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于是他索性分兵各处防守,加固后方,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进攻目标——龙山。
龙山是日军的粮仓所在地,积粮数十万石,王京、釜山的日军伙食,大都要靠此处供应。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如松密令查大受,率敢死队(死士)连夜跑到龙山,放了一把火,彻底解决了鬼子们的粮食问题。
这么一来,事情就算是结了,因为武士道再怎么牛,也不能当饭吃,在这一点上,鬼子们的意识是清楚的,认识是明确的。
万历二十一年(1593)四月十八日,日军全军撤出王京,退往釜山。十九日,李如松入城,王京光复。
自万历二十年(1592)十二月明军入朝起,短短半年时间,日军全线溃败,死伤合计三万五千余人,其军队主力,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几乎全军覆灭,日军的战斗力遭到致命打击,疲惫交加,斗志全无,再也没法打了。
四月下旬,日军继续撤退至蔚山、东莱等沿海地域,回到了一年前的登陆地点,全军八万余人渡海回国,仅留四万人防守。
至此,抗倭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结束,日军惨败而归。
日军退却了,但李如松并没有痛打落水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事实上,此时明军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由于朝军几乎是一盘散沙,许多地方都要依靠明军防守,李如松能够调动的,仅有一万余人,靠这点本钱,想把日军赶下海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最严重的问题还不是缺人,而是缺钱。
要知道,刀枪马炮,天上掉不下来,那都是有价钱的,而所谓打仗,其实就是砸钱。敌人来了,有钱就对砸,没钱就打游击,朝鲜战争也一样。
明军虽然是帮朝鲜打仗,但从粮食到军饷,都是自给自足,而在这一点上,朝鲜人也体现出了充分的市场意识,非但不给军费,连明军在当地买军粮都要收钱。
李如松在朝鲜待了半年,已经花掉了上百万两白银,再这样打个几年,估计裤子都得当出去。
所以谈判,是唯一的选择。
高档次的忽悠
第二次谈判就此开始。
所谓谈判,其实就是忽悠的升级版,双方你来我往,吹吹牛吃吃饭,实在的东西实在不多。
客观地讲,明朝在谈判上,一向都没什么诚意。相对而言,日本方面还是比较实诚的,他们曾满怀期望地期盼着明朝的使者,等到的却是火枪大炮。
说到底,这是个认识问题。因为当时的明朝,管日本叫倭国,管日本人叫倭奴,而且这并非有意歧视,事实上,以上称呼是一路叫过来的,且从无愧疚、不当之类的情感。
总之,打心眼里,就从没瞧得上日本人。
第一次谈判,是因为准备不足,未能出兵,等到能够出兵,自然就不谈了。
现在,是第二次谈判。而谈判的最理想人选,是沈惟敬。
半年前,这位仁兄满怀激情地来到李如松的大营,结果差点被砍了头,又关了起来,吃了半年的牢饭,到今天,终于又有他的用武之地了。
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沈惟敬前往日军大营,开始了第二次谈判,在那里等待着他的,是他的老朋友小西行长。
虽然之前曾被无情地忽悠过一次,但毕竟出来抢一把不容易,死了这么多人,弄不到点实在东西也没法回去,日方决定继续谈判,平分朝鲜是不指望了,能捞多少是多少。
日军的谈判底线大抵如此,而在他们看来,事到如今,明军多少也会让一两步。
会谈进行得十分顺利,双方互致问候完毕,经过讨价还价,达成了如下意见:
首先,明朝派遣使者,前往日本会见丰臣秀吉。其次,明军撤出朝鲜,日军撤出王京(当时尚未撤出)。最后,日本交还朝鲜被俘王子、官员。
沈惟敬带着谈判意见回来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一次,李如松和宋应昌都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
于是他索性分兵各处防守,加固后方,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进攻目标——龙山。
龙山是日军的粮仓所在地,积粮数十万石,王京、釜山的日军伙食,大都要靠此处供应。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如松密令查大受,率敢死队(死士)连夜跑到龙山,放了一把火,彻底解决了鬼子们的粮食问题。
这么一来,事情就算是结了,因为武士道再怎么牛,也不能当饭吃,在这一点上,鬼子们的意识是清楚的,认识是明确的。
万历二十一年(1593)四月十八日,日军全军撤出王京,退往釜山。十九日,李如松入城,王京光复。
自万历二十年(1592)十二月明军入朝起,短短半年时间,日军全线溃败,死伤合计三万五千余人,其军队主力,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几乎全军覆灭,日军的战斗力遭到致命打击,疲惫交加,斗志全无,再也没法打了。
四月下旬,日军继续撤退至蔚山、东莱等沿海地域,回到了一年前的登陆地点,全军八万余人渡海回国,仅留四万人防守。
至此,抗倭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结束,日军惨败而归。
日军退却了,但李如松并没有痛打落水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事实上,此时明军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由于朝军几乎是一盘散沙,许多地方都要依靠明军防守,李如松能够调动的,仅有一万余人,靠这点本钱,想把日军赶下海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最严重的问题还不是缺人,而是缺钱。
要知道,刀枪马炮,天上掉不下来,那都是有价钱的,而所谓打仗,其实就是砸钱。敌人来了,有钱就对砸,没钱就打游击,朝鲜战争也一样。
明军虽然是帮朝鲜打仗,但从粮食到军饷,都是自给自足,而在这一点上,朝鲜人也体现出了充分的市场意识,非但不给军费,连明军在当地买军粮都要收钱。
李如松在朝鲜待了半年,已经花掉了上百万两白银,再这样打个几年,估计裤子都得当出去。
所以谈判,是唯一的选择。
高档次的忽悠
第二次谈判就此开始。
所谓谈判,其实就是忽悠的升级版,双方你来我往,吹吹牛吃吃饭,实在的东西实在不多。
客观地讲,明朝在谈判上,一向都没什么诚意。相对而言,日本方面还是比较实诚的,他们曾满怀期望地期盼着明朝的使者,等到的却是火枪大炮。
说到底,这是个认识问题。因为当时的明朝,管日本叫倭国,管日本人叫倭奴,而且这并非有意歧视,事实上,以上称呼是一路叫过来的,且从无愧疚、不当之类的情感。
总之,打心眼里,就从没瞧得上日本人。
第一次谈判,是因为准备不足,未能出兵,等到能够出兵,自然就不谈了。
现在,是第二次谈判。而谈判的最理想人选,是沈惟敬。
半年前,这位仁兄满怀激情地来到李如松的大营,结果差点被砍了头,又关了起来,吃了半年的牢饭,到今天,终于又有他的用武之地了。
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沈惟敬前往日军大营,开始了第二次谈判,在那里等待着他的,是他的老朋友小西行长。
虽然之前曾被无情地忽悠过一次,但毕竟出来抢一把不容易,死了这么多人,弄不到点实在东西也没法回去,日方决定继续谈判,平分朝鲜是不指望了,能捞多少是多少。
日军的谈判底线大抵如此,而在他们看来,事到如今,明军多少也会让一两步。
会谈进行得十分顺利,双方互致问候完毕,经过讨价还价,达成了如下意见:
首先,明朝派遣使者,前往日本会见丰臣秀吉。其次,明军撤出朝鲜,日军撤出王京(当时尚未撤出)。最后,日本交还朝鲜被俘王子、官员。
沈惟敬带着谈判意见回来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一次,李如松和宋应昌都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