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孔明欲见公孙续 (2/2)
土豪中文网 www.thzw.net,三国之白马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睛的休息。啃书网推荐阅读:
笑道:“托你的福,一切都好。看你眉心喜气洋洋,莫非有什么大好事?”
“多谢老丈!”石韬拱手道谢,举步向林中走去。
诸葛亮呵呵一笑:“广元兄,正要给你送喜帖,不想你自己来了,某倒是省了一桩事。”
石韬拱手道:“恭喜恭喜!定在何日?”
“下月初六。”诸葛亮笑着作答,伸手延请道:“广元兄,里面请!”
“请!”
二人进了房间,石韬先迫不及待的和诸葛亮讨论了一阵浑天仪的图纸,然后才落座品茶叙话。
诸葛亮有些遗憾道:“广元兄若是早来两日,就能和公威兄(汝南人孟建,和诸葛亮、石韬、徐庶等人都是密友)见一面,他前日刚刚离去。”
青衣文士点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神色颇为唏嘘。
石韬叹道:“昔日好友天各一方,想见一面何其难也!”
诸葛亮肃然问道:“广元兄莫非遇到了难事?”
“孔明还是这般敏锐!”石韬称赞一句,沉声道:“一个多月前,同乡郭奉孝来了一封信,信中说准备举荐某为河东太守。某无意仕途,本想婉言谢绝,不料随后得到州平兄(崔钧)全家下狱的消息,某又犹豫不决起来,若是答应郭奉孝,然后请他帮着说说情,州平兄一家保住性命应该不成问题。于是某去信试探了一下,郭奉孝果然满口答应,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苦笑着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莫非郭奉孝提的条件和自己有关?
果然,石韬轻声道:“他让某举荐三个人做官,其中你排首位,其余二位是荀文若和徐元直。”
诸葛亮惊讶万分:“荀文若不是下落不明了吗?他和徐元直都是颍川人,郭奉孝举荐他们无可厚非,某和郭奉孝素未谋面,他为何会想到让某出仕?”
“郭奉孝书信在此,你一看便知。”石韬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了过去。
诸葛亮肃然问道:“广元兄莫非遇到了难事?”
诸葛亮取出信纸,很快就看到和自己有关的地方,‘公孙大将军有言,诸葛孔明必将是千古名相,请广元兄尽量说服孔明出仕,不惜任何条件。若是孔明不允,万万不可强求,大将军日后会亲自登门相请’。看完这段话他心头一震,虽然自诩管仲乐毅,但是毕竟从未出仕,也没做出什么让人信服的大事,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刘表就是如此,即使双方有亲戚关系,又有岳父黄承彦和叔父诸葛玄的联名举荐,刘表还是以‘太年轻’为理由,拒绝重用自己,当然,自己也没想过替刘表效力,只是无端被人看轻,胸襟再宽阔也会心生不快。反观公孙续,双方虽然从未谋面,但是对方却对自己推崇备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让自己感受到了足够的尊重。
石韬纳闷地问道:“孔明贤弟,你当真从未和公孙续有过交集?”
诸葛亮苦笑道:“广元兄为何不相信某?某从未去过北地,公孙续也从未来过荆襄,怎么会有什么交集?”
“这就奇怪了……”石韬喃喃自语,心里大惑不解。
最西头那间屋子房门一响,一个穿着天蓝色直綴,头戴天蓝色方巾的年轻人走了出来,大笑道:“广元兄,别来无恙乎?”
诸葛亮把信还给石韬,问道:“广元兄可知徐元直的下落?”
石韬摇头:“已有一年多未见,不知其踪影。”
诸葛亮笑道:“元直现居新野,整日和市井游侠厮混,很是逍遥自在。广元兄去了新野之后,就说是‘单福’的故人,自有人带你去见他。”
诸葛亮看出了石韬的疑惑,淡淡一笑并未解释。别看他隐居在南阳,但是却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对各地有实力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啃书网推荐阅读:
的诸侯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注,准备时机一到就出山建功立业——才华横溢,年轻气盛,岂会甘心一直隐居下去?
