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唐朝发明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世民对王浩然所提的返田热潮颇为上心,因为之前就有相关的朝臣察觉并奏报了这一现象,当时李世民并没有想到返田热潮会有什么弊端,觉得种田的人越多,百姓的日子便会越好。可看了王浩然的理论之后才发现,如今的大唐可不再是以往缺粮的朝代了,他这大唐皇帝也得提高自己的目光才行了,还停留在养活老百姓的水平的话,那可就跟不上时代了。
在一次早朝中,李世民便把王浩然返田热潮的理论抛出来让各位朝臣商议。
“陛下,微臣觉得王驸马所言非虚。”魏征虽然跟王浩然不和,但在民生问题上,他还是就事论事的,“据微臣所知,杭州那边现在正在培育能亩产三石的稻种,顺利的话,明年初便可大范围种植,到时大唐粮食富足,米价降低,而其它物价必然会因为人工成本的提高而上升,这样的话,老百姓就算家中积粮成仓,手头上也是富裕不了的。”
李世民点头赞同,又对马周问道:“马爱卿有什么想法?”
“回陛下。”马周答道,“如今返田热潮几已成定局,微臣之前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以往历朝历代都会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太平,一是温饱。而如今大唐威震四方、天下来朝,粮食充足,百姓无忧,已然是达到了以往历朝历代从未达到过的高度,那么以后的路又该怎么走?这没有前车之鉴,需慎之又慎。今日初次听到王驸马所谓的工业时代,微臣甚感兴趣,或许这是条不错的发展方向,不知陛下和诸位大臣有什么看法?”
“陛下!”一大臣连忙说道,“发展所谓的工业当然是有其利,但若将来的发展以工业为主的话,牵扯甚大。按照王驸马理论可以想到,工业化的运行是以商人为主的,若是发展得过甚,商人势力一强大起来,那必将会打破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陛下,若是士族的地位被打压,那也等同于动摇了皇室的根基啊!”
李世民听了很是震惊,他是认同这位大臣的说法的,说白了,皇室和士族是相互依赖的,皇室保护士族的利益,而士族则拥护皇室。李世民在想,王浩然素来见识不凡,难道就没想到这一点?应该不会!那他为何还把工业化提出来?给李唐挖坑?这也不至于啊?怎么说他王浩然也算是皇室中人,而且一直以来对李唐忠心耿耿。这时李世民才想起王浩然信中最后的一句话:此事事关重大,臣弟本是一商人,不敢妄谈国事,该当如何应对,还需陛下和朝中诸位大臣商议决定。
李世民心中一阵苦笑,没错,这就是王浩然,滑头的王浩然!他原以为这只是一套客套之词,却不想这并非无的放矢,隐藏得够深的。
“诸位可以应对之策?”虽然工业化可能会对士族有所打压,但李世民却又不舍得丢弃。
“陛下,微臣以为,如今大唐国富民强,工业化是一种大趋势,怕是阻挡不了的了!”李世勣说道,“若是强行压制,怕会适得其反。以微臣之见,压制不如引导,以朝廷的名义参与各种重大商品的制作、售卖,只要朝廷在各行业处于领先的水平,那商人就无法动摇朝廷与士族的地位。”
王浩然若是在这里,肯定会惊讶得目瞪口呆,这不是后世的“三个代表”吗?
李世勣说完,朝中顿时窃窃私语起来,说白了,这不就是让朝廷经商吗?如此一来,不就连皇室、士族都变成商人了吗?计策倒是个好计策,不过怎么用感觉怪怪的?
马周是很赞同李世勣的提议的,他见周围质疑的声音居多,便站出来支持道:“如今大唐日新夜异,诸位大臣的思想也得跟得上变化才行。以往的世俗观念若是不适宜当下的话,当弃则弃。大唐开创出了以往从未有过的盛世,往后遇上的问题,会有许多都是以往不曾遇上过的,若是没有全新的思维方式,怕是会举步难行!”
李世民是敢于创新的人,对朝廷经商的事并无心结,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是不敢贸然下决定,于是制止住台下朝臣的争论说道:“此事事关重大,且放一边,诸位回去后好生思量其中利弊,日后再议。现在先来商量一下返田热潮的应对之策。”
众大臣也觉得此事得回去仔细掂量才行,便纷纷停止讨论此事。
“陛下,不如停止鼓励开荒的相关政策,这样的话,就算不能制止住返田热潮,也能极大的减少其带来的冲击。”一位大臣献策道。
“不妥!”李世民还没表态,魏征就反对道,“如今大唐粮食富裕,并非单单是粮食产量增加了这一个原因。开朝以来,大唐人口虽然增加不少,可到现在也就不到三百万户。以后我们大唐人口定然会剧增,超过隋初时九百万户人口也是可以预期的,到时,眼下的粮食产量根本就不够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粮食产量若是跟不上去,定然会引起天下大乱。”
“陛下,现下大唐周邦有许多或因战乱或因饥荒而出现的流民数量不可小觑,还有许多它邦子民都有意愿移居大唐,我们何不把这些人吸收进来,以解眼下人丁过缺之急?”又一大臣提议道。
“此计倒也是个办法,不过流民良莠不齐,我等可在此设些条件,比如懂汉语者在大唐居住多少年才可获得大唐户籍;不懂汉语的则只能安排在一些简单岗位上;颇有身家的,若在大唐经营生意则可马上得到大唐户口……”马周附议道。
“所说解燃眉之急的话,这确实可行,但若论长久之计,鼓励大唐百姓多生育才能解决人丁缺乏的问题根源。”魏征也表了个态。
其他大臣议论了片刻后也纷纷表示赞同,李世民于是把这事敲定下来,具体章程则交由魏征规划出来。
李世民对王浩然所提的返田热潮颇为上心,因为之前就有相关的朝臣察觉并奏报了这一现象,当时李世民并没有想到返田热潮会有什么弊端,觉得种田的人越多,百姓的日子便会越好。可看了王浩然的理论之后才发现,如今的大唐可不再是以往缺粮的朝代了,他这大唐皇帝也得提高自己的目光才行了,还停留在养活老百姓的水平的话,那可就跟不上时代了。
在一次早朝中,李世民便把王浩然返田热潮的理论抛出来让各位朝臣商议。
“陛下,微臣觉得王驸马所言非虚。”魏征虽然跟王浩然不和,但在民生问题上,他还是就事论事的,“据微臣所知,杭州那边现在正在培育能亩产三石的稻种,顺利的话,明年初便可大范围种植,到时大唐粮食富足,米价降低,而其它物价必然会因为人工成本的提高而上升,这样的话,老百姓就算家中积粮成仓,手头上也是富裕不了的。”
李世民点头赞同,又对马周问道:“马爱卿有什么想法?”
