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左岸读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最近“成功等于一万小时”的观点慢慢开始流行开来。社会学家通过研究证明成功并非天才的专利,天才之所以出类拔萃主要是通过不断练习才精通某一项技艺进而获得成功的,这也印证了中国“天道酬勤”的箴言。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应该是个好消息,成功之路,你也可以走。
一
密歇根大学在1971年成立了它崭新的计算机中心。它位于安阿伯市的毕尔大道,外墙用浅褐色砖砌成,正前方是深色玻璃。密歇根大学体型庞大的计算机矗立在一个宽阔的白色房间内,摆在中间地带。一名教职员工回忆说,它看起来就像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最后一幕。旁边是数十个键盘穿孔机(注:最早的电脑输入装置,依靠在纸上打孔来向计算机发出指令),那是当时的计算机终端。
这就是1971年的科技状况。
密歇根大学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科技项目之一。在计算机中心的历史上,成千上万名学生进入过那个白色房间,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一个名叫比尔乔伊的腼腆的年轻人。
乔伊在计算机中心成立的那年进入密歇根大学。他16岁,又高又瘦,头发乱得像拖布。在他毕业的北法明顿高中,他被评选为“最好学的学生”他说,这意味着他“绝不平凡”他曾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生物学家或者数学家。但是大一的末期,他完全被计算机中心给吸引住了。
从那时起,计算机中心就是他的全部生活。只要可能,他无时无刻不在编程。他从一位计算机科技教授那儿得到了一份工作,这样他整个夏天都可以泡在计算机上。1975年,他进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在那里更深地卷入了计算机软件世界。在博士论文答辩时,他仅凭心算完成了一段复杂的编程。后来他的一个仰慕者写道:“他的导师们大为震惊。随后其中一个人将这段经历同‘耶稣折服了他的长者’相比。”
在同一小群程序员的协同工作中,乔伊选择了重写unix的任务。unix是at&t公司为大型主机写的一个软件。乔伊的版本非常优秀。它成为全球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直到今天仍然是。实际上不仅如此,你知道是谁写了那些能让你接入英特网的软件中的大部分吗?还是比尔乔伊。
从伯克利毕业之后,比尔乔伊参与创办了硅谷的太阳微系统公司——它是计算机革命中的重量级玩家之一。在太阳微系统,他重写了另外一种计算机语言java。他的传奇继续延续。硅谷中人谈论起比尔乔伊时的敬畏,就好像他们谈起微软的比尔盖茨那样。有时,他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爱迪生。
比尔乔伊的天才故事已经被讲述过无数遍,而道理总是同样的:欢迎来到天才的世界!计算机编程并不遵循老男孩的规则——在那个世界你出人头地仅仅因为你的钱和你的社会关系——而是一个城门洞开的领域,判断所有参与者的标准仅仅是他们的天赋和他们取得的成绩。在那里,出类拔萃之辈胜出。很明显,乔伊正是其中一员。
这个版本的故事总是更容易被人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真相是,在这个特定领域中,那些出类拔萃者取得至高成就的故事里,其整个过程混合了才华、机遇和反复无常的运气。
是否存在这种可能,特殊的时运在其他的真实世界中同样奏效?让我们回到比尔乔伊的故事中去看一看。
二
几乎长达一代人的时间内,世界各地的心理学家们都在热烈地争论着一个问题——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问题早就被解决了——是否存在天才这种东西?我们往往以为,天才加上努力等于成就。问题是,心理学家们越是深入研究聪明人的成功生涯,就会发现天才起到的作用越小,而努力起到的作用越大。
让我们来看看天才争论中的案例a。它于1990年代早期,由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森和两名同事在柏林精英音乐学院完成。在学院教授的帮助下,他们将学校的小提琴手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明星云集,都是有潜力成为世界级演奏家的学生。第二组的学生仅仅是“好”第三组学生都不像是会成为职业演奏家的,他们的更大可能是在公立学校系统中做音乐教师。所有的小提琴演奏者都被问到一个问题:从你第一次拿起提琴开始,在你的整个生涯中,你一共练习了多少小时?