石韬大为震惊,诸葛亮为人谦和,但是却有凌云傲骨,素日以管仲乐毅自居,自视极高,曾戏言‘若无文王,吾隐世不出’,如今却主动去见公孙续,若是说仅仅为了替崔州平求情,自己是坚决不相信的!难道孔明已经决定投靠公孙续?若得孔明相助,公孙续可谓是如虎添翼,天下何人可挡!只是孔明颇有忠义之心,以前还怒骂过公孙瓒,而公孙续显然奔着谋朝篡位而去,可谓是乱臣贼子,按理说孔明绝对不可能给公孙续效力,为何他却忽然改变了主意?
诸葛亮肃然问道:“广元兄莫非遇到了难事?”
石韬按捺住心头的震惊,问道:“孔明贤弟准备何时去见公孙续大将军?”
石韬十分喜悦,有诸葛亮陪同,这一趟新野之行必定会十分顺利。
诸葛亮略一思索,沉声道:“明日某先陪广元兄去新野找徐元直,然后再前往冀州。”
诸葛亮淡淡道:“州平兄蒙难,某岂能袖手旁观?既然公孙续将军看得起某,某就去见他一见,替州平兄求个情。至于是否出仕,回头再论吧。”
起先诸葛亮很看好屡屡击败公孙瓒的袁绍,然而袁绍后来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随后公孙续横空出世,先斩丘力居,再战弹汗山,初步引起了他的注意,不过出于对公孙瓒的厌恶,他对公孙续并无好感,只是加以关注罢了。不料公孙续一发不可收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即使第一次冀州大战挫败而归,也很快稳定住了内部,又吸纳了黑山军,实力不降反升。更让他看重的是公孙续对百姓的友善以及点石成金的手段,有了这两点,乱世平定之后百姓才有更大的机会过上好日子。
诸葛亮把信还给石韬,问道:“广元兄可知徐元直的下落?”
由于消息传递太过缓慢,诸葛亮和石韬并不知道徐州也落到了公孙续手中,刘备已经逃到了江夏,而幽州大军也已经杀向淮南。
直到公孙续收留数十万流民,并且给其分发土地,提供种子和牲畜的消息传到诸葛亮耳中的时候,他才开始认真审视公孙续,并且收集了对方大量的情报,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公孙续的表现也越来越抢眼,终于形成了横扫天下之势,除非公孙续头脑发昏不断犯一些重大错误,否则定鼎天下只是时间的问题。
青衣文士笑道:“此歌谣必定是孔明所作!走走走,咱们赶紧上去!快一年没见了,很有些想念孔明呢!”他跳下驴子,把缰绳交给仆童,负手向那条上岗的小路走去。
至此,诸葛亮已经有了出山投奔公孙续的念头(诸葛亮是法家弟子,法家只忠于能让自己一展抱负的主公,对于‘王朝正统’并不看重,比如商鞅是卫国人,却去了秦国主持变法,只因秦国能给他施展抱负的场所。原本历史上诸葛亮投靠刘备,并非因为刘备‘汉室正统’的身份,而是因为在刘备手下他才能大展宏图),毕竟天下大势已定,除了公孙续也没有更好的人选可以投靠。不过他自重身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毛遂自荐,因此必须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石韬带来的这封信,在诸葛亮看来就是最好的契机,不过他并未彻底下定决心,准备亲自见见公孙续,最后再‘考察’一下对方。
“原来元直在新野……”石韬随口说了一句,猛然瞪大双眼,惊讶地问道:“孔明贤弟,你让我去找元直,莫非是想答应郭奉孝的提议?”
不过也仅仅只是看重而已。
公孙续在冀州的做法也没让诸葛亮失望,为了让冀州的百姓熬过青黄不接的这两个月,公孙续不但减免赋税,而且还抽调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幽州运送粮食接济百姓,完全称得上是仁义爱民。
最西头那间屋子房门一响,一个穿着天蓝色直綴,头戴天蓝色方巾的年轻人走了出来,大笑道:“广元兄,别来无恙乎?”
