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左岸读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它们生长的原理和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会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将来她会选择:是否在意爱人脸上有胡子或者身上有浓重的体毛?
语言在儿童智力发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让儿童把思维和行动分离开。在儿童语言发育尚未成熟之时,给他们灌输大量需要语义式记忆的文字和“知识”他们缺乏对表象的体验,不能将这些抽象符号与有限的表象体验相配,也就无法吸收、消化这些所谓的“知识”
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通过几乎整整一个世纪无数儿童心理学家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在大量儿童身上得到证实:儿童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所有人类的学习过程,首先是将新的信息与他们自身已经获得并内化的体验相匹配,外界输送给大脑多少新信息,大脑就从记忆储存里反馈多少现存信息,旧储存积极地从新信息里找到相同之处,进行处理,即“同化”(assimilation)。随后,儿童对新的信息中的陌生部分进行心理适应,他们在大脑里改变现存的理念,以理解并接纳新的体验,这就是顺应(accommodation)。每一次顺应,都是一次进步和成长,都是一次有效的学习。
如果新的信息是完全陌生的,与我们大脑中任何现存知识都衔接不上——比如让一位没学过数理化的画家去听一场使用专业术语讲述的原子弹制造课程,那么我们既缺乏兴趣,也无法理解和吸收。缺乏同化的过程,自然也无法顺应,对新的信息无动于衷,头脑中的知识并没有增长。
因此,让儿童背诵他们无法理解的文字和“知识”他们并不能从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他们能背诵吗?的确能,尤其当他们急于讨好成年人时。但是这种语义性背诵是储存在位于边缘系统的海马突起里,并非储存在皮层里。这种储存,侵占了事态性记忆的空间,使得边缘系统不能正常发育。
边缘系统的发育依赖于体验。就像孩子必须亲眼看见,大脑视觉神经才能正常发育一样,他们必须具备正常的社会交往经验才能发育正常的边缘系统。直接给孩子现成的知识,让他们记忆背诵,就好比给他一个算式,直接给结论,不给推论过程。这样形成的记忆,只是一种机械的背诵,而不是自己对待问题的个性化判断和反应,不是原创的经验。那么将来他遇见新的算式,还是不会推论,而是必须寻找现成的答案;他也早已形成对现成答案的依赖,并不相信自己具备探索答案的能力。
所谓灌输、洗脑,真的是把儿童自主思维的脑细胞洗掉了。
在报纸上看到关于一个三岁孩子的报道,家人在他一岁半左右开始教他唐诗。现在,这个孩子看见下雨就会吟诵“路上行人欲断魂”看见瀑布就会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家人对此很得意,认为小小年纪就会“引经据典”是他们教子有方的成就,是孩子聪明的证据。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孩子的大脑发育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我们可以推测,他已经获得了“雨”和“瀑布”的表象,已经将“雨”和“瀑布”的符号与表象相配对,初步形成了这两种自然现象的概念,尚未掌握更广阔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如果他的思维进展是正常的,他的大脑被允许自由工作,那么他应该在具体的观察和体验当中,自己总结一些这两者的概念与规则,并且发展随之而来的情绪记忆,对这两种自然现象开发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感悟。但是,他的家人在这个关键时刻,阻断了他大脑的工作,也就是阻断了他的思维进程。
从孩子引用诗文的情景来说,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他并不能理解“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确切意思,否则他会知道,这句话仅针对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路人因为要去给已逝亲人扫墓,心怀感伤,因而有“欲断魂”之说,它并非适合所有的雨,尤其是仲夏时节的倾盆大雨;其次,他也不能理解什么叫做“飞流直下三千尺”对三千尺是多少长度,在他这个年纪,尚无具体形象体验。但是他热爱背诵这两句诗文,因为,他每“引经据典”一次,都会受到家人的赞扬,从中他总结出表现“好”“坏”这一对行为概念的重要因素。前边说过,任何理性思维都离不开感情的参与。出于对家人的爱、敬畏与依赖,他的记忆认定,这样的反应是唯一正确的。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幼儿缺乏思维的灵活性,难以改变旧印刻,这个孩子对雨和瀑布的认知,从此拘泥于这两句诗,难以开发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感觉了;另一方面,他会逐渐成长为一个文化势利眼,对学习和知识的概念十分狭隘,认为只有满嘴“之乎者也”才意味着学识渊博。
假如,他的家人能够约束住自己向外人显示的冲动,让孩子一次次置身其中,随意地观察、感受、体会雨和瀑布,聆听它们、触摸它们、欣赏它们,让孩子自己在大脑中捕捉雨和瀑布的表象,让孩子自己学习雨和瀑布的符号表达,让孩子自己总结出雨和瀑布的概念,让孩子自己开发出对雨和瀑布的抒情,而后,再让他接触古代诗人的表达方式,引起共鸣,那么,这两句诗仅仅是孩子对雨和瀑布的认知的一小部分,而不是主要乃至唯一的印刻。
进行学习首先需要心理构架。我们不应该把心理构架看作是一堆物质,好比我们看一堆物体;它们其实是诠释经历、回忆过往事件和解决问题的潜在方式。地心引力不是物质,而是让物体落到地上的潜在动力。同样的,心理架构是让心理活动得到理解和操作的抽象过程。这些架构并不存在大脑的某一固定之处,它们由一系列认知过程组成:感知、记忆、评估、产生思想、推理。这些心理过程和构架的互动定义了思维。
