单位拿着难得涨一下的固定工资。于是就泛起了"读书无用论",但这一次看起来依然是"知识无用"。第三次的"读书无用论"是最近这两三年,首先从农村出现,并且呈现蔓延之势。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无能为力的三大难题:一是高考的公平性已经不如以前;二是高昂的学费让贫困的家庭感到大山一样的沉重;三是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不能找到工作。
列宁早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打仗如此,对于需要更多知识才能推进的国家建设,就更是如此。一句话,知识对于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样,对于个人来说,知识改变命运也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那么,为什么读书无用论为何频频沉渣泛起呢?
说到底,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个是把读书简单地等同于知识。书本上的东西能否变成知识,取决于教学问题,这是涉及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方式,书本知识很难变成一个人的学识。无须讳言,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与恢复高考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段时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是事实。这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读书的过程与转化为知识的过程没有很好统一起来,很多人虽然上了大学,但是与大学生这个称谓相比,很多人是名实不符的。另一个是把知识简单等同于能力。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不在于你的学识有多高,而在于把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包括其父母,对于自己为何难以被用人单位接受不从主管找原因,而是一味的责怪社会。其实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人才是渴求的,可以说,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是结构性富余:真正能用的起来的人、真正能够出成果的人是少之又少。这就有个问题,浮躁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通病,幻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人太多,而踏踏实实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的人太少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错误的社会导向,如果不能很快成名、暴富,那么,书读得再多也都是枉然。于是,在中国只要读个本科就够了。是男的就要尽快找个好工作或者去暴富,是女的就找个好男人,这年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很是符合这个"时代潮流"的。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连个本科都不用读了,文盲暴富也是大有人在的!
任何一个发展中的社会对于人才都是渴求的。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一个社会的人才结构总是呈金字塔状分布的,社会需要大量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同样也需要精英。高速发展的中国,不仅仅只需要本科生,更需要自己的硕士生、博士生甚至于博士后和海归。眼下,大学生就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它决不是因为大家都去读大学的缘故,而是现行的教育管理、专业设置、知识结构以及我们自身思维方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改革完善,但是不是我们拒绝的理由。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整个社会都在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发挥资源的最佳效应。这个时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资源,能否得到最佳最优配置,首先取决于资源本身的品质,其次取决于配置资源的制度,而不管怎么样,优胜劣汰是社会选择的基本规律和制度安排的总趋势。看清了这个问题,从这个大势来看,我们还会紧紧满足读个本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