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唐朝败家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其实只要稍加调查和推敲,便能揣度出当时情形。
杜伏威是暴毙而亡,有说法称他是服用炼丹用的云母中毒而亡,但在当时那个情形下,中毒之事着实蹊跷。
李渊肯定希望他死!
杜伏威是当时的江淮王,纵然降唐,仍旧保持着巨大的势力,对李唐王朝而言始终是个威胁。
也许本来情况没那么糟糕,先进行安抚,而后一步步夺权架空,如果运气好,杜伏威或许能以荣耀高位颐养天年。
可惜辅公祏在江淮造反,虽然杜伏威没有参与,但李渊见识到了江淮军的实力和破坏力。
与其安抚一个人让他不反,还不如让他彻底失去造反的可能,这是所有帝王的都笃信的真理。
所以很不幸,杜伏威步了韩信的后尘。
辅公祏是诬告,李渊多半一眼便看出来了,但他没有多理睬和质疑,而是抓到了这次契机。
李孝恭因为贪渎财产,在江淮胡作非为被阚棱撞破,所以也采取了诬告的方式。而今想来,李孝恭大抵是揣摩到些许圣意,所以才会如此大胆。
作为当时平定江淮的主帅,他的言辞很有分量,直接断送了杜伏威的性命。
然而今天,江淮军早已烟消云散,但为了安抚江淮百姓,以定南方民心,这桩旧案又有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但需要一个负责人,肯定不能是李渊,那么只能是李孝恭。
李孝恭不算冤枉,更算不上替罪羔羊,毕竟他为了私利曾冤枉过杜伏威和阚棱,所以他罪有应得。
事实上。阚棱最恨的人也是他李孝恭,复仇的主要对象也是他。
杜惜君因为从小生活环境的原因,复仇之心并不强烈。但并非完全没有,谢逸其实有心帮她完成心愿。
从现实角度来看。只能向李孝恭复仇,毕竟李渊已死,李世民在这件事上过错并不多,父债子偿在某些方面是没道理的。
更何况李世民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找他报仇等于谋逆找死。再者说,李世民愿意支持重审,管他的初衷是什么,事实上是为杜伏威平反了。
不说感恩戴德了。至少不能再记恨于他。
至于李孝恭怎么处置,马周很为难,也没有资格论断,所以他只有将皮球踢给李二陛下。
结果,李世民也有点为难了。
李孝恭是他的从堂兄弟,在这个讲究血脉和家族的年代,这等关系算是相当亲密。自李渊晋阳起兵开始,李孝恭便领兵打仗,是李唐宗室内第一将领。
家天下时代,少不得对宗亲多有倚重。所以李渊封他为郡王;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殒命,宗室力量再次被削弱。登基后的李世民明知李孝恭有些不妥行为,仍旧多少得多倚重。
大抵是这种情势,让李孝恭生出错觉,错误估计了自己的重要性,是以略微有点张扬跋扈。
李世民渐渐有所不满,恰好年幼的皇子及兄弟渐渐长大,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李孝恭的作用已经不那么重要。
所以……
当然了,毕竟是兄弟。过河拆桥不大好,看着马周请示的奏疏。李世民不禁有些迟疑。
... -->>
其实只要稍加调查和推敲,便能揣度出当时情形。
杜伏威是暴毙而亡,有说法称他是服用炼丹用的云母中毒而亡,但在当时那个情形下,中毒之事着实蹊跷。
李渊肯定希望他死!
杜伏威是当时的江淮王,纵然降唐,仍旧保持着巨大的势力,对李唐王朝而言始终是个威胁。
也许本来情况没那么糟糕,先进行安抚,而后一步步夺权架空,如果运气好,杜伏威或许能以荣耀高位颐养天年。
可惜辅公祏在江淮造反,虽然杜伏威没有参与,但李渊见识到了江淮军的实力和破坏力。
与其安抚一个人让他不反,还不如让他彻底失去造反的可能,这是所有帝王的都笃信的真理。
所以很不幸,杜伏威步了韩信的后尘。
辅公祏是诬告,李渊多半一眼便看出来了,但他没有多理睬和质疑,而是抓到了这次契机。
李孝恭因为贪渎财产,在江淮胡作非为被阚棱撞破,所以也采取了诬告的方式。而今想来,李孝恭大抵是揣摩到些许圣意,所以才会如此大胆。
作为当时平定江淮的主帅,他的言辞很有分量,直接断送了杜伏威的性命。
然而今天,江淮军早已烟消云散,但为了安抚江淮百姓,以定南方民心,这桩旧案又有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但需要一个负责人,肯定不能是李渊,那么只能是李孝恭。
李孝恭不算冤枉,更算不上替罪羔羊,毕竟他为了私利曾冤枉过杜伏威和阚棱,所以他罪有应得。
事实上。阚棱最恨的人也是他李孝恭,复仇的主要对象也是他。
杜惜君因为从小生活环境的原因,复仇之心并不强烈。但并非完全没有,谢逸其实有心帮她完成心愿。
从现实角度来看。只能向李孝恭复仇,毕竟李渊已死,李世民在这件事上过错并不多,父债子偿在某些方面是没道理的。
更何况李世民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找他报仇等于谋逆找死。再者说,李世民愿意支持重审,管他的初衷是什么,事实上是为杜伏威平反了。
不说感恩戴德了。至少不能再记恨于他。
至于李孝恭怎么处置,马周很为难,也没有资格论断,所以他只有将皮球踢给李二陛下。
结果,李世民也有点为难了。
李孝恭是他的从堂兄弟,在这个讲究血脉和家族的年代,这等关系算是相当亲密。自李渊晋阳起兵开始,李孝恭便领兵打仗,是李唐宗室内第一将领。
家天下时代,少不得对宗亲多有倚重。所以李渊封他为郡王;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和李元吉殒命,宗室力量再次被削弱。登基后的李世民明知李孝恭有些不妥行为,仍旧多少得多倚重。
大抵是这种情势,让李孝恭生出错觉,错误估计了自己的重要性,是以略微有点张扬跋扈。
李世民渐渐有所不满,恰好年幼的皇子及兄弟渐渐长大,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李孝恭的作用已经不那么重要。
所以……
当然了,毕竟是兄弟。过河拆桥不大好,看着马周请示的奏疏。李世民不禁有些迟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