成年人往往忽略体验过程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往往难以克制“教”孩子的冲动,难以约束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习惯。我们往往误将自己变成真理的化身,居高临下地命令孩子接受我们的想法。我们没有看到,当我们以成年人的成熟与完美在孩子面前“孔雀开屏”的时候,孩子仰望着我们,内心既对我们充满敬畏之情,也对自己感到自卑无能。我们每开一次屏,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一落千丈。
大家都知道,刚从医学院毕业出来的人并不能立刻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他必须获取大量的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地对病人做出诊断。没有临床经验,医学知识再多,也没有用。在获取临床经验的过程中,他难免会有误诊的时候,甚至累及患者性命,每一次错误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然而,我们却往往难于接受孩子所犯的错误,恨不能他们一步到位、事事完美,我们不断地批评、唠叨、指责,孩子逐渐变得害怕犯错,干脆什么都不做,一切依赖我们。这个时候我们更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必须替孩子生活。就这样,我们往往在无意间剥夺了孩子探索真理的机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强化他们的依赖心理。
儿童的生活经历往往决定他是否具备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思想。我们常说,一个人经验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不要小看孩子的“玩儿”不要以为孩子在外边奔跑、玩水、玩沙、玩土,是浪费时间的脏乱活动。不要因为怕麻烦,就把孩子留在家里,不带他出去旅游。孩子在幼年期见的世面越多,将来学龄期学习的效率也越高。相比认字背诗来说,这些体验的积累,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功效却是长远的。只要我们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耐心陪伴孩子积累生活的素材,这种看似脏乱、劳累、麻烦的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投资,会在将来给孩子最出色的回报。
教育的任务
杰罗姆凯根说,儿童的心理成长是积极努力诠释自身经历的结果。也就是说,儿童天生就是好学的,这是他们的生存本能。他们必须把自己的体验弄个水落石出:这些体验意味着什么?这是怎么回事?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我必须做些什么才能保证生存?等等。
对于学习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是动机,动力,motivation。儿童的生存本能是最基本的动力,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我们无须绞尽脑汁给孩子动力,只需要小心翼翼呵护他们天生的、内在的生存需求和学习动力。
怎样呵护呢?
首先,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获得大量第一手经验。亲眼目睹与亲手操作,赋予儿童学习的动机。儿童本身的体验是有限的,因此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他们必须经过大量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亲身体验,为他们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积累素材。
其次,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对工作材料进行各式各样的试验,而不是拘泥于任何“标准答案”也不要为了图方便、图省事儿而去打搅孩子的操作,无论这些操作在成年人眼里是多么的不合逻辑、不可思议、又脏又乱。儿童应该练习运用多种方式来诠释和使用学习材料。当儿童将自己的思路运用于新的材料时,比他被动地接受已有的思路,更能达到让他学习的效果。
第三,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大自然安排好的、按照自身个体的时间表来发展他的智力。儿童智力发展是分阶段的,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任何企图跨越、超前、拔高的努力,无论多么立竿见影,都会破坏儿童的正常发育,从长远效益来看,有百弊而无一利。有些家长将孩子的智力当作股票投资,看到短期收益就以为会无限上涨,兴冲冲地继续加码,给孩子更多的学习内容和更大的压力。这样做,孩子的心理很快就会“崩盘”
儿童学习技巧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不知道如果他多花一些时间,会有助于他的记忆和理解;而一个八岁的儿童则会寻找数字之间的关联和模式,来帮助他解决问题。我们必须理解并接纳这些事实: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单一的、万物有灵的;他们不能换位思考,不能理解他人的视角,也不明白行为的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是片面的,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其实,当我们理解这样一个道理:所有人的观点都只是事实的一个片面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欣赏人类走向智慧的缓慢进程。
