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重生之刹那芳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五十八、桃李春风一杯酒
圣诞节刚过,广播报纸上都开始报道苏联解体为独联体的事情。(小说手打小说)
梁嘉辉惊讶地对芳华说:“真让你说中了!”
芳华苦笑:“历史的惯性是无法阻挡的。一切早已注定。”
“真难想象,这么一个大国,说解体就解体了。”
江涛排长也来了封信,信中说:“小林,又让你说中了哈。这次苏联解体后,我们部队内部震动很大,几乎天天都在开会学习讨论呢。你原来信中提到的苏联的那些弊端,和这次大家讨论的、政委分析的也都不谋而合”
最后他提到,不久之后他会到北京参加一次集训,很可能就此调到北京军区了。时间仓促,也许没时间来和芳华告别了。希望以后,芳华有机会去北京时,一定要去找他,他负责招待。
芳华看了信,虽有点惆怅也许从此很难见到江排长了,但也为江排长的前程远大而高兴。
期末考试后回到家中,芳华得知许锦林在东北华北地区销售“电热宝”做得很成功,已经完全打开了那里的市场。现在工厂接订单都接不过来了,正在准备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呢。
不过所里的人顾不上庆贺民品的开发成功,因为中层以上的干部也是几乎天天开形势研讨会。
芳华和爸爸林志辉说,你们研讨来研讨去有什么用啊?应该尽快行动起来。趁着苏联解体去抢人才和好东西啊!
现在俄罗斯内部是一片混乱,旧的制度被消灭,新的制度却迟迟不能建立。一小部分人暴富起来,而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却从过去的小康沦为贫困,连部队军人和军工企业的职工也常常拿不到工资和养老金。
中国的个体户们倒是非常敏感,早在苏联解体前就已经掀起了前往苏联淘金的大潮。不久之后还发生了一家民营公司用罐头食品换回来苏联飞机的事件,轰动一时。民间盯着人家积蓄多年的物资也就罢了,政府可不能如此短视。
21世纪缺的是什么?人才啊!芳华引用了葛优的名言。中国要是立刻行动,去苏联抢来各行各业的高科技人才,那肯定是我们自己花十多年都培养不出来的人才。这样,中国的发展要少走多少弯路啊。
芳华也知道,当政的总理也在后来主持了这项秘密工作。但自己还是希望和爸爸他们提个醒,不应该光靠政府高层组织,各军工单位自己私下里也可以直接和那边接触接洽,争取更多的人才。
林志辉听了女儿的高论后,倒是觉得有道理。但是想想又说,恐怕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盯着前苏联的科技人才的。
芳华说,那是肯定的。单比经济待遇生活条件,我们抢不赢美国。但人不是纯粹的经济动物,我们可以多打打感情牌。
从小,芳华就在妈妈孙玉敏的相册里看到有两张俄罗斯少女的照片。那是五十年代中后期,孙玉敏上初中的时候,中苏关系正处于蜜月期,连两国的中小学生之间也开展了通信联谊活动。孙玉敏虽然从来没和那个俄罗斯少女见过面,但做了两年的笔友。只是中苏关系破裂后,不得不停止了通信。
研究所中大量的科技人员,也多数从中学到大学都学的是俄语。尽管后来发生中苏对抗、珍宝岛事件。大多数人也痛恨苏联的霸权主义,但是对曾经的苏联朋友还是怀着深深的情谊。不然,孙玉敏也不会三十多年了还一直保留着那位俄罗斯少女的照片了。
人同此心。相信俄罗斯中也会有一些人,特别是年纪比较大,曾经来支援过中国建设的人,同样会对我们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情。再说,他们也是受多年敌视美国西方的教育,不会像年青一代那么容易就靠拢西方了。这就是我们国家可以利用的一点优势,当然工资待遇什么的也要好,不信这样还吸引不来人,甚至完全可能再现当年五十年代大批苏联专家来华的场面。
听了芳华的分析,林志辉觉得很有道理。
他暗暗想,的确是应该尽快向通过院长再向上级反映这件事。这种抢人的事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能多抢就多抢的。
*************
新学期开始了。三月的成都郊外,龙泉驿的桃花又到了笑春风的时候。
这龙泉山本以水蜜桃出名,但自前几年开始举办桃花会以来,反而逐渐形成了春观桃(梨)花、夏尝鲜果的花果观光旅游,并成为了风靡全国的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之一。
成都的大学生也流行着骑自行车去龙泉看桃花的风尚。今年三班的春游,就选在了这里。虽然路上有点远,还要爬坡。但是来到桃花山置身花海之中,就什么疲劳都忘了。
这里的山坡平缓,适宜漫步。同学们也渐渐散开,观赏着一树树花朵满枝桠的桃花。
桃花是果树品种,单瓣的,很普通。但是平凡的她们却活得一点不自卑。
在这一片灰蒙蒙的雾霭下、在没有青草陪衬的黄土间,她们轰轰烈烈地绽放着,成为天地间唯一夺目的色彩。
一列列、一行行,修剪齐整、低矮的花树,遍布在这里的山坡、沟坎之间。齐齐开放的桃花,将各自那一点点的美丽汇聚在一起,织成了一幅铺天盖地的烂漫红锦。
这样的美丽,动人心魄。
同学们纷纷在桃花林中拍照留念。或照张单人相片,好寄给家人和朋友;或几个同学来张合影,以备来日追思同窗情谊。芳华拿着傻瓜相机给不少男女生都拍了相片,光是她这里就换了两卷胶卷了。
大家慢慢走到山坡顶,在眺望了四周风光后,又开始陆续向下走了。
戴平和梁嘉辉也站在一株桃花旁,让芳华从上面往下俯拍,以后面满山的桃花为背景,给他们... -->>
五十八、桃李春风一杯酒
圣诞节刚过,广播报纸上都开始报道苏联解体为独联体的事情。(小说手打小说)
梁嘉辉惊讶地对芳华说:“真让你说中了!”
