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汉血丹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未央宫庞大的建筑群,大多都是优质的木质结构,当初在建造的时候,负责这项工程的丞相萧何,可是费了很大一番功夫的。
雕梁画栋,环宇回廊,飞檐斜挑,恢弘磅礴,自不必说。不管是每一处单独的宫殿,还是整片的禁苑,都展现了这个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
在西北方向的轩辕殿,建有巨大的平阔高台,这是一处祭祀天地,供奉神明的地方,平时大多闲置,只有在重大祭祀活动的时候才用得着。
然而,在这个夏天雷电交加的夜里,轩辕殿就突然起火了。值守的侍卫、内监虽然努力扑救,可是火势很大,蔓延开来,根本就无法扑灭。
等到皇帝刘彻得到报告,披衣而起,出来观看的时候,火势已经无法控制,整座大殿都燃烧起来,映红了未央宫的上空。
刘彻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命令,停止救火,把周围清理出来,就让那座宫殿烧吧。毕竟,人命才是最重要!
很奇怪,最需要水的时候,雨总是下不来,所以等到天亮以后,好好的一座轩辕殿已经烧成了灰烬。
经过详细的问询查看,宫中的调查结果是,火灾是由雷击引起的,不是人为。这让皇帝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商周以来,治天下、牧万民的帝王便自称为天子,自诩为秉承上天之意,管理芸芸众生的人。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固然被臣子们称颂,说成是他们的德行感动天地,上天满意,所以才赐福于人间,是天子的功劳。
然而,如果天子有什么德行有损的地方,上天开始有意见了,要惩罚他和他的子民了,就会先开始有预兆加以警告了。
按照史官的记载说法呢,警告的形式会有很多种,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雷鸣电闪,去皇帝家里放一把火了。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啊!雄心勃勃,正要大展手脚的皇帝皱起了眉头,心中很是烦闷。
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朝堂上,果然有臣子开始上奏,说什么既然有此不详预兆,皇帝是否应该自省其身了?有过则改,否则到时候招来灾祸,那麻烦就大了!
不得不说,这一套理论,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是笃信不疑的。随后更有人上奏说,上天降责,也许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朝廷擅自更改祖制,启用身份低下之人上位所致。又或者是与邻邦交恶,轻起刀兵有关,旁征博引,言之凿凿,附和者众。
看到一大帮臣子们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意思,刘彻在心中暗自生气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惴惴不安的怀疑起来,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些事,上天开始对自己提出警告了?
可是他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啊!心中的不甘、委屈、愤懑、犹豫种种情绪交织着,无法排解。他又一次感到了身为帝王的无奈。
现在只不过刚迈出了第一步而已,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朝野民间,议论纷纷,如果因为这件事,摧毁了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威信,那以后自己那些更为宏大的想法,想要展开,困难将会更大。
刘彻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以强大的力量帮他度过这次难关。可是,他想来想去,没有人能帮到他。
这不是凭刀和剑就可以办到的事!皇帝的无上权威,是建立在秉承天意基础上的,“代天行事,统治万民”,这句口号本来是维护皇权的法宝,可是现在,它却成了一把双刃剑。
皇帝的心中本来还是有几个希望的,但当他以探究的口气,去问询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想理清它们互相的因果,企图寻求帮助的时候,却很失望。
长乐宫,他没有去。因为老祖宗既然已经把这个天下全都交给了自己,就不应该再去打扰她的清修了。何况窦太后信奉的是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对自己将要开始的折腾未必心中满意,在没有看到成绩之前,刘彻不准备去说这些事。
要不,天上的事就去问问神仙?甘泉宫中,听完皇帝的疑惑,有活神仙之名的大仙师李少君淡淡的笑了。
“陛下难道还不明白吗?春天的千里旱灾,上天已经做过一次警告了。这次轩辕殿大火,只不过是火德星君感念大汉朝的恩泽,不忍心骤然降下灾祸,使黎民受难,所以又作出的一次小小警示而已。”
刘彻倏然一惊,用手握紧了案头的那只貔貅,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仙师,可有办法破解?请对朕明示!”
一身月白色素袍的男子,飘然出尘,风轻云淡。
“陛下,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各有秩序,不能紊乱。否则,日月颠倒,万物毁灭矣!以此比喻,恰似人分贤愚,贵贱不等,有生而命贵者,自在云霄。有命贱如草者,坠落尘泥。此所谓云泥之别,皆是天意。四季天时既然不可违背,人间秩序又怎么能乱改动呢!陛下需谨慎之。呵呵!”
听到连仙师也这样说,皇帝的眉头皱的更紧了。难道朕的“唯才是举”是错了?可是朝中勋贵门阀占据,根本就不思进取,自己要想有所作为,不打破这个局面又怎么能行?
