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论政(四) (2/2)
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如今要化胡为夏,那就要主动出击,针对其部落进行突击,斩杀其豪帅首领,而将其部落民众,南迁到燕国境内,教以农耕,编为庶民。也就是说,不以夺占土地为目标,而是以掳掠部民百姓为目标。
燕国辽东之地,虽然也是苦寒,但比起东胡之地,还是温暖肥沃的多,这些部民一旦南迁,只需有一两年的功夫,就可安居下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有意的教化培育,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同化为燕人。这样,数年之内,燕国就可以增加几十万的精壮。人多了,生产自然就更多,钱粮也会增加不少。
另外,燕国北五郡,长城数千里,占用了不少的精壮和驻军,用于防范东胡诸族的袭扰。如果燕国主动出击,不断把胡族内迁,一来东胡势力自然会不断消弱,二来随着人口的减少,大漠草原之上人烟越发的稀少,部民生存的空间也随之扩大,东胡诸族的南侵自然也就少了。燕国耗在长城防守的人力物资,也就可以省下很大一部分,增加了可以用来对抗诸侯的本钱。
至于华胡之辨,东胡诸族能否很快被同化,会不会形成不但没有同化了诸胡,反而成了引狼入室的局面。在张耳赵午等人看来,快速同化是一定的,绝不存在问题,因为这华胡之分,原本就不是人有什么不同,不过是生活习俗和信奉不同罢了。当初周武王封建诸侯,这各诸侯之间,还不是遍布夷狄蛮戎?如今这些夷狄蛮戎何在?不都是成为各国诸侯的子民了么?
这华胡之防,原本就是存在于各诸侯权贵的思想意识之中罢了,对于一个普通庶民,是华、是胡、是戎狄蛮夷,其实没有任何的区别。置于华夏,受华夏之教,则是华夏子民,置于诸胡,受其部落大人所领,茹毛饮血,则是诸胡。只要去其首领,将其民内迁,稍加教化,那一定很快就可化为华夏之民。
姬丹听了,不置可否,只是问道:“如今我大燕,精兵数万,以长城为依托,方能使东胡不侵,如今卿要举兵北上,岂不是更要大耗国力?如此岂不是给诸侯以可趁之机?”
贯高接过话来,对太子和众人道:“不然,举兵北上,无需多兵!”
贯高分析道:东胡诸族的民众和燕国的民众不同。燕国民众,多是以农耕为生,即便半农半牧,也都是定居下来。而东胡诸族,多是以部落为群,根据水草气候,分散游牧。如果燕国大军出击,攻伐东胡,这大军行动,中原多是步卒,最多是车骑,行动起来实在迟缓,一旦北上,只怕还没走到,那些东胡诸族发现力不可敌,为了避免损失,早就迁移的走了。燕国最后最好不过是和当初一样,空夺其地。
而且,一旦燕军北上消息传开,东胡诸族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东胡王自然要集结力量进行反击。东胡人自幼生长在马背之上,习惯骑乘,战马又多,行动快捷飘忽。燕国大军,乃是外境作战,又是草原大漠之地,兵马钱粮消耗巨大。攻,又打不着,退就有可能被人所趁。如此进进退失据。反倒是惹祸。
所以燕军要攻击东胡,只能师从胡人长技。用人数不多的精锐之兵,也组成以战马为主的骑兵,不与东胡大军正面对抗,而是偷袭攻击其分散部落。
东胡虽强,但具体到某一个部落,其实力并不如何,部落游牧,毕竟其家小牲口俱在,行动不会太快。这样燕军在每一个局部,都是以强击弱,以大击小,又是以快对慢,自然胜算多多。而且以战养战,靠抢夺的牲畜皮毛,不用太多的钱粮,就足以供养和赏赐这些敢战之士!