三组学生中的每个人几乎都在同样年龄开始拉琴:五岁左右。最初几年,每个人练习时间大致相同,都是每周两到三小时。但是当他们到8岁时,区别开始出现。那些如今显示出最有前途的学生,开始练习得比其他人更多:9岁前每周6小时;12岁前每周8小时;14岁前每周16个小时;不断累加,到了20岁时每周练习30个小时以上——这时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拉琴,变得更好。事实上,到20岁时,出色的演奏者都已经练习了至少1万个小时。与之形成对比,仅仅称得上“好”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个小时;未来会成为音乐老师的孩子,累计练习了4000个小时。
然后,埃里森和他的同事们比较了业余钢琴家和职业钢琴家。同样的规则中,童年时期,业余钢琴家每周弹琴从未超过3小时,到20岁时他们的累计练习时间是2000小时。相反,职业钢琴家稳步地提升每年的练琴时间,到了20岁时,和小提琴演奏者们一样,他们累计练习已经超过1万个小时。
埃里森的研究中最让人震惊的是,他和同事没有发现任何“天赋”的影踪,比如当同龄人都在苦哈哈地练琴时,某个音乐家已能毫不费力达到很高水平。他们在被圈定的那些研究对象中也没有发现“笨伯”比如某个人比所有其他人都更努力,但却因为缺乏某种东西,不能打破向上的天花板。他们的研究揭示出:一旦一名音乐家拥有足够能力进入最高级别的音乐学校,将一名演奏者和另一名演奏者区分开来的,就是他或者她的努力程度。事实正是如此,而且更甚——那些最顶尖的音乐家,不仅仅是比其他人要努力或者非常努力,他们非常非常努力。
要想在复杂任务上做得杰出,就必须达到一个最低练习标准。这一点在对特长和技能的研究中一次次得到证实。事实上,研究者已经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他们相信要想取得真正技能,必须达到一个神奇的数字:1万小时。
“从这些研究中渐渐浮现的图景是:要想达到精通的水准,或者成为世界级水平的专家,在任何领域,1万个小时的练习都必不可缺。”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写道“一次一次地研究,作曲家、篮球运动员、虚构作家、滑冰运动员、音乐会上的钢琴家、围棋选手、犯罪高手,无论你从事什么,这个数字一次一次的出现。当然,这解释不了为什么某些人经过同样的练习却取得比他人更高的成就。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发现任何世界级专家能够用更少的练习时间取得目前的成就。似乎大脑必须用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达到真正精通所需的一切知识。”
即使对那些我们认为是神童的人也是如此。比如说莫扎特,他从6岁就开始谱曲。但是,心理学家michaelhowe在他的书解释天才中写道:“以成熟作曲家的标准来衡量,莫扎特的早期作品并不杰出。最早的一些篇章可能全由他父亲写下,也可能后来在不断改善。莫扎特童年时代的很多作曲,比如他的钢琴与管弦乐协奏曲的前7节,很大程度上是其他作曲家作品的编排。这些协奏曲中属于莫扎特原创的,最早被公认为大师级的作品(no。9,k。271),是莫扎特21岁写就的。那时莫扎特已经谱了10年曲。”
乐评人haroldschonberg走得更远。他争辩说,莫扎特事实上“大器晚成”因为在他开始作曲超过20年后,他才写出了自己最伟大的作品。
棋手要想成为大师看上去也得用上十年功(只有棋坛传奇bobbyfischer达到这个级别耗时较少:他用了9年时间)。这差不多也是1万个小时艰苦练习需要的年份。1万小时是成就伟大的魔幻数字。
缺乏1万个小时的训练,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高水平竞技所需的技能。即使是莫扎特,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神童,也不能在投入1万小时之前达到大师水准。并不是因为你足够好才开始接受训练,而是训练让你足够好。
另外一件有关1万小时的趣事是——毋庸置疑,1万小时是个庞大的数字。它必须由你来完成,但是如果单靠你个人,尤其是当你还是个孩子时,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必须要有鼓励和支持你的父母。你也不能太穷,因为如果你还得找一份兼职来养家的话,就没有足够时间留给你练习了。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有在他们加入一个特别训练项目——比如曲棍球明星训练班,或者他们得到了某种特别际遇,让他们得到机会投入大量时间练习并乐此不疲,方可取得那些耀眼成就。
