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第三次机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
起身、矗立、凝望。
在一旁伺候的太监眼中,重病缠身的皇帝显然已经康复了,不仅面色和气质都远远强过以往,就连动作和步伐都显得干脆利索。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其实并不是同一个皇帝,虽然这个人在外表上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
林广宇站立在窗前,视野却盯紧了窗外的水域。他没有试图离开这个环境,在光绪被囚瀛台的大背景下,任何企图离开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在最初的惊愕、不敢相信乃至痛不欲生过后,他已经无可奈何地接受附身为光绪这样一个事实,如若不然,则自己会丧命于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中。他并不怕死,但也不愿在不明不白中沦为历史的尘埃,短暂的思维混乱过后,他逐渐理顺了思路,并接管了这具躯体所具有的既有知识。
他还惊讶地发现自己并没有丧失原本所拥有的知识和智慧,更没有丧失独立的判断力和价值观。比如他清楚地知道光绪对隆裕的所作所为,但隆裕给他的第一印象并不差,起码不失为一个温柔体贴的女子——一个远较80后女生来得婉柔与体贴的女子。在产生这种好感的时候他丝毫没有负罪感,因为——隆裕的温柔是针对这具躯壳的,但除了自己的内心,已经逝去的光绪是感受不到这一点的……
今后该怎么办?这是一个现实的命题。努力活下去是一个方向,如何更好地活下去却是一个命题。虽然历史上光绪是在1908过世的,但目前自己身体状况良好,各方面感觉都很好,并不像大限已近的迹象,反而充满着活力。
从政治生命来看,一旦慈禧过世,自己作为皇帝有名正言顺的地位和权力可以摆脱这种局面。目前离不离开瀛台只是小节,将来离开瀛台则是大势。
大势如此,何必拘泥小节!
支开隆裕,是为了接受现实、理解现实、应对现实的需要,在电光火石之间,无数的念头已经转瞬而过,有关于今后的决策慢慢成型。
——慈禧大限已近,不可轻举妄动,应当更加恭顺,更加谨慎;
——野史谣传慈禧、李莲英或袁世凯毒杀光绪,虽未经证实,却不可不防,当格外小心;
——隆裕地位卓越,对光绪又是眷顾,可堪大用;
——将来如何仍不得而知,当前应以恢复自由、重掌权为奋斗目标。
渡过最初的不安,在面对荆棘遍布的局面时他拿出了完整的策略体系,不愧为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自我解嘲般地笑道:“这不就是一个问题解决型的材料题么?!”
隆裕又来了,她惊奇地发现,雷击后的皇帝对自己的态度改善了不少,再也不复以往苦大仇深的模样,言语举止中虽然有些奇怪和失忆现象,但只要轻轻一点,皇帝便能明白过来,而且更为通情达理,不复以往的偏激执拗。风雷动而真龙起,皇上自然是真龙,或许经这么一遭雷电,真龙苏醒矣!她心中美滋滋的。
……
黄昏时分,慈禧的寝宫虽然***通明,却充满着压抑,郁闷地让人喘不过气来。瀛台方向又是打雷又是闪电之后,慈禧也遭受了惊吓,陷入了昏迷状态。
“杜大人,皇太后这病情……”由于杜仲骏并非太医,晚上也不当值,等他匆匆忙忙赶到时,那里早就跪满了一圈儿人头,在焦头烂额地探讨着病情。一看他走了进来,便立刻有了主心骨似的出言发问。
其实就慈禧的病情在场的每一个太医几乎都能做出判断,之所以迟迟不下结论,无非就是不想亲口说出众所周知的事实,而杜仲骏素以心直口快闻名,让他说出来岂非更好?
