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何处望神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何处望神州第八十四章:残局这一次的朝会无疑是皇帝与站在萧显王复一边的世家大族们的决裂,双方都没有留情面。
萧岩的一家老小在被送上刑场时大骂左三相卑鄙无耻说话不算话,不过左三相听不到了。
皇帝在朝会之后便命令左三相接管京畿八营中的六营在洛阳城戒严搜查叛逆。
所谓搜查叛逆就是把萧家王家豢养的一些明里暗里的家丁死士给搜出来,先保住京城安定再说。
萧显和王复各自上表要求致仕,皇帝也不客气的接受了,不过对于二人提出的致仕归宿,皇帝却全部更改了。
“所谓太原王氏,当然是回太原,岂有回成都的道理?王复致仕,着即刻返回晋阳城,非宣召不得入京!兰陵萧氏,当归兰陵,不得入钱塘!”
不过此时皇帝的诏书对这二人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萧显和王复各自带走了在京城的家眷奴仆以及族人近万人往成都和钱塘两个方向去了。
一夜之间,京城乃至天下震动,丞相与大将军一文一武同时辞官并携带家眷族人出走,这是大梁立国三百多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紧接着各地的郡县纷纷有辞官的太守、县令等等,就连各地驻军也有哗变的迹象。
对于雪片般传来的奏报和金良卫打探的消息,皇帝召集一些王公大臣商议对策,有建议半路截杀萧显王复的,有建议以礼相待迎回二人的,还有建议诛杀左三相顾西宁等人平息世家大族怨恨的。
半路截杀萧显王复,除了左三相敢领命,其余人都不敢,而且也不看好,裴云更是直言不讳说是左三相的人马还未到,萧显和王复就会各自打着勤王清君侧的旗号造反。
邓华也表示大梁立国以来,从未诛杀过丞相大将军这样的重臣,如果还是派人截杀致仕的重臣,就坏了规矩,从此天下大乱。
元修文更是建言,萧显和王复都有谋反的能力,现在不能逼着他们造反,要想化解这件事,不得不装糊涂熬时间,熬出来了也就天下太平了。
“如果面对这样的变故不闻不问,不能有所行动,皇上的颜面何存?而且现在各地郡县官吏也有不少人辞官挂印而去,还有一些驻军也举动异常!朝廷现在十分被动,如果不采取行动,必定会有更大的灾祸!”赵谦有些担心群臣们的建议不过是为了明哲保身
皇帝摆了摆手“朕的颜面算的了什么?各地郡县的官吏无非是不愿得罪萧家和王家,做做样子!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做官的人!至于各地驻军,不一定是附和萧家和王家,尤其是王家的四镇其实并无异常。这个时候无非是有些人想做做样子从中渔利!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便只能将计就计了!朕决定派人给萧显王复送礼,二人各自赠太保、太师衔,对了,王复不是一直抱怨天下一统之前他还做过郡王,后来论功行赏只是伯爵,现在给他郡王的爵位!萧显也加封为侯爵!这件事一定要传檄天下!对于辞官的人,永不叙用,抄家,还要核查在任期间的账目案件卷宗!各地的驻军凡是有异动的,一律将其校尉、参军、队长充军范阳!”
对于皇帝的这个举措,众人表示不解,萧显王复如此无礼公开与对抗,皇帝居然还加封。
皇帝没有明示自己的用意,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且皇帝还放出话来,说是早已经派了金良卫保护萧显和王复,怕有人心怀不轨在路上暗杀这两位重臣。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皇帝的诡计,用来迷惑萧显和王复,让他们不至于马上就造反。
不过作为萧显和王复本人,却不得不认真对待起来,接到加封的诏书和赏赐的金银布帛,二人也是越想越不对劲。
分明
已经公开决裂剑拔弩张,皇帝却在此时像服软一样,一定有阴谋。
而且对于派了金良卫在他们身边的传闻,他们也只得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人永远计算不到,哪怕是自己身边最亲的人,都有可能是金良卫。
最乱的事情还在后面,王复本来就有些多疑,部下们为了自证不是金良卫,又是歃血为盟跪地发誓,又是把子女交给王复做人质,甚至是指认平时不对付的人是金良卫。
萧显这边情况略好一点,因为萧珲主动承认自己就是金良卫了,算是暂时稳定了人心。
可是萧显自己明白,这位庶长子平时都在府里,出门的时间很少,完全没有成为金良卫的可能。
王复的队伍很快就开始有人死于非命了,王复看谁都像是金良卫,但又没有证据。
这个阳谋几乎无解,再发展下去,王复和一干部下死于自相残杀就不可避免了。
这个时候董兴出来告诉王复,不要去想谁是金良卫,这样猜疑只会让真正隐藏在队伍里的金良卫越藏越深,而且王复的队伍里还不一定有金良卫。
王复不太相信,董兴告诉他有一个办法,即使真有金良卫混在里面,也只能听命于王复,只是这手段有些毒辣。
“苗人蛊术?”王复怀疑的看了看董兴
“正是!非常时期,也只能用这个办法了,待这段时间过去了,再解蛊即可!”
钱敬之此时的建议更大胆“大将军既然已经与皇帝公开决裂,如果不造反,将来还是逃不了被杀的命运!如听命于大将军的还有四镇强兵,还有王家数万部曲,取天下虽然很难,但割据一方还是能做到的!”
