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启元年(1621),孙承宗刚到辽东的时候,他所拥有的,只是山海关以及关外的八里地。
天启五年(1625),孙承宗巩固了山海关,收复了宁远,以及周边几百里土地。在收复宁远之后,孙承宗决定再进一步,占据另一个城市——锦州。他认定,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点。但努尔哈赤似乎不这么看,锦州嘛,又小又穷,派兵守还要费粮食,谁要谁就拿去。
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孙承宗得到了锦州。
事后证明,自明朝军队进入锦州的那一刻起,努尔哈赤的悲惨命运便已注定。因为至此,孙承宗终于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关锦防线。所谓关锦防线,是指由山海关—宁远—锦州组成的防御体系。该防线全长四百余里,深入后金区域,沿线均有明朝堡垒、据点,极为坚固。历史告诉我们,再坚固的防线,也有被攻陷的一天。历史还告诉我们,凡事总有例外,比如这条防线。
事实上,直到明朝灭亡,它也未被突破。此后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后金军队用手刨,用嘴啃,用牙咬,都毫无效果,还搭上了努尔哈赤先生的一条老命。这是一个科学、富有哲理而又使人绝望的防御体系,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弱点。锦州,辽东重镇,自古为入关要道,且地势险要,更重要的是,锦州城的一面靠海。对于没有海军的后金而言,这又是一个噩梦。这就是说,只要海运充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被围得水泄不通,锦州也是很难攻克的。
既然难打,能不能不打呢?不能。
我的一位家在锦州的朋友告诉我,他要回去十分方便,因为从北京出发,开往东三省,在锦州停靠的火车,有十八列。
我顿时不寒而栗,这意味着,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要到辽东,除个别缺心眼爬山坡的人外,锦州是唯一的选择。
要想入关,必须攻克宁远,要攻克宁远,必须攻克锦州,要攻克锦州,攻克不了。
当然,有人会说,锦州不过是个据点,何必一定要攻陷?只要把锦州围起来,借个道过去,继续攻击宁远,不就行了吗?
是的,按照这个逻辑,也不一定要攻陷宁远,只要把宁远围起来,借个道过去,继续攻击山海关,不也行吗?
这样看来,努尔哈赤实在是太蠢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没想到呢?
我觉得,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去洗把脸,清醒清醒。假定你是努尔哈赤,带了几万兵,到了锦州,锦州没人打你,于是,你又到了宁远,宁远也没人打你,就这么一路顺风到了山海关,准备发动攻击。我相信,这个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锦州和宁远的军队已经出现在你的后方,准备把你一锅端——除非这两个地方的守将是白痴。现在你有大麻烦了,眼前是山海关,没准儿十天半月攻不下来,请屁股后面的军队别打你,估计人家不干,就算你横下一条心,用头把城墙撞破,冲进了关内,抢到了东西,你也总得回去吧。
如果你没长翅膀,你回去的路线应该是山海关—宁远—锦州……看起来似乎比较艰难,不是吗?