第四,以观察者的身份帮助孩子取得成功,而不是以主导者的姿态去“吓唬”孩子。儿童必须知道自己想获得什么、必须知道怎样开始工作、并且必须对成功具备一定的期待。我们的学校却往往吓唬或者强迫孩子,从而削弱儿童学习的动机。太多的时候,老师认为他的工作就是灌输事实——每天、每月、每年教多少。这个目标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儿童确信,当他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他可以记起某些方式方法来开始工作。老师必须劝说儿童相信自己具备智能,一旦运用这些智能,他就能够成功。她必须教给孩子期待成功,必须向孩子示范怎样最大限度提高成功的机率。对孩子讲述他并不知道的事实只能吓着他,并且诱导他相信他已经强烈感觉到的事情——他知道的太少了。
第五,给孩子建立一个既充满良效刺激、又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不要强迫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不要跟他人攀比,给孩子不必要的压力。逼孩子学习,从来都是愚蠢的举措。紧张、焦虑的荷尔蒙cortisol(皮质醇),会阻断、干扰孩子学习的能力,使得原本容易的知识和技巧,也变得难上加难了。任何理智的行动都会受感情/情绪的影响,学习如果不是一件令儿童感到愉悦的事情,他会很快失去兴趣的,将其变成一种苦难。记忆的质量有赖于学习的动力,焦虑心情干扰儿童的注意力,是导致记忆困难的主要起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随之而建立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才是最关键的学习动力。我们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和孩子亲密地交流,不断地向孩子用语言和行动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只有当孩子确信自己有能力胜任生活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且不在乎失败和错误(因为父母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在感情上抛弃他)时,孩子才能获得足够的学习动力。对儿童智力最重要的刺激,不在于你给孩子买了多少玩具和学习工具,而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的质量。
(摘抄自给孩子自由)参考文献:杰罗姆凯根,理解儿童。经济学人2007年1月初刊。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丽斯艾略特医生“大脑科学、儿童以及学习的未来”学术论坛,2003年。papali&olds,humandevelopment。人类发展(发展心理学教科书)
它们生长的原理和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会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将来她会选择:是否在意爱人脸上有胡子或者身上有浓重的体毛?
语言在儿童智力发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让儿童把思维和行动分离开。在儿童语言发育尚未成熟之时,给他们灌输大量需要语义式记忆的文字和“知识”他们缺乏对表象的体验,不能将这些抽象符号与有限的表象体验相配,也就无法吸收、消化这些所谓的“知识”
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通过几乎整整一个世纪无数儿童心理学家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在大量儿童身上得到证实:儿童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所有人类的学习过程,首先是将新的信息与他们自身已经获得并内化的体验相匹配,外界输送给大脑多少新信息,大脑就从记忆储存里反馈多少现存信息,旧储存积极地从新信息里找到相同之处,进行处理,即“同化”(assimilation)。随后,儿童对新的信息中的陌生部分进行心理适应,他们在大脑里改变现存的理念,以理解并接纳新的体验,这就是顺应(accommodation)。每一次顺应,都是一次进步和成长,都是一次有效的学习。
如果新的信息是完全陌生的,与我们大脑中任何现存知识都衔接不上——比如让一位没学过数理化的画家去听一场使用专业术语讲述的原子弹制造课程,那么我们既缺乏兴趣,也无法理解和吸收。缺乏同化的过程,自然也无法顺应,对新的信息无动于衷,头脑中的知识并没有增长。
因此,让儿童背诵他们无法理解的文字和“知识”他们并不能从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他们能背诵吗?的确能,尤其当他们急于讨好成年人时。但是这种语义性背诵是储存在位于边缘系统的海马突起里,并非储存在皮层里。这种储存,侵占了事态性记忆的空间,使得边缘系统不能正常发育。
边缘系统的发育依赖于体验。就像孩子必须亲眼看见,大脑视觉神经才能正常发育一样,他们必须具备正常的社会交往经验才能发育正常的边缘系统。直接给孩子现成的知识,让他们记忆背诵,就好比给他一个算式,直接给结论,不给推论过程。这样形成的记忆,只是一种机械的背诵,而不是自己对待问题的个性化判断和反应,不是原创的经验。那么将来他遇见新的算式,还是不会推论,而是必须寻找现成的答案;他也早已形成对现成答案的依赖,并不相信自己具备探索答案的能力。
所谓灌输、洗脑,真的是把儿童自主思维的脑细胞洗掉了。
在报纸上看到关于一个三岁孩子的报道,家人在他一岁半左右开始教他唐诗。现在,这个孩子看见下雨就会吟诵“路上行人欲断魂”看见瀑布就会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家人对此很得意,认为小小年纪就会“引经据典”是他们教子有方的成就,是孩子聪明的证据。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孩子的大脑发育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我们可以推测,他已经获得了“雨”和“瀑布”的表象,已经将“雨”和“瀑布”的符号与表象相配对,初步形成了这两种自然现象的概念,尚未掌握更广阔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如果他的思维进展是正常的,他的大脑被允许自由工作,那么他应该在具体的观察和体验当中,自己总结一些这两者的概念与规则,并且发展随之而来的情绪记忆,对这两种自然现象开发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感悟。但是,他的家人在这个关键时刻,阻断了他大脑的工作,也就是阻断了他的思维进程。
