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thzw.net,回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鸿基在京多日,收集了许多朝中官员的资料,一看这老头站的位子,这老头站在文臣第一位,又就看了看他的长相,长得长得慈眉善目的。有些象电影中道教中的长者模样。
知道这人就是首辅韩僙了。
毕自严好象对这老头十分尊重,他走过来接过那黑乎乎的东西。他先送到光亮处仔细看了看,然后用力捏了捏,又用鼻子闻了闻,鼓捣半天,才慢慢说道:“这东西。。。好象是土吧。”
崇祯听毕自严说韩僙拿来的是土,他有些迟疑地问韩僙:“韩大人,你拿这包土上朝有何意思?”
韩僙把这包土高举说道:“皇上,毕大人说得不错,这确是一包土,这包黑乎乎的土正是灾民的食物。他的名字叫观音土。“
观间土?李鸿基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因为上一世上学的时候,他曾说过,过去的灾民灾荒年没有饭吃,饿得没法时,把这种观间土当食物吃下去,可是,吃下去并不消化,没出几天,就肚涨而死。
崇祯好象也听说过观间土,一听韩僙说百姓拿观间土充饥,立即十分震惊。
韩僙一见崇祯的表情,趁热打铁说道:“皇上,百姓已经如此之苦,安忍再加赋税。”
崇祯沉默半响说道:“韩大人,毕自严说我大明一年赋税才几百万两,也不算太重,为什么百姓竟如此困苦。”
“这是。。。。”韩僙似有点难言之隐,他想了想,似乎在想着该怎么说。
李鸿基心想这有什么难说的,来这一世只几个月他就明白了,明朝不是没有富人,而且富人还真不少,记得听宋献策说守,光河南一省,藩封就极多。亲王就有七个,郡王以下宗室不知多少,单以洛阳的福王来说,良田就有两万多顷,卫辉的潞王原赐庄田四万顷,听说后来又兼并不少农庄,到现在只怕有五万顷,开封的周王有一万余顷,他们的田庄都是不交赋税的。其他的郡王,还的各级官吏,都有自己的庄田。他们中绝大多数不交粮税。
也就是说,现在相当于说百分之十的人口掌握着百分之九十多的财产。而另百分之九十的人,却仅支配着不到百分之十的财产。而赋税却全加在了这百分之九十的人头上,他们当然穷了。
按上一世通俗的话说,就是贫富差踞太大,两极分化严重。虽然综合国力不差,可终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韩僙想了半天,才毅然抬头说道:“皇上,我大明开国之初,民少地广,大多数人还能作到
耕者有其田。可现在,绝大多数的良田被兼并,百姓根本无地可种,只有租用别人的土地为生。每年要上缴十分之五之上的租子,已经很苦了,。逢上好年景尚能维持个温饱,可一到灾荒年,租税却丝毫不减,这些靠租用别人田地的人,就会衣食无着。国家现在加税,大多数地主是不肯自己交税的,他们会把这些税全转移到这些百姓身上,等于让这些人雪上加霜,还有,许多官员贪腐成风,除国家的赋税外,他们还强加给百姓许多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而这些,是根本不能收入的国库,而是入私库的银子。。。。。”
“好了,韩大人先别说这些人,朕早就知道这事。”崇祯打断了韩僙。他的脸上明显露着焦急,虽然韩僙说的是真的,但是,想在改变这种状况,谈何容易。
登基之后,他也试图出些政策,例如削减一下王族和大官吏们的庄园。可是,此事刚一朝议,就遭到皇族和官吏们的极大反对,险些酿成大祸。
自此,他再不敢提这件事。而现在,火燎眉毛,他只能顾眼前。他现必然解决辽东的军饷。必须防止辽东军士的哗变。
他愤愤说道:“袁崇焕说五年灭金,可是,现在一年多了,除了要饷要粮,他何曾进兵半步。。。”
他刚说到这,见所有大臣都在瞧他,才想起这样直接的说袁崇焕,要是传扬出去让袁崇焕和辽东将士知道可不太好,毕竟他现在不得倚重他们。哎!何时才能解决掉该死的女真人,何时才能中兴!摆在面前都是一大堆的难题。而国家的钱却只有那么一点。加税又困难重重,袁崇焕和自己要内帑发军饷,这一堆问题,到底该怎么办?怎么办?
