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罢相 (1/2)
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嬴政亲政,作为大王的嬴政确实忙了起来。尤其是现在,一大批的朝廷官员被砍头、流放、免职,还有一批楚系宗亲被灭门,大大小小空出来了二百多个官位。此时秦国的官制,官员们虽然不能完全说是一根萝卜一个坑,每一个都不可或缺,但毕竟冗余度还是相当低的,一下子少了这二百人,朝中的很多事还真是运转不开。
将重要的位置尽快补上,是嬴政的当务之急。不过,要把这二百个官位补完全,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百个位置,要涉及到七八百人的升迁、调动、考核和推荐。本身就是一个不小工作量,况且其中还涉及到了人员派系的利益和纠缠。
相国吕不韦的人马,在这次朝局动荡中,几乎没受到什么损失。如今一下子空出这么多位置,吕不韦自然想再多安放一些自己赏识的人物。他是相国,本来就是百官之长,统带百官。按说要安插自己人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次,吕不韦却很是不如意,因为昌平君作为御史大夫、副相,给吕不韦添了不少的麻烦,每当吕不韦提出一个人选,昌平君那里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然后又会推出一个新人选。
两人之间的争执不断,这让吕不韦很是有点束手束脚。
单是一个昌平君,吕不韦还无所谓,关键是大王嬴政的态度和以前不一样了。
放在以前,只要朝臣之间意见不一,吕不韦作为相国,基本上是一言而决,不管是赵太后、华阳太后还是大王嬴政,都会很尊重吕不韦的意见和态度。可现在不同了,赵太后被流放到了雍城安置,华阳太后在深宫不再出头,最后拍板的是已经亲政的大王嬴政。
在吕不韦眼里,再也看不到原先那位言必称仲父、彬彬有礼一派谦恭的大王了。经过这次平叛的洗礼,如今的嬴政已经褪去了青涩和那一点点稚气,变的锐利而果决。虽然当朝臣有所争执的时候,嬴政往往极有主见的一言而决,毫不拖泥带水。就连很多原本是相国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嬴政都驳回了吕不韦的意见,一点也没有顾忌他作为一个相国的权威和情面。
这让吕不韦很受伤!
吕不韦执政这么多年,在朝廷列卿中,真正他自己安插的私人并没有几个,选用的大部分是功勋老臣,以前的时候,这些人是唯相国马首是瞻。现在大王对吕不韦不再是那么言听计从,这些人对吕不韦的态度也变的微妙起来。再加上昌平君的有意无意的作对,很多时候,吕不韦对朝局、人事的把握都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对于这个事情,舍人李斯看得比吕不韦要明白的多,李斯对吕不韦道:“君侯执掌大政十几年,爵封文信侯,享封洛阳十万户,身居相国高位,大王尊为仲父。权势富贵一时无二。有道是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君侯智谋深沉,岂不知急流勇退之道乎?”
吕不韦听了李斯的话,沉思半晌,叹了口气,道:“我非不知急流勇退之道,只是当初受和先王恩义深重,托以孤幼。而今大乱刚平,不忍心猝然弃之不顾罢了!”
李斯大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大王嬴政和庄襄王大不相同。庄襄王身为安国君中子,秉性平和仁厚,以吕不韦有谋国之功,托以国政,吕不韦当仁不让,大权独揽并没有错,但现在的大王一直可就不一样了。嬴政幼年在邯郸多经苦难,养就隐忍果决的秉性,如今亲政,又经了一番刀兵。只怕更加的孤犟刚严,势必要亲力亲为,乾纲独断,很难再让吕不韦像以前一样大权独揽。
况且这次事变,吕不韦的选择和做法,得罪了华阳太后和昌平君等人,虽然这次昌文君身死,一批楚系宗亲在事变中被杀,楚系宗亲力量被砍掉了不少,但华阳太后还在,昌平君还在。楚系实力仍然不可小觑。这两位要是和吕不韦作对,吕不韦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应付。
对于吕不韦来说,与其在朝中硬撑,还不如早作安排,功成身退,退出朝局。这样一来,给昌平君让开了向上的道路,遂了楚系掌握朝政的心愿,吕不韦既然不在朝中碍事,那以华阳和昌平君的政治眼光手腕,也绝不会再去翻什么旧账,对吕不韦死缠烂打。
而吕不韦主动让贤,则又是为大王自己革新朝政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吕不韦如此识大体,知进退,又有以前的功德在,大王嬴政自然要尊宠更甚才能不让别人说他刻薄寡恩。如此一来,吕不韦退可悠然林下,富贵终老,进可伺机而动,一旦朝局有变,依然可卷土重来。