“取不了天下,造反何用?靠着这四镇兵马和王家的势力,以及萧家做外援,皇帝也不敢动我们!... -->>
何处望神州第八十四章:残局这一次的朝会无疑是皇帝与站在萧显王复一边的世家大族们的决裂,双方都没有留情面。
萧岩的一家老小在被送上刑场时大骂左三相卑鄙无耻说话不算话,不过左三相听不到了。
皇帝在朝会之后便命令左三相接管京畿八营中的六营在洛阳城戒严搜查叛逆。
所谓搜查叛逆就是把萧家王家豢养的一些明里暗里的家丁死士给搜出来,先保住京城安定再说。
萧显和王复各自上表要求致仕,皇帝也不客气的接受了,不过对于二人提出的致仕归宿,皇帝却全部更改了。
“所谓太原王氏,当然是回太原,岂有回成都的道理?王复致仕,着即刻返回晋阳城,非宣召不得入京!兰陵萧氏,当归兰陵,不得入钱塘!”
不过此时皇帝的诏书对这二人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萧显和王复各自带走了在京城的家眷奴仆以及族人近万人往成都和钱塘两个方向去了。
一夜之间,京城乃至天下震动,丞相与大将军一文一武同时辞官并携带家眷族人出走,这是大梁立国三百多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紧接着各地的郡县纷纷有辞官的太守、县令等等,就连各地驻军也有哗变的迹象。
对于雪片般传来的奏报和金良卫打探的消息,皇帝召集一些王公大臣商议对策,有建议半路截杀萧显王复的,有建议以礼相待迎回二人的,还有建议诛杀左三相顾西宁等人平息世家大族怨恨的。
半路截杀萧显王复,除了左三相敢领命,其余人都不敢,而且也不看好,裴云更是直言不讳说是左三相的人马还未到,萧显和王复就会各自打着勤王清君侧的旗号造反。
邓华也表示大梁立国以来,从未诛杀过丞相大将军这样的重臣,如果还是派人截杀致仕的重臣,就坏了规矩,从此天下大乱。
元修文更是建言,萧显和王复都有谋反的能力,现在不能逼着他们造反,要想化解这件事,不得不装糊涂熬时间,熬出来了也就天下太平了。
“如果面对这样的变故不闻不问,不能有所行动,皇上的颜面何存?而且现在各地郡县官吏也有不少人辞官挂印而去,还有一些驻军也举动异常!朝廷现在十分被动,如果不采取行动,必定会有更大的灾祸!”赵谦有些担心群臣们的建议不过是为了明哲保身
皇帝摆了摆手“朕的颜面算的了什么?各地郡县的官吏无非是不愿得罪萧家和王家,做做样子!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做官的人!至于各地驻军,不一定是附和萧家和王家,尤其是王家的四镇其实并无异常。这个时候无非是有些人想做做样子从中渔利!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便只能将计就计了!朕决定派人给萧显王复送礼,二人各自赠太保、太师衔,对了,王复不是一直抱怨天下一统之前他还做过郡王,后来论功行赏只是伯爵,现在给他郡王的爵位!萧显也加封为侯爵!这件事一定要传檄天下!对于辞官的人,永不叙用,抄家,还要核查在任期间的账目案件卷宗!各地的驻军凡是有异动的,一律将其校尉、参军、队长充军范阳!”
对于皇帝的这个举措,众人表示不解,萧显王复如此无礼公开与对抗,皇帝居然还加封。
皇帝没有明示自己的用意,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且皇帝还放出话来,说是早已经派了金良卫保护萧显和王复,怕有人心怀不轨在路上暗杀这两位重臣。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皇帝的诡计,用来迷惑萧显和王复,让他们不至于马上就造反。
不过作为萧显和王复本人,却不得不认真对待起来,接到加封的诏书和赏赐的金银布帛,二人也是越想越不对劲。
分明
已经公开决裂剑拔弩张,皇帝却在此时像服软一样,一定有阴谋。
而且对于派了金良卫在他们身边的传闻,他们也只得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人永远计算不到,哪怕是自己身边最亲的人,都有可能是金良卫。
最乱的事情还在后面,王复本来就有些多疑,部下们为了自证不是金良卫,又是歃血为盟跪地发誓,又是把子女交给王复做人质,甚至是指认平时不对付的人是金良卫。
萧显这边情况略好一点,因为萧珲主动承认自己就是金良卫了,算是暂时稳定了人心。
可是萧显自己明白,这位庶长子平时都在府里,出门的时间很少,完全没有成为金良卫的可能。
王复的队伍很快就开始有人死于非命了,王复看谁都像是金良卫,但又没有证据。
这个阳谋几乎无解,再发展下去,王复和一干部下死于自相残杀就不可避免了。
这个时候董兴出来告诉王复,不要去想谁是金良卫,这样猜疑只会让真正隐藏在队伍里的金良卫越藏越深,而且王复的队伍里还不一定有金良卫。
王复不太相信,董兴告诉他有一个办法,即使真有金良卫混在里面,也只能听命于王复,只是这手段有些毒辣。
“苗人蛊术?”王复怀疑的看了看董兴
“正是!非常时期,也只能用这个办法了,待这段时间过去了,再解蛊即可!”
钱敬之此时的建议更大胆“大将军既然已经与皇帝公开决裂,如果不造反,将来还是逃不了被杀的命运!如听命于大将军的还有四镇强兵,还有王家数万部曲,取天下虽然很难,但割据一方还是能做到的!”
“取不了天下,造反何用?靠着这四镇兵马和王家的势力,以及萧家做外援,皇帝也不敢动我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