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暗黑大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吴公?”燕达奇怪地问了一声,随后不说话了。
如果是吴充从中作祟,郭逵肯定会犹豫不决的,在宋朝武将不值钱,那怕他一度担任过西府副相之职。
不过王巨是士大夫,是文臣,所以吴充不便公开说,于是将这件事用诏书形式通知王巨。
琼娘问了一句:“吴公会不会将熊公的兵马调到泸州?”
“这个不会,泸山江南地区多山多林,蕃骑难以发挥作用。如果仅是指那五千川兵,从其他地区皆可以抽调。再说,熊公的兵力如今在雅州备装待发,一个泸州南方,一在成都府西侧,两相相隔遥远。吴公就是有此意,在两府便不得通过了。”
燕达忽然问:“吴公与少保有恩怨乎?”
王巨摇了摇头。
如果说吕公著还差不多,至于冯京与吴充,王巨与他们有什么恩怨,顶多略有些争岐,但这岂不是很正常不过?
燕达终于想到了:“吴公反对用兵南方?”
“可能是吧。”
其实王巨也无所谓,如果这事儿发生得早,反对开边大理的大臣√,们还能用此做为借口,阻挠自己。但现在箭在弦上,就是熊本的兵马也要即将出发了。用什么来反对?
是兵力伤亡过重吗?
各地有反抗,陷入泥沼吗?
用掉许多钱帛,劳民吗?
都没有,并且大捷在望,如何阻挠。
王巨这是担心平定大理。他返回朝堂。会面临的麻烦。毕竟现在吴充位高权重。不亚于当年的王安石。
但王巨担心过头了。
诏书确实是吴充发给王巨的,本质上吴充也确实对开边南方不大感冒。以前岂不是很好吗,如果再象唐朝时那样,被南诏拖累那该怎么办?
不过王巨节节胜利,赵顼好功,吴充也不好明说。可这时候朝堂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接到王巨奏疏,大家都知道大理基本上能收复过来了。本来大家对王巨用兵就不会怀疑,况且大理自己儿内部还搞篡位与分裂,如何是王巨的对手。
因此根据王巨送来的情报与地图将大理分成三府,善阐城与大理城毫无疑问置府了,另外大理第三城建昌府同样还保留着府的编置,余下划分为十五州七军五十五县,若干羁縻州,羁縻州不问,这要等王巨将大理平定,才能得知羁縻州的数量。不过多也罢少也罢,反正不用朝廷委任流官。
但就是这些府州军县。要委任的流官数量也极其庞大了。
并且大理新近收复,对官员品德与能力要求额外严格,所以这么多流官,让吴充头肿了。
最让吴充头大的,许多官员不愿意去大理,这不象交趾,虽然同样偏远,而且天气酷热,可哪里迁徙了大量内陆汉人过去耕作,容易治理。
但大理有多少汉人?
都是蛮人,听说这些蛮人还十分剽悍,动不动就拨刀子你捅我一下,我刺你一下,这样的地区如何治理?
所以正好接到归来州反叛的消息,吴充没好气,将事件经过原原本本让堂吏书写下来,发给了王巨。
不过诏书发出去不久,吴充便病重去世了。
人死了,妖蛾子一起出来了。
郭逵犯下错误,先是贬官,赵顼怒气还没有消解,索性让郭逵闲赋洛阳,并且派使责问郭逵,你为何在邕州摇摆,又在富良江畔摇摆,并且不让燕达与苗履乘胜渡江。
说的不算,得做出来才算。
燕达成了此次王巨南下用兵中的第二号主将,可见王巨对燕达的器重,但燕达表现真的不错啊。不但用兵厉害,如今广南主力军队几乎就是燕达练出来的,尽管那个实战训练颇有争议。
郭逵被逼得没办法,于是在今年含含糊糊地说了一件事,是吴公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安南事以经久省便为佳。
吴充弄出这句话,让我怎么办?
正好吴充去世,赵顼也不好追究了。
然后在史上吴充的孙子吴储与吴侔与“神仙”张怀素有来往,皆坐死,于是蔡條在《铁围山丛谈》里记载此事时,隐晦地书写了一句:盖逵承望相臣风旨,因致坐毙。事未竟,会吴丞相以疾薨于位,得不治。其后几三十年,当大观之初,吴丞相之二孙曰储、曰侔者,以同妖人张怀素有异谋,皆坐死。一时识者咸谓安南之役,天之所报云。呜呼!执事之人,主国家谋议者,可不谨哉!可不戒哉!
意思如果不是因为吴充私心作祟,让郭逵产生动摇,如何有那两次摇摆,没有那两次摇摆逗留,就不会让军中产生大规模的疟疾传染,死掉那么多军民,更不会让交趾继续逍遥法外。
所以报应来了,报应到你孙子头上!
当然,现在王巨还没有听到吴充这句话,甚至都不知道吴充已经病逝。
因此再问燕达,以便了解更多的情况,当真一辈子呆在南方不成?
