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飞云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起来,高兴道:“姚法师从各地召来散落门人不下两千,个个都有一身好武艺,平日可充当各营教头,战时便是以一当十的精锐。加上又是出家人,平日往来也无人怀疑,日后定是一支奇兵!”
云霄明白过来,多半是朱元璋资助道衍寻找散落各地的南少林门人,又承诺日后重建南少林,这才让道衍有了投效的意思。于是试探地问道:“姚法师”
道衍微微颔首道:“小僧俗家姓姚,自名广孝。如今参与俗事,再用法号恐怕不适,故而换用俗名。”
要说朱元璋对和尚这一高尚的职业还是很有代入感的,看到同行自然也会亲切许多,原先启用僧道效力的心思也活泛了不少。而道衍则因为云霄在大都的指点,也明白了要想兴盛佛门,光靠江湖打打杀杀不行,靠那些善男信女的布施不行,整天端着破钵盂化缘更不行,唯一可行的,就是如同历代国教一般,从帝王将相上下功夫。所以,同样是和尚堆里走出来的朱元璋就成了道衍的最佳选择,同样,不受读书人待见又看不起读书人的朱元璋也正在积极寻找自己问鼎天下的法理依据。除了拼命拉拢士子集团之外,朱元璋连商人集团也不放过,现在宗教势力和江湖势力也自己送上门来了,怎么可能不接纳?
何况,道衍用最直白的方式把朱元璋征服:读书人怎么了?他们的圣人教化只能教化读书识字的人,天下认识字的能有几个?而普天之下数以千万计的文盲靠谁教化?还不是得靠咱们光头?几场法会下来,就算朱元璋是杀人魔王,在百姓口中也变成慈悲长老了,哪个读书人再敢说朱元璋的不是,就先被百姓咬死。而自诩得民心的读书人,往往最容易跟着民心的大方向走,毕竟他们的名气也是要靠百姓支持的。
道衍的建议让朱元璋很爽,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登基的气氛。因此,话语权和舆论导向就尤为重要。同时,道衍更是建议他做一些争取舆论的先期工作。
比如,镇压一批鞑子贵族和“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当然,民愤极大的取舍标准是这个人肥不肥。有了目标之后就先发动百姓揭露这些人的“罪恶史”接着自然就是在百姓的呼声中砍头抄家,再给百姓们分田分地分钱分粮,至于这些人到底犯过什么罪并不重要,想要办你,罗织罪名还是很容易的,何况有那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在那儿,没罪也是有罪。这样一来,就算是再善良的百姓,也只能跟着朱元璋一条道走到黑了。
再比如,扶植一批以前混得不好的地主乡绅,多给点好处。这样也可以让多数家里有余财的人放心,特别是让那些受排挤的小地主有了盼头。商人也是要拉拢的,这一点朱元璋一直在做,而且做得非常好。朱元璋自己也意识到,若是自己还像陈友谅那样,只顾拉拢士子、官僚这些上层建筑而忽视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那自己的下场恐怕不会比陈友谅好到哪儿去。
应该说,朱元璋抓住了造反者最根本的东西:有明确的纲领和远期目标,善于给百姓规划一个宏伟蓝图;把军队死死抓在自己手中;有一个分工协作效率不低的严密组织;充分照顾各阶层的利益,尽可能地拉拢盟友;一段时期只确定一个重点打击对象,在缩小自己受打击面的同时加强自己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打击力量。没得说,这个套路一直到二十世纪依然十分奏效。
于是,道衍和朱元璋尽管目的不同,可却因为彼此的利益交换而形成了共同利益,双方都不曾言明,但彼此心照不宣:穷窑姐儿遇上王老五,干柴烈火啊!
想通了这些,云霄也不禁对道衍刮目相看:别看大和尚平时挺老实的,说道政治智慧,还真是一点儿都不含糊!不过云霄也隐隐有一些担忧,当着朱元璋的面儿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大哥,日后朝堂,若是士子不愿与僧道为伍,那该如何去处?”
朱元璋不屑地笑笑道:“姚法师已然定计,砍一批贪官的脑袋,然后么,加封孔老二,在给几个上了年纪的送两块当世大儒的匾;开几届科举,录几个官儿,保管没人放屁。就这三条,天下读书人不但不骂咱,还死气白咧地夸咱!”
