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海上马车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日第一更,第二更稍晚,敬请期待!】

    邓浩楠启用钱谦益,用东林党来弹压满朝文武百官,成绩斐然,很快就稳定了朝局。

    控制了中央朝廷之后,邓浩楠开始整顿京畿军务。

    京畿军务基本上直隶总督府已经做了部署,唯独就是杨嗣昌手中的十万禁军问题。

    对待杨嗣昌,邓浩楠以前不敢动手,现在他当上了监国摄政王后,收拾杨嗣昌已经是名正言顺了。

    杨嗣昌被调任兵部侍郎,实际上是明升暗降,夺了他的兵权。

    对此,杨嗣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除非他立刻造反,否则就只能乖乖的就范。

    显然,邓浩楠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的造反借口,因此杨嗣昌没借口也没胆子造反。

    十万禁军开赴通州大营就地整编,邓浩楠调五万军队接管京城防务,从而彻底掌控中央,挟天子以令诸侯。

    地方官员哪个心中不明白邓浩楠在干什么?但问题是邓浩楠做的实在太高明了,没有任何把柄留下。更因为免除全国赋税三年而获得了极高的民望,万众归心,这个时候谁站出来说邓浩楠的坏话,肯定会被老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的。

    利用舆论,收买人心,这招邓浩楠使得绝,无人能出其右。

    中央朝廷是最大的国家机器,内阁六部邓浩楠放手给钱谦益了。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邓浩楠掌控着军队,不怕钱谦益玩猫腻。

    由于邓浩楠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钱谦益身为内阁首辅大臣,自然要想办法给邓浩楠省钱。

    邓浩楠改编全国军队,行精兵之路,预计大明帝国保持五十万常备军,主力为邓浩楠的嫡系部队,缺口从全国各地选拔精壮士兵补充。

    军队一直是拖累明朝发展的关键因素,邓浩楠裁减一百三十万现役军户人口,并废除军户、匠户制度,准许他们脱籍为农民或者商人。军户都有土地,邓浩楠允许军户复员成农民后继续耕种生活。这样一来,军户变成农民,不但补充了民间劳动力。同时,休养生息的政策令军队将兵复员后有了生活出路,不至于占山为王祸害民间。

    钱谦益看到了邓浩楠的裁军目的,所谓精兵简政,邓浩楠精兵,那他就要简政了。

    为此,钱谦益裁汰中央官员冗员,将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罢免。由于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可以预见民间将会出现太平繁荣的景象。百姓将会拥护政府,因此钱谦益不怕裁汰冗员会被某些官员使坏报复。

    吏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个清吏司(文选、验封、稽勋、考功),每司各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等官。吏部职权特重,为六部之首。户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十三清吏司(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户部另有一些直辖机构,如宝钞提举司、印钞局、广盈库、军储仓等。礼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个清吏司(仪制、祀祭、主客、精膳),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另辖铸印局等。兵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个清吏司(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另辖会文馆等机构。刑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十三清吏司(分司同户部)。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工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个清吏司(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另辖宝源局、军器局等机构。

    旧都南京也设六部,称南六部,另有一套职官,但又不全置,其职权远不如北京六部,一般是安置地位崇高之退闲大臣之所。

    邓浩楠允许南直隶的存在,但不放心那些退休、贬庶的官员,因此南直隶兵部和守备全部由邓浩楠的嫡系人马掌控,枪杆子邓浩楠永远不会放松,否则就会出问题。

    钱谦益改革六部,邓浩楠也没闲着,强化了督察院、大理寺职能。

    原本都察院有左右御史、左右副都御使、左右佥都御使等官。又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遍布全国。

    但邓浩楠的治下多了辽东府、朝鲜都护府、台湾府、琉球都护府,甚至前段时间又多了夏威夷都护府。

    这些地方实行的是检察院、警察厅、法院,以及立法、刑法、司法等现代化制度,需要跟中央完成融合。

    但邓浩楠跟钱谦益商议过后,认为不可以一触而就,当缓行甚行。毕竟国内的官僚体制根深蒂固,一下子改变恐适得其反。

    邓浩楠想通了其中关节,于是决定打造一个过渡期,一点点将现代化的三权分立制度慢慢渗透进去。

    好在明朝末期已经出现了三权分立的雏形,民族、民众开放性接受西方先进文化思想,使得他们对邓浩楠的改革方案能够慢慢接受,逐步改变。

    但这也需要时间!

    都御使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十三道监察御史的职责是“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茶马,巡漕,巡关,攒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巡按称为“代天子巡狩”。官虽不高(正七品),出外巡查时权力却很大。设通政使司,有通政使、左右通政、左右参议等官,掌管“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

    设大理寺,有卿、左右少卿、左右寺丞等官,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与刑部、督察院合称“三法司”,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关于翰林院,邓浩楠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翰林院的名字依然保留,有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五经博士等官。但职能在现有的掌制诰、史册、文翰、讲读经史、修撰国史等事基础上,把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等专业人员的培养纳入翰林院。

    用邓浩楠的想法,翰林院从此将成为科学院,培养帝国科技人才,专研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全速追赶西方科技水平。

    教育是立国之本,邓浩楠最关心的机关之一。

    古代教育由国子监掌控。有祭酒一人、司业一人,五经博士、助教、学正等官。下设五厅(绳愆厅、博士厅、典簿厅、典籍厅、掌馔厅)、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

    邓浩楠命国子监主管,成立帝国大学,引入荷兰莱顿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的全部学科,以及高新聘请这两座大学的教授、导师和助教到帝国大学授课,并配齐全世界最齐全的教学器材和实验室。其中实验室跟翰林院共享,学员从辽东大学和国子监选拔入学。

    邓浩楠任帝国大学名誉校长,原钦天监汤若望任帝国大学首任校长,金尼阁、邓玉函、罗雅谷、傅泛际、龙华民(N.Longobardi)等任副校长和教授等职务。

    邓浩楠准备用二十年时间,将帝国大学打造成全世界规模最大、教育水平最高的国际化超级大学。

    为此,邓浩楠对帝国大学不惜下血本,先期投资一千万两白银,后期分别从国子监财政预算中每年增加,同时国家财政也会给适当的财政倾斜照顾。

    帝国军校同时成立,由于之前有了亚东海陆军军官学校的基础,帝国军校很容易建立起来。帝国军校同样囊括了亚东海陆军全部科目,未毕业的亚东军校学员一律转入帝国军校。邓浩楠依然担任荣誉校长,掌控着军官团,紧紧握住兵权。

    当然,亚东军官学校并没有裁撤,而是继续招收学员,跟帝国军校形成竞争和攀比,提高军官对抗拼搏素质。

    由于邓浩楠走精兵之路,因此军队中很多军官都得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