李鸿基知道韩僙所说,大概涉及贪污腐败,乱收税费和产权结构几方面。想解决这个问题,大概只有变革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变革,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张居正变法等,都是抑制大地主阶级,大官僚阶级的势力,给最下层老百姓一定宽松的空间。
可是,看崇祯的意思,分明没兴趣听下去,从小皇帝急迫,不耐而愤愤难平的脸上,他看到了崇祯内心的焦急和不安。
因观间土的事让朝臣们都受了刺激,风向一转,大家都说不该再加税。
见许多人说不该加税,有一个尖嘴猴腮的官员站出来说道:“皇上,毕自严身为户部尚书,岂不知这种情况,,他加税此举明为朝廷理财,实则想替皇上招怨,明为替灾民将士着想,实则逼将士百姓民于绝境,其险恶用心,实在令人胆寒。他自任户部尚书以来,庸庸碌碌,既不能替君父分忧,又不能替百姓解难,至使十万灾民流入京城,辽东将士六个月不能发响。他实在是有负皇上圣恩,有负朝廷厚待。“
这尖嘴猴腮的家伙一说完,马上许多人站出来附合,纷纷说高捷御史言之有理。把毕自严批成无知无识无能,居心叵测,狼子野心之极。
李鸿基听此人就是高捷。那他是温体仁一伙的了,只不知谁是温体仁?
崇祯本来就正焦急暴燥,听了大家的话,他突然朝毕自严大发脾气:“毕自严!”
毕正严被高御史他们的一顿大字报正批得晕头转向呢,听崇祯这一声厉喝,他吃了一惊,他忙跪了下去。
崇祯冷笑道:“毕自严,你当的好尚书,自朕登基,你理财毫无办法,今天却让朕上再加什么赋税。还说赋税太轻了。朕对黎民,如朕赤子,百姓已经如此之苦,你还鼓动朕加赋税。实在是。。。实在是可恼可恨。”
毕自严本来被大家攻击的老脸通红,见崇祯还如此当众申斥,他一脸无辜的表情。几乎堵气似的说道:“皇上,臣有负皇上深恩,一年多来,虽兢兢业业,于财政捉襟见肘之窘境,百般支梧,却既不能赈济灾民于水火,又使辽东将士饷银欠缺达六个月之久,上个月,臣又谏议重新丈量富豪的土地,凡瞒报虚报的,收归国有,再发给无地的农民,没想到,此议还没成行,反对的奏章就如雪片般飞来,此议只好做罢。臣又谏议清查贪官,以他们的脏款来发欠饷,可是,话刚一出唇,就有人,就有人说臣危言耸听,扰乱圣听。臣自知无能,再无良策。实不能再尸位禄餐,臣情愿推贤让位,告老还乡。”
李鸿基听到这暗道:“原来老毕竟有如此多苦处,这老头当个穷家的管家婆真不容易,不但费心费力地保证国家运作,更想找出解决的办法来。这加税的办法虽不太妥,终是一种无奈中的尝试,行与不行,大家商量。干什么一说不行,就象大家有血海深仇似的。高捷他们为什么非至他于死地不可。
“毕自严,你。。。你竟以辞官来要... -->>
李鸿基在京多日,收集了许多朝中官员的资料,一看这老头站的位子,这老头站在文臣第一位,又就看了看他的长相,长得长得慈眉善目的。有些象电影中道教中的长者模样。
知道这人就是首辅韩僙了。
毕自严好象对这老头十分尊重,他走过来接过那黑乎乎的东西。他先送到光亮处仔细看了看,然后用力捏了捏,又用鼻子闻了闻,鼓捣半天,才慢慢说道:“这东西。。。好象是土吧。”
崇祯听毕自严说韩僙拿来的是土,他有些迟疑地问韩僙:“韩大人,你拿这包土上朝有何意思?”
韩僙把这包土高举说道:“皇上,毕大人说得不错,这确是一包土,这包黑乎乎的土正是灾民的食物。他的名字叫观音土。“
观间土?李鸿基对这个名字很熟悉,因为上一世上学的时候,他曾说过,过去的灾民灾荒年没有饭吃,饿得没法时,把这种观间土当食物吃下去,可是,吃下去并不消化,没出几天,就肚涨而死。
崇祯好象也听说过观间土,一听韩僙说百姓拿观间土充饥,立即十分震惊。
韩僙一见崇祯的表情,趁热打铁说道:“皇上,百姓已经如此之苦,安忍再加赋税。”
崇祯沉默半响说道:“韩大人,毕自严说我大明一年赋税才几百万两,也不算太重,为什么百姓竟如此困苦。”
“这是。。。。”韩僙似有点难言之隐,他想了想,似乎在想着该怎么说。
李鸿基心想这有什么难说的,来这一世只几个月他就明白了,明朝不是没有富人,而且富人还真不少,记得听宋献策说守,光河南一省,藩封就极多。亲王就有七个,郡王以下宗室不知多少,单以洛阳的福王来说,良田就有两万多顷,卫辉的潞王原赐庄田四万顷,听说后来又兼并不少农庄,到现在只怕有五万顷,开封的周王有一万余顷,他们的田庄都是不交赋税的。其他的郡王,还的各级官吏,都有自己的庄田。他们中绝大多数不交粮税。
也就是说,现在相当于说百分之十的人口掌握着百分之九十多的财产。而另百分之九十的人,却仅支配着不到百分之十的财产。而赋税却全加在了这百分之九十的人头上,他们当然穷了。