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同志多年来不怕孙权,不怕刘备,偏偏就怕马腾、马超——这两位先生的地盘在他的后方。
这就是孙承宗的伟大成就,短短几年之间,他修建了若干据点,收复了若干失地,提拔了若干将领,训养了若干士兵。
现在,在他手中的,是一条坚不可破的防线,一支精锐无比的军队,一群天赋异禀的卓越将领。
但对于这一切,努尔哈赤并不清楚,至少不十分清楚。
祖大寿、吴襄、满桂、赵率教、毛文龙以及袁崇焕,对努尔哈赤而言,这些名字毫无意义。
自万历四十六年(1618)起兵以来,明朝能打的将领,他都打了,杨镐、刘綎、杜松、王化贞、袁应泰,全都是手下败将,无一例外。在他看来,新来的这拨人的下场估计也差不多。
但他终将失败,败在这几个无名小卒的手中,并永远失去翻盘的机会。
话虽如此,努尔哈赤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他不了解目前的局势,却了解孙承宗的实力。很明显,这位督师大人比熊廷弼还难对付,所以几年之内,他都没有发动大的进攻。
大的没有,小的还是有。在后金的军队中,最优秀的将领无疑是努尔哈赤,但正如孙承宗一样,他的属下,也有很多相当厉害的猛人。而在这些猛人里,最猛的,就是八大贝勒。
失败的叹息
所谓八大贝勒,分别是指代善、阿敏、莽尔古泰、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
在这八个人里,按照军功和资历,前四个大猛,故称四大贝勒,后四个小猛,故称四小贝勒。
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两个人,皇太极、多尔衮。但最能打仗的,是三个人,除皇太极和多尔衮外,还有一个代善。
多尔衮年纪还小,就不说了;皇太极很有名,也不说了;这位代善,虽然年纪很大,且不出名,但很有必要说一说。
事实上,大贝勒代善是当时后金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此人非常勇猛,在与明朝作战时,经常身先士卒,且深通兵法,擅长伏击,极其能打。因为他很能打,所以努尔哈赤决定,派他出去打,而打击的对象,就是锦州。当代善率军来到锦州城下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是个结结实实的黑锅。首先锦州非常坚固。在修城墙方面,孙承宗很有一套,城不但高,而且厚,光凭刀砍斧劈,那是没指望的,要想进城,没有大炮是不行的。大炮也是有的,不过不在城下,而在城头。
其实一直以来,明朝的火器水平相当高,万历三次征打日本的时候也很经用,后来之所以荒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万历前期,皇帝陛下精神头足,什么事都愿意折腾,后来不想干了,天天躲着不上朝,下面也开始消极怠工,外加火器工作危险性大,吃力不讨好,没准儿出个安全事故,是很麻烦的。
孙承宗不怕麻烦,他不但为部队添置三眼火铳等先进装备,还购置了许多大炮,尝试用火炮守城,而锦州,就是他的试点城市。
虽然情况不妙,但代善不走寻常路,也不走回头路,依然一根筋,找人架云梯、冲车往城里冲。
>
天启元年(1621),孙承宗刚到辽东的时候,他所拥有的,只是山海关以及关外的八里地。
天启五年(1625),孙承宗巩固了山海关,收复了宁远,以及周边几百里土地。在收复宁远之后,孙承宗决定再进一步,占据另一个城市——锦州。他认定,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点。但努尔哈赤似乎不这么看,锦州嘛,又小又穷,派兵守还要费粮食,谁要谁就拿去。
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孙承宗得到了锦州。
事后证明,自明朝军队进入锦州的那一刻起,努尔哈赤的悲惨命运便已注定。因为至此,孙承宗终于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关锦防线。所谓关锦防线,是指由山海关—宁远—锦州组成的防御体系。该防线全长四百余里,深入后金区域,沿线均有明朝堡垒、据点,极为坚固。历史告诉我们,再坚固的防线,也有被攻陷的一天。历史还告诉我们,凡事总有例外,比如这条防线。
事实上,直到明朝灭亡,它也未被突破。此后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后金军队用手刨,用嘴啃,用牙咬,都毫无效果,还搭上了努尔哈赤先生的一条老命。这是一个科学、富有哲理而又使人绝望的防御体系,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弱点。锦州,辽东重镇,自古为入关要道,且地势险要,更重要的是,锦州城的一面靠海。对于没有海军的后金而言,这又是一个噩梦。这就是说,只要海运充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被围得水泄不通,锦州也是很难攻克的。
既然难打,能不能不打呢?不能。
我的一位家在锦州的朋友告诉我,他要回去十分方便,因为从北京出发,开往东三省,在锦州停靠的火车,有十八列。
我顿时不寒而栗,这意味着,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要到辽东,除个别缺心眼爬山坡的人外,锦州是唯一的选择。
要想入关,必须攻克宁远,要攻克宁远,必须攻克锦州,要攻克锦州,攻克不了。
当然,有人会说,锦州不过是个据点,何必一定要攻陷?只要把锦州围起来,借个道过去,继续攻击宁远,不就行了吗?