云霄哑然失笑,釜底抽薪哪!大和尚还真狠,这三条直接点了读书人的死穴,这些读书人不认栽都不行了。道衍也觉察到云霄笑意,看着云霄的眼睛,也微微笑了起来。
了起来,高兴道:“姚法师从各地召来散落门人不下两千,个个都有一身好武艺,平日可充当各营教头,战时便是以一当十的精锐。加上又是出家人,平日往来也无人怀疑,日后定是一支奇兵!”
云霄明白过来,多半是朱元璋资助道衍寻找散落各地的南少林门人,又承诺日后重建南少林,这才让道衍有了投效的意思。于是试探地问道:“姚法师”
道衍微微颔首道:“小僧俗家姓姚,自名广孝。如今参与俗事,再用法号恐怕不适,故而换用俗名。”
要说朱元璋对和尚这一高尚的职业还是很有代入感的,看到同行自然也会亲切许多,原先启用僧道效力的心思也活泛了不少。而道衍则因为云霄在大都的指点,也明白了要想兴盛佛门,光靠江湖打打杀杀不行,靠那些善男信女的布施不行,整天端着破钵盂化缘更不行,唯一可行的,就是如同历代国教一般,从帝王将相上下功夫。所以,同样是和尚堆里走出来的朱元璋就成了道衍的最佳选择,同样,不受读书人待见又看不起读书人的朱元璋也正在积极寻找自己问鼎天下的法理依据。除了拼命拉拢士子集团之外,朱元璋连商人集团也不放过,现在宗教势力和江湖势力也自己送上门来了,怎么可能不接纳?
何况,道衍用最直白的方式把朱元璋征服:读书人怎么了?他们的圣人教化只能教化读书识字的人,天下认识字的能有几个?而普天之下数以千万计的文盲靠谁教化?还不是得靠咱们光头?几场法会下来,就算朱元璋是杀人魔王,在百姓口中也变成慈悲长老了,哪个读书人再敢说朱元璋的不是,就先被百姓咬死。而自诩得民心的读书人,往往最容易跟着民心的大方向走,毕竟他们的名气也是要靠百姓支持的。
道衍的建议让朱元璋很爽,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登基的气氛。因此,话语权和舆论导向就尤为重要。同时,道衍更是建议他做一些争取舆论的先期工作。
比如,镇压一批鞑子贵族和“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当然,民愤极大的取舍标准是这个人肥不肥。有了目标之后就先发动百姓揭露这些人的“罪恶史”接着自然就是在百姓的呼声中砍头抄家,再给百姓们分田分地分钱分粮,至于这些人到底犯过什么罪并不重要,想要办你,罗织罪名还是很容易的,何况有那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在那儿,没罪也是有罪。这样一来,就算是再善良的百姓,也只能跟着朱元璋一条道走到黑了。
再比如,扶植一批以前混得不好的地主乡绅,多给点好处。这样也可以让多数家里有余财的人放心,特别是让那些受排挤的小地主有了盼头。商人也是要拉拢的,这一点朱元璋一直在做,而且做得非常好。朱元璋自己也意识到,若是自己还像陈友谅那样,只顾拉拢士子、官僚这些上层建筑而忽视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那自己的下场恐怕不会比陈友谅好到哪儿去。
应该说,朱元璋抓住了造反者最根本的东西:有明确的纲领和远期目标,善于给百姓规划一个宏伟蓝图;把军队死死抓在自己手中;有一个分工协作效率不低的严密组织;充分照顾各阶层的利益,尽可能地拉拢盟友;一段时期只确定一个重点打击对象,在缩小自己受打击面的同时加强自己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打击力量。没得说,这个套路一直到二十世纪依然十分奏效。
于是,道衍和朱元璋尽管目的不同,可却因为彼此的利益交换而形成了共同利益,双方都不曾言明,但彼此心照不宣:穷窑姐儿遇上王老五,干柴烈火啊!
想通了这些,云霄也不禁对道衍刮目相看:别看大和尚平时挺老实的,说道政治智慧,还真是一点儿都不含糊!不过云霄也隐隐有一些担忧,当着朱元璋的面儿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大哥,日后朝堂,若是士子不愿与僧道为伍,那该如何去处?”
朱元璋不屑地笑笑道:“姚法师已然定计,砍一批贪官的脑袋,然后么,加封孔老二,在给几个上了年纪的送两块当世大儒的匾;开几届科举,录几个官儿,保管没人放屁。就这三条,天下读书人不但不骂咱,还死气白咧地夸咱!”
云霄哑然失笑,釜底抽薪哪!大和尚还真狠,这三条直接点了读书人的死穴,这些读书人不认栽都不行了。道衍也觉察到云霄笑意,看着云霄的眼睛,也微微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