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清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国公爷真这么说?”
“卑下不敢欺瞒伯爷。”
沈瑄拿给魏国公看的?
捏了捏鼻根,一时间,实在猜不透他的用意。正如当初他送给自己一个空匣子,自己也猜测了多种可能,事后证明,同国公爷的真实意图完全背道而驰。
不过,沈瑄不会害他。
这一点,孟清和始终坚信。
挥手令亲卫退下,孟清和又拿起信纸仔细看了一遍,心头一动,再翻开朱高煦的来信,两相比较,脑海里隐约闪过一个模糊的念头,顿时一凛。
告知兵仗局,按魏国公所言行事……上报天子?
孟清和猛然起身,握着双手在室内踱步。
莫非是在提醒他,朝中又有人要找他麻烦,盯准的就是火器?
希望是自己多心,但多心总比事到临头手忙脚乱的好。
又仔细看过两封来信,更深的意思,他暂且猜不出,但提醒他将大宁制造火铳,改进制铁之法上报天子,绝对没错的。
兵仗局,顺天府。
白彦回,魏国公。
大宁,南京。
制造鸟铳一事,在杂造局里不是机密,传入京城却不会这么快。
会是锦衣卫?孟清和摇摇头,如果真是锦衣卫,此刻驾帖早上门了。
孟清和停下脚步,磨了磨槽牙,到底是谁想找他麻烦,还真不好猜。
大宁是块肥肉,毋庸置疑。
宁王朱权被安置到南昌之后,大宁并未设立布政使司,也没有按察使司,政-务-军-务-皆由大宁都指挥使司管辖。
以往,大宁荒凉,时常要靠朝廷周济,自然无人关注。
如今大宁开互市,大规模开垦荒田,鼓励边民放牧,同归附部落和女真贸易,日渐富裕,粮税堪称北疆之首,有人想摘果子,不稀奇。
理由也很正当,天子要迁都北京,大宁不再只是边塞要冲,更是北方经济要地,只设立都指挥使司,一切实行-军-管,不合适。
之前,朝廷隐隐有风声传出,要在大宁设立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由南京直接派人。
孟清和并不抵触,真要来,他接着就是。
天子迁都之后,曾为北平行都司的大宁自然不能全部掌控在武将手中,朱棣本人也不会乐意。
只是他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而且,对方的目的恐怕不只是在大宁新设衙门,派遣官员,之前在大宁说一不二的都指挥使司,才是最终要下手的目标。
想想也对,不把大宁都指挥使司打趴下,即便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设立,也是个橡皮擦的职能,无论是想大展拳脚为国效力,还是浑水摸鱼多捞些好处,都无法得偿所愿。
要达到目的,必须设法削弱大宁都指挥使司的权力,如果能将管事的拉下来几个,那就更好了。
孟清和目标最大,想扳倒大宁都司,想忽略他都不可能。
大宁的发展着实是太快了,单以都司管理,的确有些力不从心。设立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是必然。有人就是抓住了这点,才会有恃无恐。涉及到天子之意,便是朱高煦兄弟和沈瑄都无法在明面上帮忙。
孟清和觉得憋闷,却也无法,皇-权-时代,这就是现实。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拿上鸟铳的图纸,到北京兵仗局临时设立在大宁的衙门走一趟。
图纸到了兵仗局,肯定是要不回来了。但先保存自己,不给别人找麻烦的借口,才是上策。
“来人!”
就在孟清和策马赶往兵仗局,计划同白彦回白公公进行友好会晤的同时,一封弹劾大宁镇守及大宁都司的奏疏,已经通政使司封存,送入了皇宫。
奉天殿西暖阁内,朱棣一身明黄色常服,坐在御案之后。
翻开放在上方的一封奏疏,一目十行的看过,面色一沉。
“侯显。”
“奴婢在。”
“今天,司礼监是哪个当值?”
侯显顿了两秒,回道:“回陛下,是卫荣。”
“金陵的?”
“陛下,是王府旧人。”
“王府出来的?”朱棣冷笑,“忠心没有,能耐倒是不小。”
这话不对。
侯显躬着身,不敢接话,瞄一眼天子手里的奏疏,心中有了猜测。若真如此,当真是胆大包天,活够了。
“你去,把卫荣给朕叫来,朕有话问他。”
“奴婢遵命。”
侯显退出暖阁,带着两个小太监,就找到了卫荣当值的阁房。
“卫掌印,天子宣召,和咱家走吧。”
卫荣手一抖,表面故作镇定,心中却打起了鼓。
莫不是,被发现了?
他只是将通政使司送来的奏疏换了个前后,平日里天子也不会计较这个,难道……想起文渊阁给他传信的笔吏,再看侯显的样子,卫荣终于意识到,收的那几锭银子,怕是会成了他的催命符。
“侯公公,天子那里……”
卫荣陪着笑脸,想从侯显嘴里探一探消息,侯显压根不理他,走在前边,头也不回。卫掌印嘴里暗骂,脚下却要快步跟上。一路到了西暖阁,别说侯显,就是跟着他的两个小宦官,也是一言不发。
“陛下,卫荣带到。”
“让他给朕滚进来!”