芳华苦笑:“历史的惯性是无法阻挡的。一切早已注定。”
“真难想象,这么一个大国,说解体就解体了。”
江涛排长也来了封信,信中说:“小林,又让你说中了哈。这次苏联解体后,我们部队内部震动很大,几乎天天都在开会学习讨论呢。你原来信中提到的苏联的那些弊端,和这次大家讨论的、政委分析的也都不谋而合”
最后他提到,不久之后他会到北京参加一次集训,很可能就此调到北京军区了。时间仓促,也许没时间来和芳华告别了。希望以后,芳华有机会去北京时,一定要去找他,他负责招待。
芳华看了信,虽有点惆怅也许从此很难见到江排长了,但也为江排长的前程远大而高兴。
期末考试后回到家中,芳华得知许锦林在东北华北地区销售“电热宝”做得很成功,已经完全打开了那里的市场。现在工厂接订单都接不过来了,正在准备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呢。
不过所里的人顾不上庆贺民品的开发成功,因为中层以上的干部也是几乎天天开形势研讨会。
芳华和爸爸林志辉说,你们研讨来研讨去有什么用啊?应该尽快行动起来。趁着苏联解体去抢人才和好东西啊!
现在俄罗斯内部是一片混乱,旧的制度被消灭,新的制度却迟迟不能建立。一小部分人暴富起来,而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却从过去的小康沦为贫困,连部队军人和军工企业的职工也常常拿不到工资和养老金。
中国的个体户们倒是非常敏感,早在苏联解体前就已经掀起了前往苏联淘金的大潮。不久之后还发生了一家民营公司用罐头食品换回来苏联飞机的事件,轰动一时。民间盯着人家积蓄多年的物资也就罢了,政府可不能如此短视。
21世纪缺的是什么?人才啊!芳华引用了葛优的名言。中国要是立刻行动,去苏联抢来各行各业的高科技人才,那肯定是我们自己花十多年都培养不出来的人才。这样,中国的发展要少走多少弯路啊。
芳华也知道,当政的总理也在后来主持了这项秘密工作。但自己还是希望和爸爸他们提个醒,不应该光靠政府高层组织,各军工单位自己私下里也可以直接和那边接触接洽,争取更多的人才。
林志辉听了女儿的高论后,倒是觉得有道理。但是想想又说,恐怕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盯着前苏联的科技人才的。
芳华说,那是肯定的。单比经济待遇生活条件,我们抢不赢美国。但人不是纯粹的经济动物,我们可以多打打感情牌。
从小,芳华就在妈妈孙玉敏的相册里看到有两张俄罗斯少女的照片。那是五十年代中后期,孙玉敏上初中的时候,中苏关系正处于蜜月期,连两国的中小学生之间也开展了通信联谊活动。孙玉敏虽然从来没和那个俄罗斯少女见过面,但做了两年的笔友。只是中苏关系破裂后,不得不停止了通信。
研究所中大量的科技人员,也多数从中学到大学都学的是俄语。尽管后来发生中苏对抗、珍宝岛事件。大多数人也痛恨苏联的霸权主义,但是对曾经的苏联朋友还是怀着深深的情谊。不然,孙玉敏也不会三十多年了还一直保留着那位俄罗斯少女的照片了。
人同此心。相信俄罗斯中也会有一些人,特别是年纪比较大,曾经来支援过中国建设的人,同样会对我们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情。再说,他们也是受多年敌视美国西方的教育,不会像年青一代那么容易就靠拢西方了。这就是我们国家可以利用的一点优势,当然工资待遇什么的也要好,不信这样还吸引不来人,甚至完全可能再现当年五十年代大批苏联专家来华的场面。
听了芳华的分析,林志辉觉得很有道理。
他暗暗想,的确是应该尽快向通过院长再向上级反映这件事。这种抢人的事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能多抢就多抢的。
*************
新学期开始了。三月的成都郊外,龙泉驿的桃花又到了笑春风的时候。
这龙泉山本以水蜜桃出名,但自前几年开始举办桃花会以来,反而逐渐形成了春观桃(梨)花、夏尝鲜果的花果观光旅游,并成为了风靡全国的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之一。
成都的大学生也流行着骑自行车去龙泉看桃花的风尚。今年三班的春游,就选在了这里。虽然路上有点远,还要爬坡。但是来到桃花山置身花海之中,就什么疲劳都忘了。
这里的山坡平缓,适宜漫步。同学们也渐渐散开,观赏着一树树花朵满枝桠的桃花。
桃花是果树品种,单瓣的,很普通。但是平凡的她们却活得一点不自卑。
在这一片灰蒙蒙的雾霭下、在没有青草陪衬的黄土间,她们轰轰烈烈地绽放着,成为天地间唯一夺目的色彩。
一列列、一行行,修剪齐整、低矮的花树,遍布在这里的山坡、沟坎之间。齐齐开放的桃花,将各自那一点点的美丽汇聚在一起,织成了一幅铺天盖地的烂漫红锦。
这样的美丽,动人心魄。
同学们纷纷在桃花林中拍照留念。或照张单人相片,好寄给家人和朋友;或几个同学来张合影,以备来日追思同窗情谊。芳华拿着傻瓜相机给不少男女生都拍了相片,光是她这里就换了两卷胶卷了。
大家慢慢走到山坡顶,在眺望了四周风光后,又开始陆续向下走了。
戴平和梁嘉辉也站在一株桃花旁,让芳华从上面往下俯拍,以后面满山的桃花为背景,给他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