虽然还是未问出什么,但大约断定吴充对自己用兵大理不满。因此写了一篇长奏。
奏中先说第一件事,李斯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一座小山,轻而易举便能用火药将它炸毁,但能不能将泰山炸毁?一条小河,轻而易举就将它堵塞,但能不能将长江堵塞?就象交趾李朝,一二三湮灭在历史长河了。国家小了虽易治,但能长久吗?
这说法也不对的,科技进步到一定地步,照样在长江上修三峡工程。不过对于宋朝来说。是休想将长江堵塞了。
但这个意思还是正确的。国家大了,必然难治,可是综合力量无疑就强了,也比较耐操了,就象后世,无论列强想瓜分中国,有没有瓜分起来,如果不是慈禧这个老妖婆子。连半殖民地地都休想捞到,相反这些列强会陷入沉重的泥沼战。如果国家不大,早让倭国入侵成功了。如果国家不大,早让美帝颠覆了。想一想中东那些小国家的命运吧。
况且得到大理,代价并不高。
第二件事便是这个归来蛮,还望朝廷尽快解决。
为何呢,它的西边就是易溪等乌蛮部,虽然有一些地区实施了改土归流,但许多地区因为时间紧迫,不得不继续羁縻。包括这个易溪部。
王巨经营这里,便是为了未来大理与巴蜀保留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不过左右皆是羁縻地区,因此这条通道实际很窄。
通道有多重要,一是未来这里可能会有大量铜矿,并且已经勘探到一处铜矿。
二是商贸往来。
三便是军队能相互联系,书信消息能迅速送达。就象这份诏书,如果不是这条通道打开了,那么最少得晚半个月时间,才能送到王巨手中。甚至他与熊本的联系都变得很困难。
如果让归来蛮与易溪等部联合起来,随时便将这条通道切断,大理弄不好就成了孤悬的海外之地。
不过这一回用兵归来蛮,一定要打探消息,谋定而后动,象王宣那样用兵肯定不行的,八百对六千,还是匆匆忙忙地应战,岂能不败?并且能聚集六千兵马,说明归来蛮实际不可小视了。
不仅要立即用兵,还要狠狠地震慑,否则即便平定大理,泸州地区仍动荡不休。
第三件事便是讲到治理,动乱的根源不是普通的蛮民,其实许多蛮人地区普通的蛮民比汉人更可怜,他们不是民,而是奴,真正的根源便是这些蛮首,因此得想办法改土归流。例如象这次叛... -->>
“吴公?”燕达奇怪地问了一声,随后不说话了。
如果是吴充从中作祟,郭逵肯定会犹豫不决的,在宋朝武将不值钱,那怕他一度担任过西府副相之职。
不过王巨是士大夫,是文臣,所以吴充不便公开说,于是将这件事用诏书形式通知王巨。
琼娘问了一句:“吴公会不会将熊公的兵马调到泸州?”
“这个不会,泸山江南地区多山多林,蕃骑难以发挥作用。如果仅是指那五千川兵,从其他地区皆可以抽调。再说,熊公的兵力如今在雅州备装待发,一个泸州南方,一在成都府西侧,两相相隔遥远。吴公就是有此意,在两府便不得通过了。”
燕达忽然问:“吴公与少保有恩怨乎?”
王巨摇了摇头。
如果说吕公著还差不多,至于冯京与吴充,王巨与他们有什么恩怨,顶多略有些争岐,但这岂不是很正常不过?
燕达终于想到了:“吴公反对用兵南方?”
“可能是吧。”
其实王巨也无所谓,如果这事儿发生得早,反对开边大理的大臣√,们还能用此做为借口,阻挠自己。但现在箭在弦上,就是熊本的兵马也要即将出发了。用什么来反对?
是兵力伤亡过重吗?
各地有反抗,陷入泥沼吗?
用掉许多钱帛,劳民吗?
都没有,并且大捷在望,如何阻挠。
王巨这是担心平定大理。他返回朝堂。会面临的麻烦。毕竟现在吴充位高权重。不亚于当年的王安石。
但王巨担心过头了。
诏书确实是吴充发给王巨的,本质上吴充也确实对开边南方不大感冒。以前岂不是很好吗,如果再象唐朝时那样,被南诏拖累那该怎么办?
不过王巨节节胜利,赵顼好功,吴充也不好明说。可这时候朝堂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接到王巨奏疏,大家都知道大理基本上能收复过来了。本来大家对王巨用兵就不会怀疑,况且大理自己儿内部还搞篡位与分裂,如何是王巨的对手。
因此根据王巨送来的情报与地图将大理分成三府,善阐城与大理城毫无疑问置府了,另外大理第三城建昌府同样还保留着府的编置,余下划分为十五州七军五十五县,若干羁縻州,羁縻州不问,这要等王巨将大理平定,才能得知羁縻州的数量。不过多也罢少也罢,反正不用朝廷委任流官。
但就是这些府州军县。要委任的流官数量也极其庞大了。
并且大理新近收复,对官员品德与能力要求额外严格,所以这么多流官,让吴充头肿了。
最让吴充头大的,许多官员不愿意去大理,这不象交趾,虽然同样偏远,而且天气酷热,可哪里迁徙了大量内陆汉人过去耕作,容易治理。
但大理有多少汉人?