睛的休息。啃书网推荐阅读:
笑道:“托你的福,一切都好。看你眉心喜气洋洋,莫非有什么大好事?”
“多谢老丈!”石韬拱手道谢,举步向林中走去。
诸葛亮呵呵一笑:“广元兄,正要给你送喜帖,不想你自己来了,某倒是省了一桩事。”
石韬拱手道:“恭喜恭喜!定在何日?”
“下月初六。”诸葛亮笑着作答,伸手延请道:“广元兄,里面请!”
“请!”
二人进了房间,石韬先迫不及待的和诸葛亮讨论了一阵浑天仪的图纸,然后才落座品茶叙话。
诸葛亮有些遗憾道:“广元兄若是早来两日,就能和公威兄(汝南人孟建,和诸葛亮、石韬、徐庶等人都是密友)见一面,他前日刚刚离去。”
青衣文士点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神色颇为唏嘘。
石韬叹道:“昔日好友天各一方,想见一面何其难也!”
诸葛亮肃然问道:“广元兄莫非遇到了难事?”
“孔明还是这般敏锐!”石韬称赞一句,沉声道:“一个多月前,同乡郭奉孝来了一封信,信中说准备举荐某为河东太守。某无意仕途,本想婉言谢绝,不料随后得到州平兄(崔钧)全家下狱的消息,某又犹豫不决起来,若是答应郭奉孝,然后请他帮着说说情,州平兄一家保住性命应该不成问题。于是某去信试探了一下,郭奉孝果然满口答应,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苦笑着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莫非郭奉孝提的条件和自己有关?
果然,石韬轻声道:“他让某举荐三个人做官,其中你排首位,其余二位是荀文若和徐元直。”
诸葛亮惊讶万分:“荀文若不是下落不明了吗?他和徐元直都是颍川人,郭奉孝举荐他们无可厚非,某和郭奉孝素未谋面,他为何会想到让某出仕?”
“郭奉孝书信在此,你一看便知。”石韬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了过去。
诸葛亮肃然问道:“广元兄莫非遇到了难事?”
诸葛亮取出信纸,很快就看到和自己有关的地方,‘公孙大将军有言,诸葛孔明必将是千古名相,请广元兄尽量说服孔明出仕,不惜任何条件。若是孔明不允,万万不可强求,大将军日后会亲自登门相请’。看完这段话他心头一震,虽然自诩管仲乐毅,但是毕竟从未出仕,也没做出什么让人信服的大事,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刘表就是如此,即使双方有亲戚关系,又有岳父黄承彦和叔父诸葛玄的联名举荐,刘表还是以‘太年轻’为理由,拒绝重用自己,当然,自己也没想过替刘表效力,只是无端被人看轻,胸襟再宽阔也会心生不快。反观公孙续,双方虽然从未谋面,但是对方却对自己推崇备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让自己感受到了足够的尊重。
石韬纳闷地问道:“孔明贤弟,你当真从未和公孙续有过交集?”
诸葛亮苦笑道:“广元兄为何不相信某?某从未去过北地,公孙续也从未来过荆襄,怎么会有什么交集?”
“这就奇怪了……”石韬喃喃自语,心里大惑不解。
最西头那间屋子房门一响,一个穿着天蓝色直綴,头戴天蓝色方巾的年轻人走了出来,大笑道:“广元兄,别来无恙乎?”
诸葛亮把信还给石韬,问道:“广元兄可知徐元直的下落?”
石韬摇头:“已有一年多未见,不知其踪影。”
诸葛亮笑道:“元直现居新野,整日和市井游侠厮混,很是逍遥自在。广元兄去了新野之后,就说是‘单福’的故人,自有人带你去见他。”
诸葛亮看出了石韬的疑惑,淡淡一笑并未解释。别看他隐居在南阳,但是却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对各地有实力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啃书网推荐阅读:
的诸侯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注,准备时机一到就出山建功立业——才华横溢,年轻气盛,岂会甘心一直隐居下去?