++++++++++++++++++++++++++++++++++++
求红票,更求收藏,各位兄弟支持一下,千万收藏一下哈!(未完待续)
了。如今要化胡为夏,那就要主动出击,针对其部落进行突击,斩杀其豪帅首领,而将其部落民众,南迁到燕国境内,教以农耕,编为庶民。也就是说,不以夺占土地为目标,而是以掳掠部民百姓为目标。
燕国辽东之地,虽然也是苦寒,但比起东胡之地,还是温暖肥沃的多,这些部民一旦南迁,只需有一两年的功夫,就可安居下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有意的教化培育,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同化为燕人。这样,数年之内,燕国就可以增加几十万的精壮。人多了,生产自然就更多,钱粮也会增加不少。
另外,燕国北五郡,长城数千里,占用了不少的精壮和驻军,用于防范东胡诸族的袭扰。如果燕国主动出击,不断把胡族内迁,一来东胡势力自然会不断消弱,二来随着人口的减少,大漠草原之上人烟越发的稀少,部民生存的空间也随之扩大,东胡诸族的南侵自然也就少了。燕国耗在长城防守的人力物资,也就可以省下很大一部分,增加了可以用来对抗诸侯的本钱。
至于华胡之辨,东胡诸族能否很快被同化,会不会形成不但没有同化了诸胡,反而成了引狼入室的局面。在张耳赵午等人看来,快速同化是一定的,绝不存在问题,因为这华胡之分,原本就不是人有什么不同,不过是生活习俗和信奉不同罢了。当初周武王封建诸侯,这各诸侯之间,还不是遍布夷狄蛮戎?如今这些夷狄蛮戎何在?不都是成为各国诸侯的子民了么?
这华胡之防,原本就是存在于各诸侯权贵的思想意识之中罢了,对于一个普通庶民,是华、是胡、是戎狄蛮夷,其实没有任何的区别。置于华夏,受华夏之教,则是华夏子民,置于诸胡,受其部落大人所领,茹毛饮血,则是诸胡。只要去其首领,将其民内迁,稍加教化,那一定很快就可化为华夏之民。
姬丹听了,不置可否,只是问道:“如今我大燕,精兵数万,以长城为依托,方能使东胡不侵,如今卿要举兵北上,岂不是更要大耗国力?如此岂不是给诸侯以可趁之机?”
贯高接过话来,对太子和众人道:“不然,举兵北上,无需多兵!”
贯高分析道:东胡诸族的民众和燕国的民众不同。燕国民众,多是以农耕为生,即便半农半牧,也都是定居下来。而东胡诸族,多是以部落为群,根据水草气候,分散游牧。如果燕国大军出击,攻伐东胡,这大军行动,中原多是步卒,最多是车骑,行动起来实在迟缓,一旦北上,只怕还没走到,那些东胡诸族发现力不可敌,为了避免损失,早就迁移的走了。燕国最后最好不过是和当初一样,空夺其地。
而且,一旦燕军北上消息传开,东胡诸族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东胡王自然要集结力量进行反击。东胡人自幼生长在马背之上,习惯骑乘,战马又多,行动快捷飘忽。燕国大军,乃是外境作战,又是草原大漠之地,兵马钱粮消耗巨大。攻,又打不着,退就有可能被人所趁。如此进进退失据。反倒是惹祸。
所以燕军要攻击东胡,只能师从胡人长技。用人数不多的精锐之兵,也组成以战马为主的骑兵,不与东胡大军正面对抗,而是偷袭攻击其分散部落。
东胡虽强,但具体到某一个部落,其实力并不如何,部落游牧,毕竟其家小牲口俱在,行动不会太快。这样燕军在每一个局部,都是以强击弱,以大击小,又是以快对慢,自然胜算多多。而且以战养战,靠抢夺的牲畜皮毛,不用太多的钱粮,就足以供养和赏赐这些敢战之士!
++++++++++++++++++++++++++++++++++++
求红票,更求收藏,各位兄弟支持一下,千万收藏一下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