三
回到比尔乔伊。1971年。这家伙又瘦又高,一头乱发,只有16岁。他有数学才能。mit、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和滑铁卢大学(注:加拿大最好的大学)这样的学校能吸引来成百上千这样的学生。“比尔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想知道一切事物的运行方式——甚至在他还不知道自己想知道之前,”他的父亲威廉姆说“当我们有答案时就告诉他,我们不知道时就塞给他一本书。”开始要申请大学时,乔伊在学术评估考试(注:美国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标准入学考试)的数学部分表现完美。“一点都不难。还有足够时间可以检查两遍。”他一脸诚恳。
他的智力得用车载斗量。但这不是唯一要素,也从来不是。他成功之路的关键,是他走进了那栋位于毕尔大道上的褐砖建筑。
1970年代早期,在乔伊正学习编程的时代,计算机有几个房间那么大。一台计算机的价钱就要一百万美元——那还是1970年代的一百万美元。计算机非常罕见。即使你能找到一台,你也很难接近它;即使你接近了它,租用使用时间也会花上一大笔钱。
此外,编程本身是件冗长乏味的工作。这时期编程得用纸板和卡片。每一行代码都用键盘打孔机打在卡片上。一个复杂程序可能需要几百张至上千张卡片,光摞起来就有老高。程序编完后,你走到主机前,把你的那摞卡片交给一名操作员。因为计算机一次只能处理一项任务,操作员需要为你的程序预约。你要等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才能取回你的卡片,这取决于你前面有多少人在排队。只要你犯了一个小错误,哪怕是个拼写错误,你就得取回那些卡片,改正错误,然后重新开始整个流程。
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一个编程专家难上加难。二十出头就成为编程专家几乎更不可能。你在计算机室内花上的一个小时中只有几分钟是在真正编程,什么时候你才能凑够一万小时?“用卡片编程不会教会你编程。它教给你的是耐心和校对。”一名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计算机科学家回忆说。
1960年代中期,才浮现出一个解决方案。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终于大到足以同时运行几项任务。计算机科学家们意识到,如果重写操作程序,计算机的时间就可以被共享;计算机就可以同时运行成百上千项任务。这意味着程序员不再需要手把手把卡片交给操作员。可以设置数十个终端,全都用电话线同一台主机连接,这样大家就可以同时在线工作了。
这里有一段话描述分时共享的历史意义:
“它不只是一项革命。它简直是天启。忘掉操作员、堆放卡片的桌子和漫长的等待吧。有了分时共享,你可以坐在自己的电传打字机前,输入指令,然后得到答复。分时共享是人机对话的:程序要求你答复,等待你输入答复,然后你等着它运行,然后给你结果。都是‘有效时间’。”
密歇根大学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它是全世界第一批完成向分时共享操作系统转换的大学之一。1967年,这套系统的一个样本已经建立并运作。到1970年代早期,密歇根大学已经有足够的计算机运行能力,可以让一百人同时在计算机中心编写程序。“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我想再没有像密歇根大学这样的地方了。可能mit、卡奈基。梅隆学院、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常春藤八校之一)也有这样的条件。但也仅止于此了。”mikealecander,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系统的先驱之一说道。
这就是当比尔乔伊1971年秋天抵达安阿伯校区时,命运伸来的橄榄枝。他在高中时期从未碰过计算机。他只是对数学和机械感兴趣。但是当计算机程序吸引了他时,他发现他身处世界上非常有限的几个能让17岁大学生任意编程的地方之一。