怀着不甘的心情,回到宣室阁中的皇帝,又命人请来了那位他最近非常器重的儒学大家董先生,他想最后听一听这位饱学之士的意见。
董先生姓董名仲舒, 以治孔孟之学而闻名天下。两个月前,被所在郡县推举,来到长安。与皇帝一番交谈之下,以其博文之广,见解之深刻,赢得了刘彻的赏识。随后数次交流,他对儒家学说的讲解,使刘彻受益匪浅,与治国之道相互印证,竟然觉得大有裨益,遂专门把他留在朝中,以备随时咨询。
可是,这位老先生最终也没有给他带来信心。只是大谈特谈了一番“天人感应”的理论,高深莫测,却解决不了任何当前面临的困局。
但他隐藏于其中的意思,皇帝自然还是明白的,其实与那些朝臣们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就是劝自己顺从天意,不可凭着性子做事罢了。
打发走了这位名声极大的老先生,刘彻感到身心疲惫。现在怎么办?是一意孤行,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做事。还是顺从天意人心,止步罢手,一切回到从前?
他是真的不甘心!早上刚刚接到了南方飞马传来的信报和奏折,一切如同计划所料,两方面都进行的很顺利。
终军到达南越后,成功说服了南越王赵子胡,这位新国王听说可以和汉朝联手,平分东越,大喜过望。与朝中大臣商议后,马上就制定了出兵的计划。据信使所说,他启程北上之日,南越国集合的3万多军队已经出发到达两越边境了。
而严助传回来的消息也没让皇帝失望,驻守会稽郡的万余当地汉军,也已经装备整齐,进入东瓯国,两军联手,顶住了东越军队的攻势,把五六万东越大军拖在了东瓯国都城下。
这些消息看完之后,令皇帝大为振奋。至于严助附带的请罪折,说是在会稽郡时,因为驻军拖延推诿,迟迟不肯动身,他请出天子剑,诛杀了随军司马,以震慑军心一事,刘彻不但没有加以怪罪,反对此人的果断坚毅又多了一份欣赏的心,特意发出了嘉奖令,命他大胆行事,不必拘泥。
形势如此大好,眼看胜利在期,开局有望。这个时候让他放弃,帝王之心的愤懑又如何能够平息!
有些心灰... -->>
未央宫庞大的建筑群,大多都是优质的木质结构,当初在建造的时候,负责这项工程的丞相萧何,可是费了很大一番功夫的。
雕梁画栋,环宇回廊,飞檐斜挑,恢弘磅礴,自不必说。不管是每一处单独的宫殿,还是整片的禁苑,都展现了这个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
在西北方向的轩辕殿,建有巨大的平阔高台,这是一处祭祀天地,供奉神明的地方,平时大多闲置,只有在重大祭祀活动的时候才用得着。
然而,在这个夏天雷电交加的夜里,轩辕殿就突然起火了。值守的侍卫、内监虽然努力扑救,可是火势很大,蔓延开来,根本就无法扑灭。
等到皇帝刘彻得到报告,披衣而起,出来观看的时候,火势已经无法控制,整座大殿都燃烧起来,映红了未央宫的上空。
刘彻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命令,停止救火,把周围清理出来,就让那座宫殿烧吧。毕竟,人命才是最重要!
很奇怪,最需要水的时候,雨总是下不来,所以等到天亮以后,好好的一座轩辕殿已经烧成了灰烬。
经过详细的问询查看,宫中的调查结果是,火灾是由雷击引起的,不是人为。这让皇帝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商周以来,治天下、牧万民的帝王便自称为天子,自诩为秉承上天之意,管理芸芸众生的人。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固然被臣子们称颂,说成是他们的德行感动天地,上天满意,所以才赐福于人间,是天子的功劳。
然而,如果天子有什么德行有损的地方,上天开始有意见了,要惩罚他和他的子民了,就会先开始有预兆加以警告了。
按照史官的记载说法呢,警告的形式会有很多种,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雷鸣电闪,去皇帝家里放一把火了。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啊!雄心勃勃,正要大展手脚的皇帝皱起了眉头,心中很是烦闷。
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朝堂上,果然有臣子开始上奏,说什么既然有此不详预兆,皇帝是否应该自省其身了?有过则改,否则到时候招来灾祸,那麻烦就大了!
不得不说,这一套理论,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是笃信不疑的。随后更有人上奏说,上天降责,也许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朝廷擅自更改祖制,启用身份低下之人上位所致。又或者是与邻邦交恶,轻起刀兵有关,旁征博引,言之凿凿,附和者众。
看到一大帮臣子们都表达出了相同的意思,刘彻在心中暗自生气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惴惴不安的怀疑起来,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些事,上天开始对自己提出警告了?