是的,按照这个逻辑,也不一定要攻陷宁远,只要把宁远围起来,借个道过去,继续攻击山海关,不也行吗?
这样看来,努尔哈赤实在是太蠢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没想到呢?
我觉得,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去洗把脸,清醒清醒。假定你是努尔哈赤,带了几万兵,到了锦州,锦州没人打你,于是,你又到了宁远,宁远也没人打你,就这么一路顺风到了山海关,准备发动攻击。我相信,这个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锦州和宁远的军队已经出现在你的后方,准备把你一锅端——除非这两个地方的守将是白痴。现在你有大麻烦了,眼前是山海关,没准儿十天半月攻不下来,请屁股后面的军队别打你,估计人家不干,就算你横下一条心,用头把城墙撞破,冲进了关内,抢到了东西,你也总得回去吧。
如果你没长翅膀,你回去的路线应该是山海关—宁远—锦州……看起来似乎比较艰难,不是吗?
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同志多年来不怕孙权,不怕刘备,偏偏就怕马腾、马超——这两位先生的地盘在他的后方。
这就是孙承宗的伟大成就,短短几年之间,他修建了若干据点,收复了若干失地,提拔了若干将领,训养了若干士兵。
现在,在他手中的,是一条坚不可破的防线,一支精锐无比的军队,一群天赋异禀的卓越将领。
但对于这一切,努尔哈赤并不清楚,至少不十分清楚。
祖大寿、吴襄、满桂、赵率教、毛文龙以及袁崇焕,对努尔哈赤而言,这些名字毫无意义。
自万历四十六年(1618)起兵以来,明朝能打的将领,他都打了,杨镐、刘綎、杜松、王化贞、袁应泰,全都是手下败将,无一例外。在他看来,新来的这拨人的下场估计也差不多。
但他终将失败,败在这几个无名小卒的手中,并永远失去翻盘的机会。
话虽如此,努尔哈赤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他不了解目前的局势,却了解孙承宗的实力。很明显,这位督师大人比熊廷弼还难对付,所以几年之内,他都没有发动大的进攻。
大的没有,小的还是有。在后金的军队中,最优秀的将领无疑是努尔哈赤,但正如孙承宗一样,他的属下,也有很多相当厉害的猛人。而在这些猛人里,最猛的,就是八大贝勒。
失败的叹息
所谓八大贝勒,分别是指代善、阿敏、莽尔古泰、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
在这八个人里,按照军功和资历,前四个大猛,故称四大贝勒,后四个小猛,故称四小贝勒。
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两个人,皇太极、多尔衮。但最能打仗的,是三个人,除皇太极和多尔衮外,还有一个代善。
多尔衮年纪还小,就不说了;皇太极很有名,也不说了;这位代善,虽然年纪很大,且不出名,但很有必要说一说。
事实上,大贝勒代善是当时后金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此人非常勇猛,在与明朝作战时,经常身先士卒,且深通兵法,擅长伏击,极其能打。因为他很能打,所以努尔哈赤决定,派他出去打,而打击的对象,就是锦州。当代善率军来到锦州城下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是个结结实实的黑锅。首先锦州非常坚固。在修城墙方面,孙承宗很有一套,城不但高,而且厚,光凭刀砍斧劈,那是没指望的,要想进城,没有大炮是不行的。大炮也是有的,不过不在城下,而在城头。
其实一直以来,明朝的火器水平相当高,万历三次征打日本的时候也很经用,后来之所以荒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万历前期,皇帝陛下精神头足,什么事都愿意折腾,后来不想干了,天天躲着不上朝,下面也开始消极怠工,外加火器工作危险性大,吃力不讨好,没准儿出个安全事故,是很麻烦的。
孙承宗不怕麻烦,他不但为部队添置三眼火铳等先进装备,还购置了许多大炮,尝试用火炮守城,而锦州,就是他的试点城市。
虽然情况不妙,但代善不走寻常路,也不走回头路,依然一根筋,找人架云梯、冲车往城里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