从孩子引用诗文的情景来说,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他并不能理解“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确切意思,否则他会知道,这句话仅针对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路人因为要去给已逝亲人扫墓,心怀感伤,因而有“欲断魂”之说,它并非适合所有的雨,尤其是仲夏时节的倾盆大雨;其次,他也不能理解什么叫做“飞流直下三千尺”对三千尺是多少长度,在他这个年纪,尚无具体形象体验。但是他热爱背诵这两句诗文,因为,他每“引经据典”一次,都会受到家人的赞扬,从中他总结出表现“好”“坏”这一对行为概念的重要因素。前边说过,任何理性思维都离不开感情的参与。出于对家人的爱、敬畏与依赖,他的记忆认定,这样的反应是唯一正确的。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幼儿缺乏思维的灵活性,难以改变旧印刻,这个孩子对雨和瀑布的认知,从此拘泥于这两句诗,难以开发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感觉了;另一方面,他会逐渐成长为一个文化势利眼,对学习和知识的概念十分狭隘,认为只有满嘴“之乎者也”才意味着学识渊博。
假如,他的家人能够约束住自己向外人显示的冲动,让孩子一次次置身其中,随意地观察、感受、体会雨和瀑布,聆听它们、触摸它们、欣赏它们,让孩子自己在大脑中捕捉雨和瀑布的表象,让孩子自己学习雨和瀑布的符号表达,让孩子自己总结出雨和瀑布的概念,让孩子自己开发出对雨和瀑布的抒情,而后,再让他接触古代诗人的表达方式,引起共鸣,那么,这两句诗仅仅是孩子对雨和瀑布的认知的一小部分,而不是主要乃至唯一的印刻。
进行学习首先需要心理构架。我们不应该把心理构架看作是一堆物质,好比我们看一堆物体;它们其实是诠释经历、回忆过往事件和解决问题的潜在方式。地心引力不是物质,而是让物体落到地上的潜在动力。同样的,心理架构是让心理活动得到理解和操作的抽象过程。这些架构并不存在大脑的某一固定之处,它们由一系列认知过程组成:感知、记忆、评估、产生思想、推理。这些心理过程和构架的互动定义了思维。
成年人往往忽略体验过程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往往难以克制“教”孩子的冲动,难以约束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习惯。我们往往误将自己变成真理的化身,居高临下地命令孩子接受我们的想法。我们没有看到,当我们以成年人的成熟与完美在孩子面前“孔雀开屏”的时候,孩子仰望着我们,内心既对我们充满敬畏之情,也对自己感到自卑无能。我们每开一次屏,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一落千丈。
大家都知道,刚从医学院毕业出来的人并不能立刻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他必须获取大量的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地对病人做出诊断。没有临床经验,医学知识再多,也没有用。在获取临床经验的过程中,他难免会有误诊的时候,甚至累及患者性命,每一次错误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然而,我们却往往难于接受孩子所犯的错误,恨不能他们一步到位、事事完美,我们不断地批评、唠叨、指责,孩子逐渐变得害怕犯错,干脆什么都不做,一切依赖我们。这个时候我们更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必须替孩子生活。就这样,我们往往在无意间剥夺了孩子探索真理的机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强化他们的依赖心理。
儿童的生活经历往往决定他是否具备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思想。我们常说,一个人经验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不要小看孩子的“玩儿”不要以为孩子在外边奔跑、玩水、玩沙、玩土,是浪费时间的脏乱活动。不要因为怕麻烦,就把孩子留在家里,不带他出去旅游。孩子在幼年期见的世面越多,将来学龄期学习的效率也越高。相比认字背诗来说,这些体验的积累,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功效却是长远的。只要我们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耐心陪伴孩子积累生活的素材,这种看似脏乱、劳累、麻烦的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投资,会在将来给孩子最出色的回报。
教育的任务
杰罗姆凯根说,儿童的心理成长是积极努力诠释自身经历的结果。也就是说,儿童天生就是好学的,这是他们的生存本能。他们必须把自己的体验弄个水落石出:这些体验意味着什么?这是怎么回事?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我必须做些什么才能保证生存?等等。
对于学习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是动机,动力,motivation。儿童的生存本能是最基本的动力,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我们无须绞尽脑汁给孩子动力,只需要小心翼翼呵护他们天生的、内在的生存需求和学习动力。
怎样呵护呢?