石韬大为震惊,诸葛亮为人谦和,但是却有凌云傲骨,素日以管仲乐毅自居,自视极高,曾戏言‘若无文王,吾隐世不出’,如今却主动去见公孙续,若是说仅仅为了替崔州平求情,自己是坚决不相信的!难道孔明已经决定投靠公孙续?若得孔明相助,公孙续可谓是如虎添翼,天下何人可挡!只是孔明颇有忠义之心,以前还怒骂过公孙瓒,而公孙续显然奔着谋朝篡位而去,可谓是乱臣贼子,按理说孔明绝对不可能给公孙续效力,为何他却忽然改变了主意?
诸葛亮肃然问道:“广元兄莫非遇到了难事?”
石韬按捺住心头的震惊,问道:“孔明贤弟准备何时去见公孙续大将军?”
石韬十分喜悦,有诸葛亮陪同,这一趟新野之行必定会十分顺利。
诸葛亮略一思索,沉声道:“明日某先陪广元兄去新野找徐元直,然后再前往冀州。”
诸葛亮淡淡道:“州平兄蒙难,某岂能袖手旁观?既然公孙续将军看得起某,某就去见他一见,替州平兄求个情。至于是否出仕,回头再论吧。”
起先诸葛亮很看好屡屡击败公孙瓒的袁绍,然而袁绍后来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随后公孙续横空出世,先斩丘力居,再战弹汗山,初步引起了他的注意,不过出于对公孙瓒的厌恶,他对公孙续并无好感,只是加以关注罢了。不料公孙续一发不可收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即使第一次冀州大战挫败而归,也很快稳定住了内部,又吸纳了黑山军,实力不降反升。更让他看重的是公孙续对百姓的友善以及点石成金的手段,有了这两点,乱世平定之后百姓才有更大的机会过上好日子。
诸葛亮把信还给石韬,问道:“广元兄可知徐元直的下落?”
由于消息传递太过缓慢,诸葛亮和石韬并不知道徐州也落到了公孙续手中,刘备已经逃到了江夏,而幽州大军也已经杀向淮南。
直到公孙续收留数十万流民,并且给其分发土地,提供种子和牲畜的消息传到诸葛亮耳中的时候,他才开始认真审视公孙续,并且收集了对方大量的情报,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公孙续的表现也越来越抢眼,终于形成了横扫天下之势,除非公孙续头脑发昏不断犯一些重大错误,否则定鼎天下只是时间的问题。
青衣文士笑道:“此歌谣必定是孔明所作!走走走,咱们赶紧上去!快一年没见了,很有些想念孔明呢!”他跳下驴子,把缰绳交给仆童,负手向那条上岗的小路走去。
至此,诸葛亮已经有了出山投奔公孙续的念头(诸葛亮是法家弟子,法家只忠于能让自己一展抱负的主公,对于‘王朝正统’并不看重,比如商鞅是卫国人,却去了秦国主持变法,只因秦国能给他施展抱负的场所。原本历史上诸葛亮投靠刘备,并非因为刘备‘汉室正统’的身份,而是因为在刘备手下他才能大展宏图),毕竟天下大势已定,除了公孙续也没有更好的人选可以投靠。不过他自重身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毛遂自荐,因此必须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石韬带来的这封信,在诸葛亮看来就是最好的契机,不过他并未彻底下定决心,准备亲自见见公孙续,最后再‘考察’一下对方。
“原来元直在新野……”石韬随口说了一句,猛然瞪大双眼,惊讶地问道:“孔明贤弟,你让我去找元直,莫非是想答应郭奉孝的提议?”
不过也仅仅只是看重而已。
公孙续在冀州的做法也没让诸葛亮失望,为了让冀州的百姓熬过青黄不接的这两个月,公孙续不但减免赋税,而且还抽调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幽州运送粮食接济百姓,完全称得上是仁义爱民。
最西头那间屋子房门一响,一个穿着天蓝色直綴,头戴天蓝色方巾的年轻人走了出来,大笑道:“广元兄,别来无恙乎?”