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汉末天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重开太学么?
看着蔡琰离开的方向,刘协皱眉思索着,自董卓迁都洛阳之后,太学就名存实亡了,所谓太学,便是为那些世家子弟开设的学院,可以理解为求学之地,也可以理解为世家子弟镀金的地方,一般朝廷用人,会首先考虑太学院,如果太学院没有适合的人才,才会由各地举荐出来的孝廉中甄选合适的人才。
重开太学院,看起来,似乎是在向士人释放一个妥协的信号,但实际上,与刘协的理念并不冲突,虽然如今刘协提拔了不少寒门人才,但实际上,大部分官职依旧是由世家子弟来担任。
这个时代,九成以上的人才,都出自世家,莫说朝廷,任何一方势力,想要发展壮大,想要正常运转,都不可能撇开世家。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就先刊印论语吧。”刘协扭头,看向蒲元笑道。
选择论语为第一步推广的教材,一是因为论语毕竟知道的人多,就算是乡野村夫,也大多知道有这么一部书,容易让人接受,二则是简单,通篇都没有太多生僻的东西,而且只要是个认字的,都能教授,在这件事情上面,不要指望世家会大力支持,不给暗中使绊子,已经是烧高香了。
而刘协如今手中,能够拿出来去教授这些东西的人可不多,总不能让贾诩这样的人才跑去乡间传授学问吧。
所以重立太学,然后从太学院中挑选一些适合的人才洗脑,填充到自己的队伍之中,如今刘协治下县城都有近两百个,若以乡来计算的话,那得上千了,就算每县只需要开一个学堂,加起来所需要的人力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所以降低教授者的门槛,反正论语的话,只需要识字,能够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讲解就行了,最重要的,就是教人识字,在此之后,县学才会真正教一些比较高级的学问,一般乡学的授课时间在一年,只要能够默写论语什么的,就可以毕业,然后进入乡学,才会接受正式的教育。
而刘协也有这一年的时间来整理,研究这县学主要学得东西,术算就是最重要的一环,除此之外,还会将一些工匠、商人之类的东西融进去,而县学,也是未来为刘协培养管理人才的地方,从这里出来的人才,很难出现那种智谋出众,王佐天下的大才,但一定能够做实事,能够完美的将朝廷颁发下来的政令做好。
虽然不像郭嘉、贾诩这类有着辅国能力的,但却是运转天下所必不可少的,个人的能力或许并不出众,但却能构成朝廷管理天下的基石,就算贾诩、郭嘉之后,刘协招揽不到类似顶尖的人才,只要这些人在,县学之中,源源不绝的提供类似的人才,朝廷就只会越发稳固。
至于更往上的郡学,就是深入研究了,同样不大可能出现顶尖之者,却能培养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才,比如术算一学,县学中教的都是基本的运算和运用,但到了郡学,就是更深入的研究了,深入到各行各业,比如工匠如何做才能更出效率,木轨的承重极限,改进方向,再比如金融,虽然这个时代的金融比较原始,但正是因此,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这里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地方,也是日后推动大汉朝前进的根本力量。
至于最终,就是将太学融入三学之中,作为郡学的一个升迁之地,只要入了太学,就相当于有了功名,会在军中或是官场上挂上一个名誉头衔,专门为国家各行各业制定前进方向。
当然,这些东西真要一点点实现,难度不小,目前刘协要做的还是第一步,重立太学,然后创办乡学。
乡学实际上没必要太过担心世家的反应,刘协也没准备亲自出面,而是要以商业的手段,在各地建立书院,这并不触犯律法,刘协要做的,就是到时候保驾护航,避免世家从中作梗,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兴建县学,到时候阻力肯定会大,但有了乡学打下的根基以后,就不用太担心县学的问题了,这是关乎国家未来兴衰的根本,也是科举取士的雏形,必须稳中求胜,等到县学第一批学子达到要求的时候,刘协就不用太在乎世家的态度了,哪怕所有世家集体罢工,刘协到时候也有充足的人才迅速补充上去。
这一次,工部之行对刘协来说收获颇丰,让卫忠带了十本已经装订成册的论语后,刘协满意的离开了工部。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话说的倒是不错。
“卫忠,一会儿去... -->>
重开太学么?