“你知道用卡片操作和分时共享系统操作的区别是什么吗?”乔伊说“那就像是通过写信下围棋和面对面下围棋的区别。”编程不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活动。它充满乐趣。
“我住在北校区,计算机中心也在北校区。”乔伊继续说“我在那儿花了多少时间?非常多。它24小时都开着,我整夜呆在里面,凌晨才走出去。”
“问题是他们会给每个学生一个里面有一些钱的账户,这样你的时间很快就会用完。当你登陆时,你要输入你想使用多长时间计算机。比如他们给你一个小时,这就是你所能使用的时间。但是有个家伙发现,如果你输入‘时间就是’,然后输入一个字母,比如‘时间就是k’,他们就不会收你的钱。”他边说边因记忆而笑。“这就是那个软件的漏洞。你输入‘时间就是k’,然后你可以永远坐在那儿使用电脑。”
看一看那些垂青于比尔乔伊的机遇吧。因为他碰巧进入一所有远见的大学,他可以通过分时操作系统编程而不是卡片;因为密歇根的系统刚好有个漏洞,他可以任意使用电脑;学校愿意花钱让计算机中心24小时开着,他可以整夜泡在那里;他能够投入这么多时间,重写unix的机遇还刚好出现在他面前,简直就是量身定做。比尔乔伊很聪明,他好学若饥。这很重要。但是在他成为专家之前,有人提供了机会让他学习成为专家。
“在密歇根,我每天编程8到10个小时,”他说“到了伯克利之后更是没日没夜。我家里也有个终端。我一直在计算机上待到凌晨两三点,看老电影、编写程序。有时我会趴在键盘上睡着。”他假装自己的头落到键盘上“你知道键盘最后会做何反应?它开始嘟嘟嘟地响。如是三次之后,你就知道自己该上床了。我去伯克利时相对来说还不是个高手。第二年我开始精通编程,那时我写的一些程序三十年后的今天还在被应用。”他停了下,开始在脑子里计算——对比尔乔伊这样的人这不用太久——1971年进密歇根大学,二年级时编程时间得到保证,加上暑假和接下来一年在伯克利的没日没夜“可能,一共有,1万个小时?”他最后说“基本如此。”
四
1万小时是成功的普遍定律吗?如果仔细探究,在每个取得伟大成就者背后,我们能否发现一个类似于密歇根大学计算机中心这样的特殊练习机会?
让我们再用例子来测试下。为了更简单化,我们挑... -->>
最近“成功等于一万小时”的观点慢慢开始流行开来。社会学家通过研究证明成功并非天才的专利,天才之所以出类拔萃主要是通过不断练习才精通某一项技艺进而获得成功的,这也印证了中国“天道酬勤”的箴言。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应该是个好消息,成功之路,你也可以走。
一
密歇根大学在1971年成立了它崭新的计算机中心。它位于安阿伯市的毕尔大道,外墙用浅褐色砖砌成,正前方是深色玻璃。密歇根大学体型庞大的计算机矗立在一个宽阔的白色房间内,摆在中间地带。一名教职员工回忆说,它看起来就像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最后一幕。旁边是数十个键盘穿孔机(注:最早的电脑输入装置,依靠在纸上打孔来向计算机发出指令),那是当时的计算机终端。
这就是1971年的科技状况。
密歇根大学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科技项目之一。在计算机中心的历史上,成千上万名学生进入过那个白色房间,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一个名叫比尔乔伊的腼腆的年轻人。
乔伊在计算机中心成立的那年进入密歇根大学。他16岁,又高又瘦,头发乱得像拖布。在他毕业的北法明顿高中,他被评选为“最好学的学生”他说,这意味着他“绝不平凡”他曾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生物学家或者数学家。但是大一的末期,他完全被计算机中心给吸引住了。
从那时起,计算机中心就是他的全部生活。只要可能,他无时无刻不在编程。他从一位计算机科技教授那儿得到了一份工作,这样他整个夏天都可以泡在计算机上。1975年,他进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在那里更深地卷入了计算机软件世界。在博士论文答辩时,他仅凭心算完成了一段复杂的编程。后来他的一个仰慕者写道:“他的导师们大为震惊。随后其中一个人将这段经历同‘耶稣折服了他的长者’相比。”
在同一小群程序员的协同工作中,乔伊选择了重写unix的任务。unix是at&t公司为大型主机写的一个软件。乔伊的版本非常优秀。它成为全球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直到今天仍然是。实际上不仅如此,你知道是谁写了那些能让你接入英特网的软件中的大部分吗?还是比尔乔伊。
