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左岸读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赞美鼓励是人们收到的最好的礼物,那么批评对很多人来说却是受不了的,但你会发现你运气好一点的话,你收到的赞美和批评是差不多的。尽管大家批评不爱听,不可否认的是没有批评地指出错误(尤其是一些重大错误)常常会导致人生的失败,我们不能希望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是婉转的,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如果正确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下面是李笑来老师的正确理解、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批评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件坏事。
批评很少来自朋友。一方面这是因为朋友通常会顾及对方的感受而尽量回避当面批评,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人在交朋友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回避那些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抑或会有意无意地疏远曾经批评自己的人。偶尔的情况下,朋友会提出中肯的批评,而被批评者通常相对容易接受,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他既然能够交到那种在必要的时候当面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那么他本身的性格中就具备认真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特质。
来自陌生人的批评,相对来看很可能最容易对其视而不见。这也许是因为陌生人与自己的关系最少,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同时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的名声越大越在意公众评价的原因之一,因为名声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陌生人的评价可能就从一个极端到达另外一个极端——对爱惜自己名声的人来说,陌生人的评价可能最重要。
理论上来讲,几乎每个人都懂得批评的价值,但实际行动上,接受批评要多难就有多难——把想法转换为相应的行动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对长期通过“从行动中获得想法”而进化的人类来说更是如此,尽管人类好像是最“高级”的动物。
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叛逆期”期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拒绝接受父母的批评,甚至与父母的批评对着干。这不是坏事儿,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必经的、不可或缺的阶段。然而,这个阶段太长,甚至延伸到一生的长度,显然是不合适的、不适合一个人正常进化的现象。
几乎所有成年人都会在一定的年龄段之后产生这样的感受“原来他们(长辈)说的真的是很有道理的,要是早知道就好了”进而对很多过往被他们认为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的东西产生认同感。有些时候是这些人太过脆弱,最终屈服于社会的压力、生活的艰难,于是接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放中间”之类的混帐观念;但更多的时候,成年之后的反思往往真的是对过往随便回避、反驳、拒绝接受批评的懊悔。
在正常情况下,工作岗位中来自领导的批评相对来看可能最有价值,但几乎99%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拒绝接受批评。当然,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即刻开始辩解——就是人们常说的“找借口”辩解的欲望是那么强烈乃至于在那一瞬间被批评者会使尽浑身解数去找借口,力图使自己的错误显得情有可原、合情合理。而这种行为会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不断被强化,进而使一个人“拒绝成长”甚至可以严重一点地说,就是“拒绝进化”有趣的是,这种人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其原因也许在于大多数人都害怕犯错,讨厌批评,所以善于自我辩解的人往往在团队之中更容易获得大量的共鸣。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种习惯会使一个人成为团队中的害群之马,最终团队将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必须将其剔除。长远来看,如果这种人真的最终有机会了解自己因为拒绝接受批评而失去的究竟是什么的话(其实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因为他正是因为不懂得反思才拒绝接受批评),那么他将像那些在许多年之后才发现父母说的话很有道理的人一样悔之晚矣。
沟通是成本巨大的,教育费用是昂贵的。父... -->>
如果赞美鼓励是人们收到的最好的礼物,那么批评对很多人来说却是受不了的,但你会发现你运气好一点的话,你收到的赞美和批评是差不多的。尽管大家批评不爱听,不可否认的是没有批评地指出错误(尤其是一些重大错误)常常会导致人生的失败,我们不能希望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是婉转的,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如果正确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下面是李笑来老师的正确理解、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批评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件坏事。
批评很少来自朋友。一方面这是因为朋友通常会顾及对方的感受而尽量回避当面批评,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人在交朋友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回避那些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抑或会有意无意地疏远曾经批评自己的人。偶尔的情况下,朋友会提出中肯的批评,而被批评者通常相对容易接受,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他既然能够交到那种在必要的时候当面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那么他本身的性格中就具备认真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特质。
来自陌生人的批评,相对来看很可能最容易对其视而不见。这也许是因为陌生人与自己的关系最少,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同时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的名声越大越在意公众评价的原因之一,因为名声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陌生人的评价可能就从一个极端到达另外一个极端——对爱惜自己名声的人来说,陌生人的评价可能最重要。
理论上来讲,几乎每个人都懂得批评的价值,但实际行动上,接受批评要多难就有多难——把想法转换为相应的行动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对长期通过“从行动中获得想法”而进化的人类来说更是如此,尽管人类好像是最“高级”的动物。
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叛逆期”期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拒绝接受父母的批评,甚至与父母的批评对着干。这不是坏事儿,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必经的、不可或缺的阶段。然而,这个阶段太长,甚至延伸到一生的长度,显然是不合适的、不适合一个人正常进化的现象。
几乎所有成年人都会在一定的年龄段之后产生这样的感受“原来他们(长辈)说的真的是很有道理的,要是早知道就好了”进而对很多过往被他们认为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的东西产生认同感。有些时候是这些人太过脆弱,最终屈服于社会的压力、生活的艰难,于是接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放中间”之类的混帐观念;但更多的时候,成年之后的反思往往真的是对过往随便回避、反驳、拒绝接受批评的懊悔。
在正常情况下,工作岗位中来自领导的批评相对来看可能最有价值,但几乎99%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拒绝接受批评。当然,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即刻开始辩解——就是人们常说的“找借口”辩解的欲望是那么强烈乃至于在那一瞬间被批评者会使尽浑身解数去找借口,力图使自己的错误显得情有可原、合情合理。而这种行为会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不断被强化,进而使一个人“拒绝成长”甚至可以严重一点地说,就是“拒绝进化”有趣的是,这种人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其原因也许在于大多数人都害怕犯错,讨厌批评,所以善于自我辩解的人往往在团队之中更容易获得大量的共鸣。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种习惯会使一个人成为团队中的害群之马,最终团队将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必须将其剔除。长远来看,如果这种人真的最终有机会了解自己因为拒绝接受批评而失去的究竟是什么的话(其实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因为他正是因为不懂得反思才拒绝接受批评),那么他将像那些在许多年之后才发现父母说的话很有道理的人一样悔之晚矣。
沟通是成本巨大的,教育费用是昂贵的。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