可是他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啊!心中的不甘、委屈、愤懑、犹豫种种情绪交织着,无法排解。他又一次感到了身为帝王的无奈。
现在只不过刚迈出了第一步而已,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朝野民间,议论纷纷,如果因为这件事,摧毁了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威信,那以后自己那些更为宏大的想法,想要展开,困难将会更大。
刘彻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以强大的力量帮他度过这次难关。可是,他想来想去,没有人能帮到他。
这不是凭刀和剑就可以办到的事!皇帝的无上权威,是建立在秉承天意基础上的,“代天行事,统治万民”,这句口号本来是维护皇权的法宝,可是现在,它却成了一把双刃剑。
皇帝的心中本来还是有几个希望的,但当他以探究的口气,去问询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想理清它们互相的因果,企图寻求帮助的时候,却很失望。
长乐宫,他没有去。因为老祖宗既然已经把这个天下全都交给了自己,就不应该再去打扰她的清修了。何况窦太后信奉的是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对自己将要开始的折腾未必心中满意,在没有看到成绩之前,刘彻不准备去说这些事。
要不,天上的事就去问问神仙?甘泉宫中,听完皇帝的疑惑,有活神仙之名的大仙师李少君淡淡的笑了。
“陛下难道还不明白吗?春天的千里旱灾,上天已经做过一次警告了。这次轩辕殿大火,只不过是火德星君感念大汉朝的恩泽,不忍心骤然降下灾祸,使黎民受难,所以又作出的一次小小警示而已。”
刘彻倏然一惊,用手握紧了案头的那只貔貅,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仙师,可有办法破解?请对朕明示!”
一身月白色素袍的男子,飘然出尘,风轻云淡。
“陛下,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各有秩序,不能紊乱。否则,日月颠倒,万物毁灭矣!以此比喻,恰似人分贤愚,贵贱不等,有生而命贵者,自在云霄。有命贱如草者,坠落尘泥。此所谓云泥之别,皆是天意。四季天时既然不可违背,人间秩序又怎么能乱改动呢!陛下需谨慎之。呵呵!”
听到连仙师也这样说,皇帝的眉头皱的更紧了。难道朕的“唯才是举”是错了?可是朝中勋贵门阀占据,根本就不思进取,自己要想有所作为,不打破这个局面又怎么能行?
怀着不甘的心情,回到宣室阁中的皇帝,又命人请来了那位他最近非常器重的儒学大家董先生,他想最后听一听这位饱学之士的意见。
董先生姓董名仲舒, 以治孔孟之学而闻名天下。两个月前,被所在郡县推举,来到长安。与皇帝一番交谈之下,以其博文之广,见解之深刻,赢得了刘彻的赏识。随后数次交流,他对儒家学说的讲解,使刘彻受益匪浅,与治国之道相互印证,竟然觉得大有裨益,遂专门把他留在朝中,以备随时咨询。
可是,这位老先生最终也没有给他带来信心。只是大谈特谈了一番“天人感应”的理论,高深莫测,却解决不了任何当前面临的困局。
但他隐藏于其中的意思,皇帝自然还是明白的,其实与那些朝臣们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就是劝自己顺从天意,不可凭着性子做事罢了。
打发走了这位名声极大的老先生,刘彻感到身心疲惫。现在怎么办?是一意孤行,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做事。还是顺从天意人心,止步罢手,一切回到从前?
他是真的不甘心!早上刚刚接到了南方飞马传来的信报和奏折,一切如同计划所料,两方面都进行的很顺利。
终军到达南越后,成功说服了南越王赵子胡,这位新国王听说可以和汉朝联手,平分东越,大喜过望。与朝中大臣商议后,马上就制定了出兵的计划。据信使所说,他启程北上之日,南越国集合的3万多军队已经出发到达两越边境了。
而严助传回来的消息也没让皇帝失望,驻守会稽郡的万余当地汉军,也已经装备整齐,进入东瓯国,两军联手,顶住了东越军队的攻势,把五六万东越大军拖在了东瓯国都城下。
这些消息看完之后,令皇帝大为振奋。至于严助附带的请罪折,说是在会稽郡时,因为驻军拖延推诿,迟迟不肯动身,他请出天子剑,诛杀了随军司马,以震慑军心一事,刘彻不但没有加以怪罪,反对此人的果断坚毅又多了一份欣赏的心,特意发出了嘉奖令,命他大胆行事,不必拘泥。
形势如此大好,眼看胜利在期,开局有望。这个时候让他放弃,帝王之心的愤懑又如何能够平息!
有些心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