按上一世通俗的话说,就是贫富差踞太大,两极分化严重。虽然综合国力不差,可终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韩僙想了半天,才毅然抬头说道:“皇上,我大明开国之初,民少地广,大多数人还能作到
耕者有其田。可现在,绝大多数的良田被兼并,百姓根本无地可种,只有租用别人的土地为生。每年要上缴十分之五之上的租子,已经很苦了,。逢上好年景尚能维持个温饱,可一到灾荒年,租税却丝毫不减,这些靠租用别人田地的人,就会衣食无着。国家现在加税,大多数地主是不肯自己交税的,他们会把这些税全转移到这些百姓身上,等于让这些人雪上加霜,还有,许多官员贪腐成风,除国家的赋税外,他们还强加给百姓许多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而这些,是根本不能收入的国库,而是入私库的银子。。。。。”
“好了,韩大人先别说这些人,朕早就知道这事。”崇祯打断了韩僙。他的脸上明显露着焦急,虽然韩僙说的是真的,但是,想在改变这种状况,谈何容易。
登基之后,他也试图出些政策,例如削减一下王族和大官吏们的庄园。可是,此事刚一朝议,就遭到皇族和官吏们的极大反对,险些酿成大祸。
自此,他再不敢提这件事。而现在,火燎眉毛,他只能顾眼前。他现必然解决辽东的军饷。必须防止辽东军士的哗变。
他愤愤说道:“袁崇焕说五年灭金,可是,现在一年多了,除了要饷要粮,他何曾进兵半步。。。”
他刚说到这,见所有大臣都在瞧他,才想起这样直接的说袁崇焕,要是传扬出去让袁崇焕和辽东将士知道可不太好,毕竟他现在不得倚重他们。哎!何时才能解决掉该死的女真人,何时才能中兴!摆在面前都是一大堆的难题。而国家的钱却只有那么一点。加税又困难重重,袁崇焕和自己要内帑发军饷,这一堆问题,到底该怎么办?怎么办?
李鸿基知道韩僙所说,大概涉及贪污腐败,乱收税费和产权结构几方面。想解决这个问题,大概只有变革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变革,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张居正变法等,都是抑制大地主阶级,大官僚阶级的势力,给最下层老百姓一定宽松的空间。
可是,看崇祯的意思,分明没兴趣听下去,从小皇帝急迫,不耐而愤愤难平的脸上,他看到了崇祯内心的焦急和不安。
因观间土的事让朝臣们都受了刺激,风向一转,大家都说不该再加税。
见许多人说不该加税,有一个尖嘴猴腮的官员站出来说道:“皇上,毕自严身为户部尚书,岂不知这种情况,,他加税此举明为朝廷理财,实则想替皇上招怨,明为替灾民将士着想,实则逼将士百姓民于绝境,其险恶用心,实在令人胆寒。他自任户部尚书以来,庸庸碌碌,既不能替君父分忧,又不能替百姓解难,至使十万灾民流入京城,辽东将士六个月不能发响。他实在是有负皇上圣恩,有负朝廷厚待。“
这尖嘴猴腮的家伙一说完,马上许多人站出来附合,纷纷说高捷御史言之有理。把毕自严批成无知无识无能,居心叵测,狼子野心之极。
李鸿基听此人就是高捷。那他是温体仁一伙的了,只不知谁是温体仁?
崇祯本来就正焦急暴燥,听了大家的话,他突然朝毕自严大发脾气:“毕自严!”
毕正严被高御史他们的一顿大字报正批得晕头转向呢,听崇祯这一声厉喝,他吃了一惊,他忙跪了下去。
崇祯冷笑道:“毕自严,你当的好尚书,自朕登基,你理财毫无办法,今天却让朕上再加什么赋税。还说赋税太轻了。朕对黎民,如朕赤子,百姓已经如此之苦,你还鼓动朕加赋税。实在是。。。实在是可恼可恨。”
毕自严本来被大家攻击的老脸通红,见崇祯还如此当众申斥,他一脸无辜的表情。几乎堵气似的说道:“皇上,臣有负皇上深恩,一年多来,虽兢兢业业,于财政捉襟见肘之窘境,百般支梧,却既不能赈济灾民于水火,又使辽东将士饷银欠缺达六个月之久,上个月,臣又谏议重新丈量富豪的土地,凡瞒报虚报的,收归国有,再发给无地的农民,没想到,此议还没成行,反对的奏章就如雪片般飞来,此议只好做罢。臣又谏议清查贪官,以他们的脏款来发欠饷,可是,话刚一出唇,就有人,就有人说臣危言耸听,扰乱圣听。臣自知无能,再无良策。实不能再尸位禄餐,臣情愿推贤让位,告老还乡。”
李鸿基听到这暗道:“原来老毕竟有如此多苦处,这老头当个穷家的管家婆真不容易,不但费心费力地保证国家运作,更想找出解决的办法来。这加税的办法虽不太妥,终是一种无奈中的尝试,行与不行,大家商量。干什么一说不行,就象大家有血海深仇似的。高捷他们为什么非至他于死地不可。
“毕自严,你。。。你竟以辞官来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