瀛台的所见所闻太过惊世骇俗,直到此时杜仲骏还没能回过神来,在众人焦急的目光中,他把住了慈禧脉搏,一边诊断,一边却问着一旁的太监和宫女——他们不敢隐瞒,将慈禧病倒的时刻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联系涵元殿的一切,他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大清国的天,恐怕要变了……
“杜大人……”大家见他搭了许久的脉搏还没个说法,顿时有些焦躁。
“来人,给皇太后熬长寿汤……”
熬长寿汤,那就意味着人已经不行了,一听杜仲骏说出了众人最忌讳说出的话语,顿时松了口气,不过脸上却是一脸悲伤的神色。
慈禧正向末路狂奔,众人七手八脚地忙乱了起来……
夜色深沉如水,已经获得新生的林广宇仍了无睡意,在窗前眺望星空:象征帝星的紫微星,到底是哪一颗呢?正沉思间,小太监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进门后就跪倒在地:“禀……禀皇上,太后……老……老佛爷她……她……皇后……皇后娘娘让奴才请……请皇上……移驾……”
移驾?小太监也许是不敢说,也许是说不清楚,他的话没有透露多少实质性的消息。林广宇起初一头雾水,随即便反应过来:“太后她老人家?……”
小太监拼命点头——慈禧该差不多了!林广宇大喜过望,脸上却是一副悲伤模样,“来人,摆驾……”其实不用他喊,瀛台早已经被惊动了。皇帝乘坐着三十二人抬的大轿离开了瀛台,皇帝没有权势,但待遇和规格却没有降低标准,一般的重臣能得到一个“赏紫禁城乘舆”已是格外的恩宠了——那也不过一顶小轿,唯独皇帝可以享有这么大的排场。
在长寿汤的维持下,慈禧慢悠悠地苏醒了过来,挣扎着用最后一口气交代遗言。白天她已经任命了皇帝的亲弟弟载沣为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大阿哥并在上书房读书,原本是为了光绪过世后的承嗣安排,没想到现在连自己都差不多了。说了几句,实在支撑不住,又昏迷过去了。
病榻前跪着载沣、隆裕和李莲英,外面则围着一群太医和皇族近亲。忽然众人就听到小德张的一声呼喝:“皇上驾到!”
除了隆裕没有人料到来额居然是皇帝。大家心中的困惑是一样的:不是说皇上快不行了吗?怎么现在看起来面色红润,并不像重病缠身的模样呢?尽管皇帝没有什么权势,众人出于君臣之礼,在表面上是不能怠慢的,所有人连忙匍匐在地,恭谨地说道:“臣奴才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裕的神色是最正常的,而最不正常的则是李莲英。林广宇没心思计较他们的惊讶,进了门就说:“免礼平身吧!”一听平身,李莲英才敢偷偷抬起头打量皇帝,他的心“咚咚”地跳得厉害,方才那一声“皇上驾到”差点没把他的心肝从喉咙口吓出来——皇帝已经吃了“加过料”的“塌喇”,论理差不多该一命呜呼了,怎么身体愈发康健,难道老天开眼不成?不,绝不会的,一定是袁世凯这个混蛋没选好药,误了大事啊!刚刚抬起头来,却正迎上皇帝的眼神,四目甫一对视,他便感觉浑身一震,仿佛掉进了冰窖,开始浑身发抖。
林广宇没看出异常,目光只一扫便大步走上前去。李莲英连呼侥幸,虽然天气已是寒冬,额头上还是渗出了豆大的汗珠,慌得他连忙用袖子擦掉。
“太后病情如何?”仔细观察慈禧的面色后,林广宇判断对方命已不久,不过仍想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禀皇上,”隆裕小声道,“太后身患痢疾,肝火虚旺,方才已经用过长寿汤了……”棒极了!林广宇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转过身去对众人道:“朕还有些话要和太后说,你们先到偏殿等候吧。”说话时,他的眼神注视着隆裕,投以微微一笑,对她及时通知自己赶来表示感谢。虽然因为场合只是嘴角一动,隆裕却已经感受到了,这是20年来所罕见的。她的蛾眉微微一扬,为皇帝对自己态度的柔化而感到万分惬意——这一刻,她已经忘记了20年来皇帝对她的冷若冰霜。