都是蛮人,听说这些蛮人还十分剽悍,动不动就拨刀子你捅我一下,我刺你一下,这样的地区如何治理?
所以正好接到归来州反叛的消息,吴充没好气,将事件经过原原本本让堂吏书写下来,发给了王巨。
不过诏书发出去不久,吴充便病重去世了。
人死了,妖蛾子一起出来了。
郭逵犯下错误,先是贬官,赵顼怒气还没有消解,索性让郭逵闲赋洛阳,并且派使责问郭逵,你为何在邕州摇摆,又在富良江畔摇摆,并且不让燕达与苗履乘胜渡江。
说的不算,得做出来才算。
燕达成了此次王巨南下用兵中的第二号主将,可见王巨对燕达的器重,但燕达表现真的不错啊。不但用兵厉害,如今广南主力军队几乎就是燕达练出来的,尽管那个实战训练颇有争议。
郭逵被逼得没办法,于是在今年含含糊糊地说了一件事,是吴公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安南事以经久省便为佳。
吴充弄出这句话,让我怎么办?
正好吴充去世,赵顼也不好追究了。
然后在史上吴充的孙子吴储与吴侔与“神仙”张怀素有来往,皆坐死,于是蔡條在《铁围山丛谈》里记载此事时,隐晦地书写了一句:盖逵承望相臣风旨,因致坐毙。事未竟,会吴丞相以疾薨于位,得不治。其后几三十年,当大观之初,吴丞相之二孙曰储、曰侔者,以同妖人张怀素有异谋,皆坐死。一时识者咸谓安南之役,天之所报云。呜呼!执事之人,主国家谋议者,可不谨哉!可不戒哉!
意思如果不是因为吴充私心作祟,让郭逵产生动摇,如何有那两次摇摆,没有那两次摇摆逗留,就不会让军中产生大规模的疟疾传染,死掉那么多军民,更不会让交趾继续逍遥法外。
所以报应来了,报应到你孙子头上!
当然,现在王巨还没有听到吴充这句话,甚至都不知道吴充已经病逝。
因此再问燕达,以便了解更多的情况,当真一辈子呆在南方不成?
虽然还是未问出什么,但大约断定吴充对自己用兵大理不满。因此写了一篇长奏。
奏中先说第一件事,李斯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一座小山,轻而易举便能用火药将它炸毁,但能不能将泰山炸毁?一条小河,轻而易举就将它堵塞,但能不能将长江堵塞?就象交趾李朝,一二三湮灭在历史长河了。国家小了虽易治,但能长久吗?
这说法也不对的,科技进步到一定地步,照样在长江上修三峡工程。不过对于宋朝来说。是休想将长江堵塞了。
但这个意思还是正确的。国家大了,必然难治,可是综合力量无疑就强了,也比较耐操了,就象后世,无论列强想瓜分中国,有没有瓜分起来,如果不是慈禧这个老妖婆子。连半殖民地地都休想捞到,相反这些列强会陷入沉重的泥沼战。如果国家不大,早让倭国入侵成功了。如果国家不大,早让美帝颠覆了。想一想中东那些小国家的命运吧。
况且得到大理,代价并不高。
第二件事便是这个归来蛮,还望朝廷尽快解决。
为何呢,它的西边就是易溪等乌蛮部,虽然有一些地区实施了改土归流,但许多地区因为时间紧迫,不得不继续羁縻。包括这个易溪部。
王巨经营这里,便是为了未来大理与巴蜀保留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不过左右皆是羁縻地区,因此这条通道实际很窄。
通道有多重要,一是未来这里可能会有大量铜矿,并且已经勘探到一处铜矿。
二是商贸往来。
三便是军队能相互联系,书信消息能迅速送达。就象这份诏书,如果不是这条通道打开了,那么最少得晚半个月时间,才能送到王巨手中。甚至他与熊本的联系都变得很困难。
如果让归来蛮与易溪等部联合起来,随时便将这条通道切断,大理弄不好就成了孤悬的海外之地。
不过这一回用兵归来蛮,一定要打探消息,谋定而后动,象王宣那样用兵肯定不行的,八百对六千,还是匆匆忙忙地应战,岂能不败?并且能聚集六千兵马,说明归来蛮实际不可小视了。
不仅要立即用兵,还要狠狠地震慑,否则即便平定大理,泸州地区仍动荡不休。
第三件事便是讲到治理,动乱的根源不是普通的蛮民,其实许多蛮人地区普通的蛮民比汉人更可怜,他们不是民,而是奴,真正的根源便是这些蛮首,因此得想办法改土归流。例如象这次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