“回陛下。”马周答道,“如今返田热潮几已成定局,微臣之前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以往历朝历代都会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太平,一是温饱。而如今大唐威震四方、天下来朝,粮食充足,百姓无忧,已然是达到了以往历朝历代从未达到过的高度,那么以后的路又该怎么走?这没有前车之鉴,需慎之又慎。今日初次听到王驸马所谓的工业时代,微臣甚感兴趣,或许这是条不错的发展方向,不知陛下和诸位大臣有什么看法?”
“陛下!”一大臣连忙说道,“发展所谓的工业当然是有其利,但若将来的发展以工业为主的话,牵扯甚大。按照王驸马理论可以想到,工业化的运行是以商人为主的,若是发展得过甚,商人势力一强大起来,那必将会打破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陛下,若是士族的地位被打压,那也等同于动摇了皇室的根基啊!”
李世民听了很是震惊,他是认同这位大臣的说法的,说白了,皇室和士族是相互依赖的,皇室保护士族的利益,而士族则拥护皇室。李世民在想,王浩然素来见识不凡,难道就没想到这一点?应该不会!那他为何还把工业化提出来?给李唐挖坑?这也不至于啊?怎么说他王浩然也算是皇室中人,而且一直以来对李唐忠心耿耿。这时李世民才想起王浩然信中最后的一句话:此事事关重大,臣弟本是一商人,不敢妄谈国事,该当如何应对,还需陛下和朝中诸位大臣商议决定。
李世民心中一阵苦笑,没错,这就是王浩然,滑头的王浩然!他原以为这只是一套客套之词,却不想这并非无的放矢,隐藏得够深的。
“诸位可以应对之策?”虽然工业化可能会对士族有所打压,但李世民却又不舍得丢弃。
“陛下,微臣以为,如今大唐国富民强,工业化是一种大趋势,怕是阻挡不了的了!”李世勣说道,“若是强行压制,怕会适得其反。以微臣之见,压制不如引导,以朝廷的名义参与各种重大商品的制作、售卖,只要朝廷在各行业处于领先的水平,那商人就无法动摇朝廷与士族的地位。”
王浩然若是在这里,肯定会惊讶得目瞪口呆,这不是后世的“三个代表”吗?
李世勣说完,朝中顿时窃窃私语起来,说白了,这不就是让朝廷经商吗?如此一来,不就连皇室、士族都变成商人了吗?计策倒是个好计策,不过怎么用感觉怪怪的?
马周是很赞同李世勣的提议的,他见周围质疑的声音居多,便站出来支持道:“如今大唐日新夜异,诸位大臣的思想也得跟得上变化才行。以往的世俗观念若是不适宜当下的话,当弃则弃。大唐开创出了以往从未有过的盛世,往后遇上的问题,会有许多都是以往不曾遇上过的,若是没有全新的思维方式,怕是会举步难行!”
李世民是敢于创新的人,对朝廷经商的事并无心结,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是不敢贸然下决定,于是制止住台下朝臣的争论说道:“此事事关重大,且放一边,诸位回去后好生思量其中利弊,日后再议。现在先来商量一下返田热潮的应对之策。”
众大臣也觉得此事得回去仔细掂量才行,便纷纷停止讨论此事。
“陛下,不如停止鼓励开荒的相关政策,这样的话,就算不能制止住返田热潮,也能极大的减少其带来的冲击。”一位大臣献策道。
“不妥!”李世民还没表态,魏征就反对道,“如今大唐粮食富裕,并非单单是粮食产量增加了这一个原因。开朝以来,大唐人口虽然增加不少,可到现在也就不到三百万户。以后我们大唐人口定然会剧增,超过隋初时九百万户人口也是可以预期的,到时,眼下的粮食产量根本就不够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粮食产量若是跟不上去,定然会引起天下大乱。”
“陛下,现下大唐周邦有许多或因战乱或因饥荒而出现的流民数量不可小觑,还有许多它邦子民都有意愿移居大唐,我们何不把这些人吸收进来,以解眼下人丁过缺之急?”又一大臣提议道。
“此计倒也是个办法,不过流民良莠不齐,我等可在此设些条件,比如懂汉语者在大唐居住多少年才可获得大唐户籍;不懂汉语的则只能安排在一些简单岗位上;颇有身家的,若在大唐经营生意则可马上得到大唐户口……”马周附议道。
“所说解燃眉之急的话,这确实可行,但若论长久之计,鼓励大唐百姓多生育才能解决人丁缺乏的问题根源。”魏征也表了个态。
其他大臣议论了片刻后也纷纷表示赞同,李世民于是把这事敲定下来,具体章程则交由魏征规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