众人退到了偏殿,心中的纳... -->>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
起身、矗立、凝望。
在一旁伺候的太监眼中,重病缠身的皇帝显然已经康复了,不仅面色和气质都远远强过以往,就连动作和步伐都显得干脆利索。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其实并不是同一个皇帝,虽然这个人在外表上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
林广宇站立在窗前,视野却盯紧了窗外的水域。他没有试图离开这个环境,在光绪被囚瀛台的大背景下,任何企图离开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在最初的惊愕、不敢相信乃至痛不欲生过后,他已经无可奈何地接受附身为光绪这样一个事实,如若不然,则自己会丧命于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中。他并不怕死,但也不愿在不明不白中沦为历史的尘埃,短暂的思维混乱过后,他逐渐理顺了思路,并接管了这具躯体所具有的既有知识。
他还惊讶地发现自己并没有丧失原本所拥有的知识和智慧,更没有丧失独立的判断力和价值观。比如他清楚地知道光绪对隆裕的所作所为,但隆裕给他的第一印象并不差,起码不失为一个温柔体贴的女子——一个远较80后女生来得婉柔与体贴的女子。在产生这种好感的时候他丝毫没有负罪感,因为——隆裕的温柔是针对这具躯壳的,但除了自己的内心,已经逝去的光绪是感受不到这一点的……
今后该怎么办?这是一个现实的命题。努力活下去是一个方向,如何更好地活下去却是一个命题。虽然历史上光绪是在1908过世的,但目前自己身体状况良好,各方面感觉都很好,并不像大限已近的迹象,反而充满着活力。
从政治生命来看,一旦慈禧过世,自己作为皇帝有名正言顺的地位和权力可以摆脱这种局面。目前离不离开瀛台只是小节,将来离开瀛台则是大势。
大势如此,何必拘泥小节!
支开隆裕,是为了接受现实、理解现实、应对现实的需要,在电光火石之间,无数的念头已经转瞬而过,有关于今后的决策慢慢成型。
——慈禧大限已近,不可轻举妄动,应当更加恭顺,更加谨慎;
——野史谣传慈禧、李莲英或袁世凯毒杀光绪,虽未经证实,却不可不防,当格外小心;
——隆裕地位卓越,对光绪又是眷顾,可堪大用;
——将来如何仍不得而知,当前应以恢复自由、重掌权为奋斗目标。
渡过最初的不安,在面对荆棘遍布的局面时他拿出了完整的策略体系,不愧为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自我解嘲般地笑道:“这不就是一个问题解决型的材料题么?!”
隆裕又来了,她惊奇地发现,雷击后的皇帝对自己的态度改善了不少,再也不复以往苦大仇深的模样,言语举止中虽然有些奇怪和失忆现象,但只要轻轻一点,皇帝便能明白过来,而且更为通情达理,不复以往的偏激执拗。风雷动而真龙起,皇上自然是真龙,或许经这么一遭雷电,真龙苏醒矣!她心中美滋滋的。
……
黄昏时分,慈禧的寝宫虽然***通明,却充满着压抑,郁闷地让人喘不过气来。瀛台方向又是打雷又是闪电之后,慈禧也遭受了惊吓,陷入了昏迷状态。
“杜大人,皇太后这病情……”由于杜仲骏并非太医,晚上也不当值,等他匆匆忙忙赶到时,那里早就跪满了一圈儿人头,在焦头烂额地探讨着病情。一看他走了进来,便立刻有了主心骨似的出言发问。
其实就慈禧的病情在场的每一个太医几乎都能做出判断,之所以迟迟不下结论,无非就是不想亲口说出众所周知的事实,而杜仲骏素以心直口快闻名,让他说出来岂非更好?