首先,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获得大量第一手经验。亲眼目睹与亲手操作,赋予儿童学习的动机。儿童本身的体验是有限的,因此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他们必须经过大量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亲身体验,为他们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积累素材。
其次,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对工作材料进行各式各样的试验,而不是拘泥于任何“标准答案”也不要为了图方便、图省事儿而去打搅孩子的操作,无论这些操作在成年人眼里是多么的不合逻辑、不可思议、又脏又乱。儿童应该练习运用多种方式来诠释和使用学习材料。当儿童将自己的思路运用于新的材料时,比他被动地接受已有的思路,更能达到让他学习的效果。
第三,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大自然安排好的、按照自身个体的时间表来发展他的智力。儿童智力发展是分阶段的,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任何企图跨越、超前、拔高的努力,无论多么立竿见影,都会破坏儿童的正常发育,从长远效益来看,有百弊而无一利。有些家长将孩子的智力当作股票投资,看到短期收益就以为会无限上涨,兴冲冲地继续加码,给孩子更多的学习内容和更大的压力。这样做,孩子的心理很快就会“崩盘”
儿童学习技巧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不知道如果他多花一些时间,会有助于他的记忆和理解;而一个八岁的儿童则会寻找数字之间的关联和模式,来帮助他解决问题。我们必须理解并接纳这些事实: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单一的、万物有灵的;他们不能换位思考,不能理解他人的视角,也不明白行为的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是片面的,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其实,当我们理解这样一个道理:所有人的观点都只是事实的一个片面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欣赏人类走向智慧的缓慢进程。
第四,以观察者的身份帮助孩子取得成功,而不是以主导者的姿态去“吓唬”孩子。儿童必须知道自己想获得什么、必须知道怎样开始工作、并且必须对成功具备一定的期待。我们的学校却往往吓唬或者强迫孩子,从而削弱儿童学习的动机。太多的时候,老师认为他的工作就是灌输事实——每天、每月、每年教多少。这个目标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儿童确信,当他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他可以记起某些方式方法来开始工作。老师必须劝说儿童相信自己具备智能,一旦运用这些智能,他就能够成功。她必须教给孩子期待成功,必须向孩子示范怎样最大限度提高成功的机率。对孩子讲述他并不知道的事实只能吓着他,并且诱导他相信他已经强烈感觉到的事情——他知道的太少了。
第五,给孩子建立一个既充满良效刺激、又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不要强迫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不要跟他人攀比,给孩子不必要的压力。逼孩子学习,从来都是愚蠢的举措。紧张、焦虑的荷尔蒙cortisol(皮质醇),会阻断、干扰孩子学习的能力,使得原本容易的知识和技巧,也变得难上加难了。任何理智的行动都会受感情/情绪的影响,学习如果不是一件令儿童感到愉悦的事情,他会很快失去兴趣的,将其变成一种苦难。记忆的质量有赖于学习的动力,焦虑心情干扰儿童的注意力,是导致记忆困难的主要起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随之而建立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才是最关键的学习动力。我们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和孩子亲密地交流,不断地向孩子用语言和行动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只有当孩子确信自己有能力胜任生活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且不在乎失败和错误(因为父母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在感情上抛弃他)时,孩子才能获得足够的学习动力。对儿童智力最重要的刺激,不在于你给孩子买了多少玩具和学习工具,而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的质量。
(摘抄自给孩子自由)参考文献:杰罗姆凯根,理解儿童。经济学人2007年1月初刊。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丽斯艾略特医生“大脑科学、儿童以及学习的未来”学术论坛,2003年。papali&olds,humandevelopment。人类发展(发展心理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