怒喝从暖阁内传出,卫荣当即脚软了。
最后,是侯显架着他进了暖阁,跪地叩头,一封奏疏劈头盖脸砸下来。
“说!”
朱棣也不说原因,只让卫荣自己说。
卫荣颤抖着身子,看到奏疏上不甚明显的标记,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这封奏疏,恰是弹劾孟清和那封,原本该放在最下,却被卫荣动手,放到了第三封。
第一封,是从安南送回的消息,第二封,是河南山东州县发天灾之事,第三封,便是弹劾大宁的奏疏。
收买卫荣的人,也算是用心良苦。
不说能把准朱棣的脉,也对他的性格了解五六分。
有了前两封奏疏打底,朱棣的心情定然不会好,再看到大宁的种种不法,欺君罔上,定是会火冒三丈。
拥有权力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被觊觎权力。
弹劾大宁都司-私-设-刑-堂,擅役边民,虚报屯田开荒之数,欺君罔上。大宁镇守罔顾礼法,私造火器,截留税收,结交鞑子,图谋不轨。
每一条,都能轻易燃起朱棣的火气。
朱棣果然喷火了,但喷火的对象,却不是孟清和和大宁都司,正相反,是出头弹劾大宁的礼部尚书,以及收买卫荣,私窥圣意的朝中大臣!
“好,当真很好。”朱棣怒极,“拉他下去,朕不想再见到他。”
“奴婢遵命。”
卫荣被堵住嘴,一声饶命没能出口,或许该说,永远不能出口了。
“宣锦衣卫指挥使杨铎。”朱棣靠在龙椅上,一声冷笑,他的确有意在大宁设立布政使司,有人却想借他的手,扳倒大宁都司,谋取私利。
“当朕是傻子吗?”
朱家人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优点,护短。
沈瑄是朱棣的义子,是在朱棣身边长大的,孟清和同沈瑄关系不一般,自然而然,也更被划拉到朱棣的护短范围之内。
这并非意味着朱棣对大宁-私-造-火器一事不予追究,但在他的观念中,这属于朱家内部问题,旁人敢插手,借题发挥,就别怪他抄刀子砍人了。
”
“国公爷真这么说?”
“卑下不敢欺瞒伯爷。”
沈瑄拿给魏国公看的?
捏了捏鼻根,一时间,实在猜不透他的用意。正如当初他送给自己一个空匣子,自己也猜测了多种可能,事后证明,同国公爷的真实意图完全背道而驰。
不过,沈瑄不会害他。
这一点,孟清和始终坚信。
挥手令亲卫退下,孟清和又拿起信纸仔细看了一遍,心头一动,再翻开朱高煦的来信,两相比较,脑海里隐约闪过一个模糊的念头,顿时一凛。
告知兵仗局,按魏国公所言行事……上报天子?
孟清和猛然起身,握着双手在室内踱步。
莫非是在提醒他,朝中又有人要找他麻烦,盯准的就是火器?
希望是自己多心,但多心总比事到临头手忙脚乱的好。
又仔细看过两封来信,更深的意思,他暂且猜不出,但提醒他将大宁制造火铳,改进制铁之法上报天子,绝对没错的。
兵仗局,顺天府。
白彦回,魏国公。
大宁,南京。
制造鸟铳一事,在杂造局里不是机密,传入京城却不会这么快。
会是锦衣卫?孟清和摇摇头,如果真是锦衣卫,此刻驾帖早上门了。
孟清和停下脚步,磨了磨槽牙,到底是谁想找他麻烦,还真不好猜。
大宁是块肥肉,毋庸置疑。
宁王朱权被安置到南昌之后,大宁并未设立布政使司,也没有按察使司,政-务-军-务-皆由大宁都指挥使司管辖。
以往,大宁荒凉,时常要靠朝廷周济,自然无人关注。
如今大宁开互市,大规模开垦荒田,鼓励边民放牧,同归附部落和女真贸易,日渐富裕,粮税堪称北疆之首,有人想摘果子,不稀奇。
理由也很正当,天子要迁都北京,大宁不再只是边塞要冲,更是北方经济要地,只设立都指挥使司,一切实行-军-管,不合适。
之前,朝廷隐隐有风声传出,要在大宁设立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由南京直接派人。
孟清和并不抵触,真要来,他接着就是。
天子迁都之后,曾为北平行都司的大宁自然不能全部掌控在武将手中,朱棣本人也不会乐意。
只是他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而且,对方的目的恐怕不只是在大宁新设衙门,派遣官员,之前在大宁说一不二的都指挥使司,才是最终要下手的目标。
想想也对,不把大宁都指挥使司打趴下,即便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设立,也是个橡皮擦的职能,无论是想大展拳脚为国效力,还是浑水摸鱼多捞些好处,都无法得偿所愿。
要达到目的,必须设法削弱大宁都指挥使司的权力,如果能将管事的拉下来几个,那就更好了。
孟清和目标最大,想扳倒大宁都司,想忽略他都不可能。
大宁的发展着实是太快了,单以都司管理,的确有些力不从心。设立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是必然。有人就是抓住了这点,才会有恃无恐。涉及到天子之意,便是朱高煦兄弟和沈瑄都无法在明面上帮忙。
孟清和觉得憋闷,却也无法,皇-权-时代,这就是现实。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拿上鸟铳的图纸,到北京兵仗局临时设立在大宁的衙门走一趟。
图纸到了兵仗局,肯定是要不回来了。但先保存自己,不给别人找麻烦的借口,才是上策。
“来人!”