瀛台的所见所闻太过惊世骇俗,直到此时杜仲骏还没能回过神来,在众人焦急的目光中,他把住了慈禧脉搏,一边诊断,一边却问着一旁的太监和宫女——他们不敢隐瞒,将慈禧病倒的时刻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联系涵元殿的一切,他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大清国的天,恐怕要变了……
“杜大人……”大家见他搭了许久的脉搏还没个说法,顿时有些焦躁。
“来人,给皇太后熬长寿汤……”
熬长寿汤,那就意味着人已经不行了,一听杜仲骏说出了众人最忌讳说出的话语,顿时松了口气,不过脸上却是一脸悲伤的神色。
慈禧正向末路狂奔,众人七手八脚地忙乱了起来……
夜色深沉如水,已经获得新生的林广宇仍了无睡意,在窗前眺望星空:象征帝星的紫微星,到底是哪一颗呢?正沉思间,小太监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进门后就跪倒在地:“禀……禀皇上,太后……老……老佛爷她……她……皇后……皇后娘娘让奴才请……请皇上……移驾……”
移驾?小太监也许是不敢说,也许是说不清楚,他的话没有透露多少实质性的消息。林广宇起初一头雾水,随即便反应过来:“太后她老人家?……”
小太监拼命点头——慈禧该差不多了!林广宇大喜过望,脸上却是一副悲伤模样,“来人,摆驾……”其实不用他喊,瀛台早已经被惊动了。皇帝乘坐着三十二人抬的大轿离开了瀛台,皇帝没有权势,但待遇和规格却没有降低标准,一般的重臣能得到一个“赏紫禁城乘舆”已是格外的恩宠了——那也不过一顶小轿,唯独皇帝可以享有这么大的排场。
在长寿汤的维持下,慈禧慢悠悠地苏醒了过来,挣扎着用最后一口气交代遗言。白天她已经任命了皇帝的亲弟弟载沣为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大阿哥并在上书房读书,原本是为了光绪过世后的承嗣安排,没想到现在连自己都差不多了。说了几句,实在支撑不住,又昏迷过去了。
病榻前跪着载沣、隆裕和李莲英,外面则围着一群太医和皇族近亲。忽然众人就听到小德张的一声呼喝:“皇上驾到!”
除了隆裕没有人料到来额居然是皇帝。大家心中的困惑是一样的:不是说皇上快不行了吗?怎么现在看起来面色红润,并不像重病缠身的模样呢?尽管皇帝没有什么权势,众人出于君臣之礼,在表面上是不能怠慢的,所有人连忙匍匐在地,恭谨地说道:“臣奴才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裕的神色是最正常的,而最不正常的则是李莲英。林广宇没心思计较他们的惊讶,进了门就说:“免礼平身吧!”一听平身,李莲英才敢偷偷抬起头打量皇帝,他的心“咚咚”地跳得厉害,方才那一声“皇上驾到”差点没把他的心肝从喉咙口吓出来——皇帝已经吃了“加过料”的“塌喇”,论理差不多该一命呜呼了,怎么身体愈发康健,难道老天开眼不成?不,绝不会的,一定是袁世凯这个混蛋没选好药,误了大事啊!刚刚抬起头来,却正迎上皇帝的眼神,四目甫一对视,他便感觉浑身一震,仿佛掉进了冰窖,开始浑身发抖。
林广宇没看出异常,目光只一扫便大步走上前去。李莲英连呼侥幸,虽然天气已是寒冬,额头上还是渗出了豆大的汗珠,慌得他连忙用袖子擦掉。
“太后病情如何?”仔细观察慈禧的面色后,林广宇判断对方命已不久,不过仍想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禀皇上,”隆裕小声道,“太后身患痢疾,肝火虚旺,方才已经用过长寿汤了……”棒极了!林广宇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转过身去对众人道:“朕还有些话要和太后说,你们先到偏殿等候吧。”说话时,他的眼神注视着隆裕,投以微微一笑,对她及时通知自己赶来表示感谢。虽然因为场合只是嘴角一动,隆裕却已经感受到了,这是20年来所罕见的。她的蛾眉微微一扬,为皇帝对自己态度的柔化而感到万分惬意——这一刻,她已经忘记了20年来皇帝对她的冷若冰霜。
众人退到了偏殿,心中的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