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论时局(三) (2/2)
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葬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斯科直达海参威,这条路修成之日,便是我大清恶梦的开始,东北、外蒙危矣。”
说罢,于成龙一个长揖:“卑职妄谈国事,其罪大矣,但并非危言耸听,俄罗斯乃我中华第一大敌,以前是,现在是,将来还是,永远是,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相当于历史上的匈奴、突厥、蒙古,时时刻刻虎视中原,稍有不慎便有亡国之祸。”
孙毓汶、徐用仪面面相觑,过了一会方才叹息,徐用仪将于成龙扶起,亲切的说道:“忠言逆耳,何罪之有?于将军不必多礼。”
孙毓汶笑得很苦涩,捻须道:“你方才所言,确有一定道理,以你之见,我大清该如何防备?”
于成龙暗松一口气,恭声道:“卑职有三策,一是充实边军,以为后盾;二是寸步不让,强硬对待,条件成熟考虑打一仗,让他们知难而退;三是大力移民,鼓励中原的无地百姓前去垦荒,东北、西北、外蒙地广人少,可容纳数千万贫民,关键时刻就地征兵、征粮,顺便解决内地人多地少、天灾频繁的问题,一举两得。”
“好计谋,妙不可言。”
不论赞不赞同,闵丙奭还是很讲义气的,马上为于成龙鼓掌叫好:“对待强盗不能手软,俄人欺软怕硬,给他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至少能安稳十年,若是一味退让,强盗肯定是得寸进尺,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挟。”
他呵呵一笑,朝孙徐拱手:“两位中堂,老于不仅打仗有一套,这谋国策略也不同凡响,呵呵,以卑职看来,移民之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自古就有垦荒屯田之说,此乃稳定边疆的不二法门。”
孙徐部分赞同,但这件事关系太大,属于朝廷决策的治国方针,他们俩不好表态。
徐用仪笑了笑,马上撇开话题:“俄人的事暂且不提,日后有时间慢慢探讨,先说说倭寇吧。”
不是很满意,但在两个老家伙心里播下了种子,有机会再进言。
“两位中堂请看!”
木棍点至倭岛,一条直线划到朝鲜,于成龙侃侃而谈:“倭人孤悬海外,祖居岛屿,四面是茫茫大海,每当国势稍强,随即产生扩张的野心,向西登陆是唯一的出路,而朝鲜是唯一的通道,历史上的侵朝战争均源于此。”
闵丙奭深有体会,感慨道:“说得好,关于倭人入侵,史书最早记载于一千多年前,大和政权强占任那地区,倭五王还曾先后向当时中国南北朝的宋廷遣使,要求封为朝鲜和日本的总督,四百年前,丰臣秀吉刚统一日本,立即派遣五十万大军入朝,生灵荼炭,惨不忍睹。”
孙徐熟读史书,对此也了如指掌,纷纷点头。
于成龙趁热打铁:“倭人屡次入朝,我中原不论哪朝哪代,都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朝鲜,即便在前明末期,国势衰弱,同样尽倾国力,不惜一切代价援朝,前后反复拉据八年之久,总算将倭人赶下大海,请问两位中堂,这是何故?”(未完待续)
斯科直达海参威,这条路修成之日,便是我大清恶梦的开始,东北、外蒙危矣。”
说罢,于成龙一个长揖:“卑职妄谈国事,其罪大矣,但并非危言耸听,俄罗斯乃我中华第一大敌,以前是,现在是,将来还是,永远是,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相当于历史上的匈奴、突厥、蒙古,时时刻刻虎视中原,稍有不慎便有亡国之祸。”
孙毓汶、徐用仪面面相觑,过了一会方才叹息,徐用仪将于成龙扶起,亲切的说道:“忠言逆耳,何罪之有?于将军不必多礼。”
孙毓汶笑得很苦涩,捻须道:“你方才所言,确有一定道理,以你之见,我大清该如何防备?”
于成龙暗松一口气,恭声道:“卑职有三策,一是充实边军,以为后盾;二是寸步不让,强硬对待,条件成熟考虑打一仗,让他们知难而退;三是大力移民,鼓励中原的无地百姓前去垦荒,东北、西北、外蒙地广人少,可容纳数千万贫民,关键时刻就地征兵、征粮,顺便解决内地人多地少、天灾频繁的问题,一举两得。”
“好计谋,妙不可言。”
不论赞不赞同,闵丙奭还是很讲义气的,马上为于成龙鼓掌叫好:“对待强盗不能手软,俄人欺软怕硬,给他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至少能安稳十年,若是一味退让,强盗肯定是得寸进尺,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挟。”
他呵呵一笑,朝孙徐拱手:“两位中堂,老于不仅打仗有一套,这谋国策略也不同凡响,呵呵,以卑职看来,移民之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自古就有垦荒屯田之说,此乃稳定边疆的不二法门。”
孙徐部分赞同,但这件事关系太大,属于朝廷决策的治国方针,他们俩不好表态。
徐用仪笑了笑,马上撇开话题:“俄人的事暂且不提,日后有时间慢慢探讨,先说说倭寇吧。”
不是很满意,但在两个老家伙心里播下了种子,有机会再进言。
“两位中堂请看!”
木棍点至倭岛,一条直线划到朝鲜,于成龙侃侃而谈:“倭人孤悬海外,祖居岛屿,四面是茫茫大海,每当国势稍强,随即产生扩张的野心,向西登陆是唯一的出路,而朝鲜是唯一的通道,历史上的侵朝战争均源于此。”
闵丙奭深有体会,感慨道:“说得好,关于倭人入侵,史书最早记载于一千多年前,大和政权强占任那地区,倭五王还曾先后向当时中国南北朝的宋廷遣使,要求封为朝鲜和日本的总督,四百年前,丰臣秀吉刚统一日本,立即派遣五十万大军入朝,生灵荼炭,惨不忍睹。”
孙徐熟读史书,对此也了如指掌,纷纷点头。
于成龙趁热打铁:“倭人屡次入朝,我中原不论哪朝哪代,都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朝鲜,即便在前明末期,国势衰弱,同样尽倾国力,不惜一切代价援朝,前后反复拉据八年之久,总算将倭人赶下大海,请问两位中堂,这是何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