从伯克利毕业之后,比尔乔伊参与创办了硅谷的太阳微系统公司——它是计算机革命中的重量级玩家之一。在太阳微系统,他重写了另外一种计算机语言java。他的传奇继续延续。硅谷中人谈论起比尔乔伊时的敬畏,就好像他们谈起微软的比尔盖茨那样。有时,他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爱迪生。
比尔乔伊的天才故事已经被讲述过无数遍,而道理总是同样的:欢迎来到天才的世界!计算机编程并不遵循老男孩的规则——在那个世界你出人头地仅仅因为你的钱和你的社会关系——而是一个城门洞开的领域,判断所有参与者的标准仅仅是他们的天赋和他们取得的成绩。在那里,出类拔萃之辈胜出。很明显,乔伊正是其中一员。
这个版本的故事总是更容易被人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真相是,在这个特定领域中,那些出类拔萃者取得至高成就的故事里,其整个过程混合了才华、机遇和反复无常的运气。
是否存在这种可能,特殊的时运在其他的真实世界中同样奏效?让我们回到比尔乔伊的故事中去看一看。
二
几乎长达一代人的时间内,世界各地的心理学家们都在热烈地争论着一个问题——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问题早就被解决了——是否存在天才这种东西?我们往往以为,天才加上努力等于成就。问题是,心理学家们越是深入研究聪明人的成功生涯,就会发现天才起到的作用越小,而努力起到的作用越大。
让我们来看看天才争论中的案例a。它于1990年代早期,由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森和两名同事在柏林精英音乐学院完成。在学院教授的帮助下,他们将学校的小提琴手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明星云集,都是有潜力成为世界级演奏家的学生。第二组的学生仅仅是“好”第三组学生都不像是会成为职业演奏家的,他们的更大可能是在公立学校系统中做音乐教师。所有的小提琴演奏者都被问到一个问题:从你第一次拿起提琴开始,在你的整个生涯中,你一共练习了多少小时?
三组学生中的每个人几乎都在同样年龄开始拉琴:五岁左右。最初几年,每个人练习时间大致相同,都是每周两到三小时。但是当他们到8岁时,区别开始出现。那些如今显示出最有前途的学生,开始练习得比其他人更多:9岁前每周6小时;12岁前每周8小时;14岁前每周16个小时;不断累加,到了20岁时每周练习30个小时以上——这时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拉琴,变得更好。事实上,到20岁时,出色的演奏者都已经练习了至少1万个小时。与之形成对比,仅仅称得上“好”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个小时;未来会成为音乐老师的孩子,累计练习了4000个小时。
然后,埃里森和他的同事们比较了业余钢琴家和职业钢琴家。同样的规则中,童年时期,业余钢琴家每周弹琴从未超过3小时,到20岁时他们的累计练习时间是2000小时。相反,职业钢琴家稳步地提升每年的练琴时间,到了20岁时,和小提琴演奏者们一样,他们累计练习已经超过1万个小时。
埃里森的研究中最让人震惊的是,他和同事没有发现任何“天赋”的影踪,比如当同龄人都在苦哈哈地练琴时,某个音乐家已能毫不费力达到很高水平。他们在被圈定的那些研究对象中也没有发现“笨伯”比如某个人比所有其他人都更努力,但却因为缺乏某种东西,不能打破向上的天花板。他们的研究揭示出:一旦一名音乐家拥有足够能力进入最高级别的音乐学校,将一名演奏者和另一名演奏者区分开来的,就是他或者她的努力程度。事实正是如此,而且更甚——那些最顶尖的音乐家,不仅仅是比其他人要努力或者非常努力,他们非常非常努力。
要想在复杂任务上做得杰出,就必须达到一个最低练习标准。这一点在对特长和技能的研究中一次次得到证实。事实上,研究者已经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他们相信要想取得真正技能,必须达到一个神奇的数字:1万小时。