看着蔡琰离开的方向,刘协皱眉思索着,自董卓迁都洛阳之后,太学就名存实亡了,所谓太学,便是为那些世家子弟开设的学院,可以理解为求学之地,也可以理解为世家子弟镀金的地方,一般朝廷用人,会首先考虑太学院,如果太学院没有适合的人才,才会由各地举荐出来的孝廉中甄选合适的人才。
重开太学院,看起来,似乎是在向士人释放一个妥协的信号,但实际上,与刘协的理念并不冲突,虽然如今刘协提拔了不少寒门人才,但实际上,大部分官职依旧是由世家子弟来担任。
这个时代,九成以上的人才,都出自世家,莫说朝廷,任何一方势力,想要发展壮大,想要正常运转,都不可能撇开世家。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就先刊印论语吧。”刘协扭头,看向蒲元笑道。
选择论语为第一步推广的教材,一是因为论语毕竟知道的人多,就算是乡野村夫,也大多知道有这么一部书,容易让人接受,二则是简单,通篇都没有太多生僻的东西,而且只要是个认字的,都能教授,在这件事情上面,不要指望世家会大力支持,不给暗中使绊子,已经是烧高香了。
而刘协如今手中,能够拿出来去教授这些东西的人可不多,总不能让贾诩这样的人才跑去乡间传授学问吧。
所以重立太学,然后从太学院中挑选一些适合的人才洗脑,填充到自己的队伍之中,如今刘协治下县城都有近两百个,若以乡来计算的话,那得上千了,就算每县只需要开一个学堂,加起来所需要的人力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所以降低教授者的门槛,反正论语的话,只需要识字,能够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讲解就行了,最重要的,就是教人识字,在此之后,县学才会真正教一些比较高级的学问,一般乡学的授课时间在一年,只要能够默写论语什么的,就可以毕业,然后进入乡学,才会接受正式的教育。
而刘协也有这一年的时间来整理,研究这县学主要学得东西,术算就是最重要的一环,除此之外,还会将一些工匠、商人之类的东西融进去,而县学,也是未来为刘协培养管理人才的地方,从这里出来的人才,很难出现那种智谋出众,王佐天下的大才,但一定能够做实事,能够完美的将朝廷颁发下来的政令做好。
虽然不像郭嘉、贾诩这类有着辅国能力的,但却是运转天下所必不可少的,个人的能力或许并不出众,但却能构成朝廷管理天下的基石,就算贾诩、郭嘉之后,刘协招揽不到类似顶尖的人才,只要这些人在,县学之中,源源不绝的提供类似的人才,朝廷就只会越发稳固。
至于更往上的郡学,就是深入研究了,同样不大可能出现顶尖之者,却能培养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才,比如术算一学,县学中教的都是基本的运算和运用,但到了郡学,就是更深入的研究了,深入到各行各业,比如工匠如何做才能更出效率,木轨的承重极限,改进方向,再比如金融,虽然这个时代的金融比较原始,但正是因此,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这里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地方,也是日后推动大汉朝前进的根本力量。
至于最终,就是将太学融入三学之中,作为郡学的一个升迁之地,只要入了太学,就相当于有了功名,会在军中或是官场上挂上一个名誉头衔,专门为国家各行各业制定前进方向。
当然,这些东西真要一点点实现,难度不小,目前刘协要做的还是第一步,重立太学,然后创办乡学。
乡学实际上没必要太过担心世家的反应,刘协也没准备亲自出面,而是要以商业的手段,在各地建立书院,这并不触犯律法,刘协要做的,就是到时候保驾护航,避免世家从中作梗,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兴建县学,到时候阻力肯定会大,但有了乡学打下的根基以后,就不用太担心县学的问题了,这是关乎国家未来兴衰的根本,也是科举取士的雏形,必须稳中求胜,等到县学第一批学子达到要求的时候,刘协就不用太在乎世家的态度了,哪怕所有世家集体罢工,刘协到时候也有充足的人才迅速补充上去。
这一次,工部之行对刘协来说收获颇丰,让卫忠带了十本已经装订成册的论语后,刘协满意的离开了工部。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话说的倒是不错。
“卫忠,一会儿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