&nb... -->>
嬴政亲政,作为大王的嬴政确实忙了起来。尤其是现在,一大批的朝廷官员被砍头、流放、免职,还有一批楚系宗亲被灭门,大大小小空出来了二百多个官位。此时秦国的官制,官员们虽然不能完全说是一根萝卜一个坑,每一个都不可或缺,但毕竟冗余度还是相当低的,一下子少了这二百人,朝中的很多事还真是运转不开。
将重要的位置尽快补上,是嬴政的当务之急。不过,要把这二百个官位补完全,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百个位置,要涉及到七八百人的升迁、调动、考核和推荐。本身就是一个不小工作量,况且其中还涉及到了人员派系的利益和纠缠。
相国吕不韦的人马,在这次朝局动荡中,几乎没受到什么损失。如今一下子空出这么多位置,吕不韦自然想再多安放一些自己赏识的人物。他是相国,本来就是百官之长,统带百官。按说要安插自己人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次,吕不韦却很是不如意,因为昌平君作为御史大夫、副相,给吕不韦添了不少的麻烦,每当吕不韦提出一个人选,昌平君那里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然后又会推出一个新人选。
两人之间的争执不断,这让吕不韦很是有点束手束脚。
单是一个昌平君,吕不韦还无所谓,关键是大王嬴政的态度和以前不一样了。
放在以前,只要朝臣之间意见不一,吕不韦作为相国,基本上是一言而决,不管是赵太后、华阳太后还是大王嬴政,都会很尊重吕不韦的意见和态度。可现在不同了,赵太后被流放到了雍城安置,华阳太后在深宫不再出头,最后拍板的是已经亲政的大王嬴政。
在吕不韦眼里,再也看不到原先那位言必称仲父、彬彬有礼一派谦恭的大王了。经过这次平叛的洗礼,如今的嬴政已经褪去了青涩和那一点点稚气,变的锐利而果决。虽然当朝臣有所争执的时候,嬴政往往极有主见的一言而决,毫不拖泥带水。就连很多原本是相国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嬴政都驳回了吕不韦的意见,一点也没有顾忌他作为一个相国的权威和情面。
这让吕不韦很受伤!
吕不韦执政这么多年,在朝廷列卿中,真正他自己安插的私人并没有几个,选用的大部分是功勋老臣,以前的时候,这些人是唯相国马首是瞻。现在大王对吕不韦不再是那么言听计从,这些人对吕不韦的态度也变的微妙起来。再加上昌平君的有意无意的作对,很多时候,吕不韦对朝局、人事的把握都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对于这个事情,舍人李斯看得比吕不韦要明白的多,李斯对吕不韦道:“君侯执掌大政十几年,爵封文信侯,享封洛阳十万户,身居相国高位,大王尊为仲父。权势富贵一时无二。有道是物极必反,盛极则衰。君侯智谋深沉,岂不知急流勇退之道乎?”
吕不韦听了李斯的话,沉思半晌,叹了口气,道:“我非不知急流勇退之道,只是当初受和先王恩义深重,托以孤幼。而今大乱刚平,不忍心猝然弃之不顾罢了!”
李斯大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大王嬴政和庄襄王大不相同。庄襄王身为安国君中子,秉性平和仁厚,以吕不韦有谋国之功,托以国政,吕不韦当仁不让,大权独揽并没有错,但现在的大王一直可就不一样了。嬴政幼年在邯郸多经苦难,养就隐忍果决的秉性,如今亲政,又经了一番刀兵。只怕更加的孤犟刚严,势必要亲力亲为,乾纲独断,很难再让吕不韦像以前一样大权独揽。
况且这次事变,吕不韦的选择和做法,得罪了华阳太后和昌平君等人,虽然这次昌文君身死,一批楚系宗亲在事变中被杀,楚系宗亲力量被砍掉了不少,但华阳太后还在,昌平君还在。楚系实力仍然不可小觑。这两位要是和吕不韦作对,吕不韦还真没什么好办法应付。
对于吕不韦来说,与其在朝中硬撑,还不如早作安排,功成身退,退出朝局。这样一来,给昌平君让开了向上的道路,遂了楚系掌握朝政的心愿,吕不韦既然不在朝中碍事,那以华阳和昌平君的政治眼光手腕,也绝不会再去翻什么旧账,对吕不韦死缠烂打。
而吕不韦主动让贤,则又是为大王自己革新朝政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吕不韦如此识大体,知进退,又有以前的功德在,大王嬴政自然要尊宠更甚才能不让别人说他刻薄寡恩。如此一来,吕不韦退可悠然林下,富贵终老,进可伺机而动,一旦朝局有变,依然可卷土重来。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