“从这些研究中渐渐浮现的图景是:要想达到精通的水准,或者成为世界级水平的专家,在任何领域,1万个小时的练习都必不可缺。”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写道“一次一次地研究,作曲家、篮球运动员、虚构作家、滑冰运动员、音乐会上的钢琴家、围棋选手、犯罪高手,无论你从事什么,这个数字一次一次的出现。当然,这解释不了为什么某些人经过同样的练习却取得比他人更高的成就。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发现任何世界级专家能够用更少的练习时间取得目前的成就。似乎大脑必须用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达到真正精通所需的一切知识。”
即使对那些我们认为是神童的人也是如此。比如说莫扎特,他从6岁就开始谱曲。但是,心理学家michaelhowe在他的书解释天才中写道:“以成熟作曲家的标准来衡量,莫扎特的早期作品并不杰出。最早的一些篇章可能全由他父亲写下,也可能后来在不断改善。莫扎特童年时代的很多作曲,比如他的钢琴与管弦乐协奏曲的前7节,很大程度上是其他作曲家作品的编排。这些协奏曲中属于莫扎特原创的,最早被公认为大师级的作品(no。9,k。271),是莫扎特21岁写就的。那时莫扎特已经谱了10年曲。”
乐评人haroldschonberg走得更远。他争辩说,莫扎特事实上“大器晚成”因为在他开始作曲超过20年后,他才写出了自己最伟大的作品。
棋手要想成为大师看上去也得用上十年功(只有棋坛传奇bobbyfischer达到这个级别耗时较少:他用了9年时间)。这差不多也是1万个小时艰苦练习需要的年份。1万小时是成就伟大的魔幻数字。
缺乏1万个小时的训练,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高水平竞技所需的技能。即使是莫扎特,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神童,也不能在投入1万小时之前达到大师水准。并不是因为你足够好才开始接受训练,而是训练让你足够好。
另外一件有关1万小时的趣事是——毋庸置疑,1万小时是个庞大的数字。它必须由你来完成,但是如果单靠你个人,尤其是当你还是个孩子时,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必须要有鼓励和支持你的父母。你也不能太穷,因为如果你还得找一份兼职来养家的话,就没有足够时间留给你练习了。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有在他们加入一个特别训练项目——比如曲棍球明星训练班,或者他们得到了某种特别际遇,让他们得到机会投入大量时间练习并乐此不疲,方可取得那些耀眼成就。
三
回到比尔乔伊。1971年。这家伙又瘦又高,一头乱发,只有16岁。他有数学才能。mit、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和滑铁卢大学(注:加拿大最好的大学)这样的学校能吸引来成百上千这样的学生。“比尔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想知道一切事物的运行方式——甚至在他还不知道自己想知道之前,”他的父亲威廉姆说“当我们有答案时就告诉他,我们不知道时就塞给他一本书。”开始要申请大学时,乔伊在学术评估考试(注:美国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标准入学考试)的数学部分表现完美。“一点都不难。还有足够时间可以检查两遍。”他一脸诚恳。
他的智力得用车载斗量。但这不是唯一要素,也从来不是。他成功之路的关键,是他走进了那栋位于毕尔大道上的褐砖建筑。
1970年代早期,在乔伊正学习编程的时代,计算机有几个房间那么大。一台计算机的价钱就要一百万美元——那还是1970年代的一百万美元。计算机非常罕见。即使你能找到一台,你也很难接近它;即使你接近了它,租用使用时间也会花上一大笔钱。
此外,编程本身是件冗长乏味的工作。这时期编程得用纸板和卡片。每一行代码都用键盘打孔机打在卡片上。一个复杂程序可能需要几百张至上千张卡片,光摞起来就有老高。程序编完后,你走到主机前,把你的那摞卡片交给一名操作员。因为计算机一次只能处理一项任务,操作员需要为你的程序预约。你要等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才能取回你的卡片,这取决于你前面有多少人在排队。只要你犯了一个小错误,哪怕是个拼写错误,你就得取回那些卡片,改正错误,然后重新开始整个流程。
