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大汉时代周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想来是因为马建国心里清楚,此次出征的结果,可能无法活着回来。
至于为什么是要提到“立下军功之前”这个时限,那就更好理解了。这是因为马建国知道,如果可以拿到军功,不管他是否能够活着回来,朝廷都会善待他的妻儿。
这也就是说,马建国已经做好了哪怕是死,也要在临死之前立下军功的准备。
仔细想想,以马建国的处境来说,这次的出征的确是孤注一掷。因为哪怕战死,只要立下军功,妻儿的处境就能得到改善。用自己的一条命,换/妻儿的好几条命,这在马建国看来是值得的。
恐怕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临别前的书信,才感觉不到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反而是字里行间都透着平静吧?
想到这里,赵启明收好了竹简,然后叹了口气。
马建国能拜托的人也只有他了,而他也的确愿意帮助马建国。
所以他抬起头,朝奴儿问了句:“你知不知道马建国家住在哪里?”
“知道。”奴儿擦了擦鼻涕:“老师要去吗?”
“我好歹也是个侯爷,真要是我去了人家要想办法招待我,这不是给人家找罪受吗?”赵启明想了想:“你去就行了,好歹也是公主府的人,邻居街坊知道你的身份,绝不敢欺负人家妻儿。”
奴儿使劲点头:“那学生这就去。”
“回来。”赵启明有点头疼:“谁让你现在就去了。”
“那什么时候去?”
“人家过得不好,你不提前准备点东西带着?”赵启明无奈,但说完又想起什么,摆了摆手说:“算了,你就经常去就可以了,逢年过节送东西的事情,我回去吩咐侯府准备。”
奴儿想了想,估计意识到自己的确也没什么钱,于是无奈点了点头。
“对了,马建国的儿子多大?”
“比学生小两岁。”
“那你今年多大?”
“学生十二。”
赵启明点了点头:“外族的身份估计也难有什么玩伴,你没事过去跟那孩子多相处,另外听马建国说那孩子在读书,你自己不看的书多准备些,给人家孩子带去。”
听到这话,奴儿意识到自己还是可以帮忙的,于是高兴的点头。
打发走了奴儿,赵启明重新躺在了草地上,想起了李敢。
他知道,这次出征,李敢和李广父子同上战场,家里也没有了男人。但因为身份地位的关系,没人能欺负得了李广的妻女,而且长安城中有那么多的老将护着,还真没人有那个胆子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恐怕也正是这个原因,李敢走的时候才会那么坦然,来马场也只是为了道别,顺便带上自己的家庭作业,而没有对家里的事情,对赵启明有过任何的嘱托吧。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说两个男人都上了战场,家里还能好好过日子的。想来平日里提心吊胆是勉不了的。而这种情况不需要像马建国家里那样,需要什么逢年过节时送去些日常用度,倒是更需要些安慰和开导。
显然,赵启明是做不来这种事情的。
因为辈分的关系,他不能去安慰李敢的母亲,而安慰李敢的姐姐,又实在引人误会,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成了“趁别人家里没男人跑去调戏人家姑娘”的臭不要脸。
所以这个事情赵启明是不能去做的,更需要个女人去做。
这样的话,那就只有拜托静安公主了。
因为静安公主为人处事很让人放心,而且这婆娘消息灵通,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给母女两人带去些让人感到安慰的消息。
当然,更关键的是,赵启明没有其他女人可以拜托了。
想想,还真是有点失败啊。
想来是因为马建国心里清楚,此次出征的结果,可能无法活着回来。
至于为什么是要提到“立下军功之前”这个时限,那就更好理解了。这是因为马建国知道,如果可以拿到军功,不管他是否能够活着回来,朝廷都会善待他的妻儿。
这也就是说,马建国已经做好了哪怕是死,也要在临死之前立下军功的准备。
仔细想想,以马建国的处境来说,这次的出征的确是孤注一掷。因为哪怕战死,只要立下军功,妻儿的处境就能得到改善。用自己的一条命,换/妻儿的好几条命,这在马建国看来是值得的。
恐怕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临别前的书信,才感觉不到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反而是字里行间都透着平静吧?
想到这里,赵启明收好了竹简,然后叹了口气。
马建国能拜托的人也只有他了,而他也的确愿意帮助马建国。
所以他抬起头,朝奴儿问了句:“你知不知道马建国家住在哪里?”
“知道。”奴儿擦了擦鼻涕:“老师要去吗?”
“我好歹也是个侯爷,真要是我去了人家要想办法招待我,这不是给人家找罪受吗?”赵启明想了想:“你去就行了,好歹也是公主府的人,邻居街坊知道你的身份,绝不敢欺负人家妻儿。”
奴儿使劲点头:“那学生这就去。”
“回来。”赵启明有点头疼:“谁让你现在就去了。”
“那什么时候去?”
“人家过得不好,你不提前准备点东西带着?”赵启明无奈,但说完又想起什么,摆了摆手说:“算了,你就经常去就可以了,逢年过节送东西的事情,我回去吩咐侯府准备。”
奴儿想了想,估计意识到自己的确也没什么钱,于是无奈点了点头。
“对了,马建国的儿子多大?”
“比学生小两岁。”
“那你今年多大?”
“学生十二。”
赵启明点了点头:“外族的身份估计也难有什么玩伴,你没事过去跟那孩子多相处,另外听马建国说那孩子在读书,你自己不看的书多准备些,给人家孩子带去。”
听到这话,奴儿意识到自己还是可以帮忙的,于是高兴的点头。
打发走了奴儿,赵启明重新躺在了草地上,想起了李敢。
他知道,这次出征,李敢和李广父子同上战场,家里也没有了男人。但因为身份地位的关系,没人能欺负得了李广的妻女,而且长安城中有那么多的老将护着,还真没人有那个胆子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恐怕也正是这个原因,李敢走的时候才会那么坦然,来马场也只是为了道别,顺便带上自己的家庭作业,而没有对家里的事情,对赵启明有过任何的嘱托吧。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说两个男人都上了战场,家里还能好好过日子的。想来平日里提心吊胆是勉不了的。而这种情况不需要像马建国家里那样,需要什么逢年过节时送去些日常用度,倒是更需要些安慰和开导。
显然,赵启明是做不来这种事情的。
因为辈分的关系,他不能去安慰李敢的母亲,而安慰李敢的姐姐,又实在引人误会,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成了“趁别人家里没男人跑去调戏人家姑娘”的臭不要脸。
所以这个事情赵启明是不能去做的,更需要个女人去做。
这样的话,那就只有拜托静安公主了。
因为静安公主为人处事很让人放心,而且这婆娘消息灵通,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给母女两人带去些让人感到安慰的消息。
当然,更关键的是,赵启明没有其他女人可以拜托了。
想想,还真是有点失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