就在孟清和策马赶往兵仗局,计划同白彦回白公公进行友好会晤的同时,一封弹劾大宁镇守及大宁都司的奏疏,已经通政使司封存,送入了皇宫。
奉天殿西暖阁内,朱棣一身明黄色常服,坐在御案之后。
翻开放在上方的一封奏疏,一目十行的看过,面色一沉。
“侯显。”
“奴婢在。”
“今天,司礼监是哪个当值?”
侯显顿了两秒,回道:“回陛下,是卫荣。”
“金陵的?”
“陛下,是王府旧人。”
“王府出来的?”朱棣冷笑,“忠心没有,能耐倒是不小。”
这话不对。
侯显躬着身,不敢接话,瞄一眼天子手里的奏疏,心中有了猜测。若真如此,当真是胆大包天,活够了。
“你去,把卫荣给朕叫来,朕有话问他。”
“奴婢遵命。”
侯显退出暖阁,带着两个小太监,就找到了卫荣当值的阁房。
“卫掌印,天子宣召,和咱家走吧。”
卫荣手一抖,表面故作镇定,心中却打起了鼓。
莫不是,被发现了?
他只是将通政使司送来的奏疏换了个前后,平日里天子也不会计较这个,难道……想起文渊阁给他传信的笔吏,再看侯显的样子,卫荣终于意识到,收的那几锭银子,怕是会成了他的催命符。
“侯公公,天子那里……”
卫荣陪着笑脸,想从侯显嘴里探一探消息,侯显压根不理他,走在前边,头也不回。卫掌印嘴里暗骂,脚下却要快步跟上。一路到了西暖阁,别说侯显,就是跟着他的两个小宦官,也是一言不发。
“陛下,卫荣带到。”
“让他给朕滚进来!”
怒喝从暖阁内传出,卫荣当即脚软了。
最后,是侯显架着他进了暖阁,跪地叩头,一封奏疏劈头盖脸砸下来。
“说!”
朱棣也不说原因,只让卫荣自己说。
卫荣颤抖着身子,看到奏疏上不甚明显的标记,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这封奏疏,恰是弹劾孟清和那封,原本该放在最下,却被卫荣动手,放到了第三封。
第一封,是从安南送回的消息,第二封,是河南山东州县发天灾之事,第三封,便是弹劾大宁的奏疏。
收买卫荣的人,也算是用心良苦。
不说能把准朱棣的脉,也对他的性格了解五六分。
有了前两封奏疏打底,朱棣的心情定然不会好,再看到大宁的种种不法,欺君罔上,定是会火冒三丈。
拥有权力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被觊觎权力。
弹劾大宁都司-私-设-刑-堂,擅役边民,虚报屯田开荒之数,欺君罔上。大宁镇守罔顾礼法,私造火器,截留税收,结交鞑子,图谋不轨。
每一条,都能轻易燃起朱棣的火气。
朱棣果然喷火了,但喷火的对象,却不是孟清和和大宁都司,正相反,是出头弹劾大宁的礼部尚书,以及收买卫荣,私窥圣意的朝中大臣!
“好,当真很好。”朱棣怒极,“拉他下去,朕不想再见到他。”
“奴婢遵命。”
卫荣被堵住嘴,一声饶命没能出口,或许该说,永远不能出口了。
“宣锦衣卫指挥使杨铎。”朱棣靠在龙椅上,一声冷笑,他的确有意在大宁设立布政使司,有人却想借他的手,扳倒大宁都司,谋取私利。
“当朕是傻子吗?”
朱家人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优点,护短。
沈瑄是朱棣的义子,是在朱棣身边长大的,孟清和同沈瑄关系不一般,自然而然,也更被划拉到朱棣的护短范围之内。
这并非意味着朱棣对大宁-私-造-火器一事不予追究,但在他的观念中,这属于朱家内部问题,旁人敢插手,借题发挥,就别怪他抄刀子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