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一个编程专家难上加难。二十出头就成为编程专家几乎更不可能。你在计算机室内花上的一个小时中只有几分钟是在真正编程,什么时候你才能凑够一万小时?“用卡片编程不会教会你编程。它教给你的是耐心和校对。”一名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计算机科学家回忆说。
1960年代中期,才浮现出一个解决方案。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终于大到足以同时运行几项任务。计算机科学家们意识到,如果重写操作程序,计算机的时间就可以被共享;计算机就可以同时运行成百上千项任务。这意味着程序员不再需要手把手把卡片交给操作员。可以设置数十个终端,全都用电话线同一台主机连接,这样大家就可以同时在线工作了。
这里有一段话描述分时共享的历史意义:
“它不只是一项革命。它简直是天启。忘掉操作员、堆放卡片的桌子和漫长的等待吧。有了分时共享,你可以坐在自己的电传打字机前,输入指令,然后得到答复。分时共享是人机对话的:程序要求你答复,等待你输入答复,然后你等着它运行,然后给你结果。都是‘有效时间’。”
密歇根大学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它是全世界第一批完成向分时共享操作系统转换的大学之一。1967年,这套系统的一个样本已经建立并运作。到1970年代早期,密歇根大学已经有足够的计算机运行能力,可以让一百人同时在计算机中心编写程序。“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我想再没有像密歇根大学这样的地方了。可能mit、卡奈基。梅隆学院、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常春藤八校之一)也有这样的条件。但也仅止于此了。”mikealecander,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系统的先驱之一说道。
这就是当比尔乔伊1971年秋天抵达安阿伯校区时,命运伸来的橄榄枝。他在高中时期从未碰过计算机。他只是对数学和机械感兴趣。但是当计算机程序吸引了他时,他发现他身处世界上非常有限的几个能让17岁大学生任意编程的地方之一。
“你知道用卡片操作和分时共享系统操作的区别是什么吗?”乔伊说“那就像是通过写信下围棋和面对面下围棋的区别。”编程不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活动。它充满乐趣。
“我住在北校区,计算机中心也在北校区。”乔伊继续说“我在那儿花了多少时间?非常多。它24小时都开着,我整夜呆在里面,凌晨才走出去。”
“问题是他们会给每个学生一个里面有一些钱的账户,这样你的时间很快就会用完。当你登陆时,你要输入你想使用多长时间计算机。比如他们给你一个小时,这就是你所能使用的时间。但是有个家伙发现,如果你输入‘时间就是’,然后输入一个字母,比如‘时间就是k’,他们就不会收你的钱。”他边说边因记忆而笑。“这就是那个软件的漏洞。你输入‘时间就是k’,然后你可以永远坐在那儿使用电脑。”
看一看那些垂青于比尔乔伊的机遇吧。因为他碰巧进入一所有远见的大学,他可以通过分时操作系统编程而不是卡片;因为密歇根的系统刚好有个漏洞,他可以任意使用电脑;学校愿意花钱让计算机中心24小时开着,他可以整夜泡在那里;他能够投入这么多时间,重写unix的机遇还刚好出现在他面前,简直就是量身定做。比尔乔伊很聪明,他好学若饥。这很重要。但是在他成为专家之前,有人提供了机会让他学习成为专家。
“在密歇根,我每天编程8到10个小时,”他说“到了伯克利之后更是没日没夜。我家里也有个终端。我一直在计算机上待到凌晨两三点,看老电影、编写程序。有时我会趴在键盘上睡着。”他假装自己的头落到键盘上“你知道键盘最后会做何反应?它开始嘟嘟嘟地响。如是三次之后,你就知道自己该上床了。我去伯克利时相对来说还不是个高手。第二年我开始精通编程,那时我写的一些程序三十年后的今天还在被应用。”他停了下,开始在脑子里计算——对比尔乔伊这样的人这不用太久——1971年进密歇根大学,二年级时编程时间得到保证,加上暑假和接下来一年在伯克利的没日没夜“可能,一共有,1万个小时?”他最后说“基本如此。”
四
1万小时是成功的普遍定律吗?如果仔细探究,在每个取得伟大成就者背后,我们能否发现一个类似于密歇根大学计算机中心这样的特殊练习机会?
让我们再用例子来测试下。为了更简单化,我们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